为什么会被诸葛亮拒绝? 一代枭雄曹操三顾茅庐

Posted 曹操 诸葛亮 枭雄

篇首语: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什么会被诸葛亮拒绝? 一代枭雄曹操三顾茅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什么会被诸葛亮拒绝? 一代枭雄曹操三顾茅庐

曹操请诸葛亮的背景

在刘备驻兵新野,任命徐庶为军师的时候,曹洪领十万来袭,却大败而归,曹操很恼火。这时谋士程煜替曹洪讲情,说徐庶是当世人杰,此败不怪曹将军,我愿推荐一人,处处都比徐庶高一筹,他就是水镜先生的高徒诸葛亮,也是我的师兄,现在隐居在卧龙岗。曹操早先就听闻诸葛亮有奇才,这次程煜又推荐,于是决定请诸葛亮来当谋士。

三请诸葛亮的过程

第二天,曹操领着程煜、曹洪等人,带着金银财宝、绫绢绸缎启程,赶到卧龙岗时候,已经人困马乏,就在路边的茶馆歇脚。吩咐曹洪去请诸葛亮到茶馆叙谈,没多久曹洪就回来了,对曹操说先生不在家,书童说他到山上去了,我在山腰吆喝半天无人应答就回来了。程煜说:我师兄喜欢安静,莫非将军莽撞无礼?

曹操听后,又派程煜去请诸葛亮,没多久程煜回来了,恼火地说:好不容易找到师兄,说明来意,他却不理不睬,锁上柴门,不见我。曹操心想诸葛亮怎么这么大的架子,到底有多大本事啊?看样子还得我亲自出马。

曹操一行来到柴门前,看到大门敞开,诸葛亮在草堂读书,曹操进屋时都没起身让座。此时曹操强忍着火,笑着问:请问你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先生吗?诸葛亮头也没抬,回说不敢,我是个山村野夫,听说丞相远道而来,特地在这里静候,说完合上书,望着曹操。曹操看着诸葛亮仪表堂堂,气度非凡,叫人将礼品抬上来,说:早闻先生大才,专程登门相请,希望先生为我一统大业。诸葛亮哈哈大笑说道:丞相花这么大的代价请我一个山村野夫,不怕丢面子吗?我实在不敢受这一请,说完又连连摇头大笑。

曹操本就多疑,看着诸葛亮又是摇头又是大笑,分明是在下属面前羞辱自己,但又不方便发火,只好吱唔说:看来先生也有为难之处,那就不必勉强了!说罢灰溜溜地走了。

一代枭雄就这样被诸葛亮拒绝了,究其原因,从两个方面说:

1.曹操方面

曹操是个知人善用之人,曹操请诸葛亮真的是有爱才之心,通过曹洪、程煜、再加上自己前后三次足以说明诚意,但仍然放不下高高在上的架子,对于曹操来说,有诸葛亮可能锦上添花,没有诸葛亮也不打紧,所以受到考验时容易退却。

2.诸葛亮方面

对于诸葛亮来说,曹操孤傲自负未必看得上无名无分的乡村野夫,曹操身边的谋臣又太多,去了未必受到重用,更关键一点是曹操猜疑心很重,跟了他结局未必好。(另外,小时候诸葛亮险些惨遭曹操毒手,此事也对诸葛亮有影响。)如果曹操换成刘备,这些问题都不存在,所以诸葛亮等来了刘备。

相关参考

为什么会被诸葛亮拒绝呢? 曹操三顾茅庐

曹操请诸葛亮的背景在刘备驻兵新野,任命徐庶为军师的时候,曹洪领十万来袭,却大败而归,曹操很恼火。这时谋士程煜替曹洪讲情,说徐庶是当世人杰,此败不怪曹将军,我愿推荐一人,处处都比徐庶高一筹,他就是水镜先

为什么会被诸葛亮拒绝呢? 曹操三顾茅庐

曹操请诸葛亮的背景在刘备驻兵新野,任命徐庶为军师的时候,曹洪领十万来袭,却大败而归,曹操很恼火。这时谋士程煜替曹洪讲情,说徐庶是当世人杰,此败不怪曹将军,我愿推荐一人,处处都比徐庶高一筹,他就是水镜先

一代枭雄曹操是怎么死的?得了头风病而死的

...起来看看曹操毕竟是怎么死的。鼎足之势之势未定之时,诸葛亮就知道曹操终究是孙、刘两家的仇家。诸葛亮找来刘备和孙权,探讨怎样把曹操撤除。

曹操头痛毛病的由来 曹操头痛为何拒绝华佗医治

曹操头痛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等等,曹操在历史上享有很高的赞誉。在政治、军事上的才略,让后人纷纷感慨称奇,纵观曹操叱咤风云的一生,他足以担当起一代枭雄的称号。《赤壁》曹操头疼剧照曹

“纳贤”故事“三顾茅庐”出自哪里

出自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诸葛亮早年躬耕陇亩,在隆中茅庐隐居。他素有大志,常以管仲、乐毅自比,有经世纬国之才。一代枭雄刘备为了建功立业、夺得天

一代枭雄桓温为什么会被两位千古名相嫌弃

桓温是东晋权臣,全盛时期手握数十万雄兵,掌控半数以上国土。桓温一生功绩,始于平定成汉,把蜀地重新纳入晋帝国版图;生涯顶峰在三次北伐,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国土。桓温权倾朝野,也野心勃勃。他不甘在一人之下,一

一代枭雄桓温为什么会被两位千古名相嫌弃

桓温是东晋权臣,全盛时期手握数十万雄兵,掌控半数以上国土。桓温一生功绩,始于平定成汉,把蜀地重新纳入晋帝国版图;生涯顶峰在三次北伐,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国土。桓温权倾朝野,也野心勃勃。他不甘在一人之下,一

汉朝历史 枭雄曹操为何拒绝十三路义兵立刘虞为天子?

  刘虞是汉末幽州牧,深受百姓爱戴,而公孙瓒为幽州将军,为人勇武好杀,但是却没有百姓支持。刘虞和公孙瓒最终因为政见不同,矛盾激化,发生战争。这是一场民心和武力之间的抗衡,为何拥有民心支持的刘虞会败于残

原因竟是和诸葛亮斗气 一代枭雄刘备兵败身死

...也未必能够觉知的变化。比如,成功之后,刘备再回头看诸葛亮时,未必会觉得自己离了诸葛亮就不会打胜仗了,你诸葛亮能干,能神机妙算,我刘备也不是吃干饭的。但想归想,还得要

诸葛亮为何不同意魏延突袭长安

诸葛亮是一个大才,他对时局的分析能力非常强。刘备三顾茅庐之时,他尚未出山,便定了三分天下之计;荆州投降曹操,他又力劝刘备火并刘琮;遭到拒绝后,他孤身出使东吴,力劝孙权联刘抗曹,等等。可是这样一个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