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双进入翰林院 清代兄弟齐高中三甲引风波

Posted 清朝 翰林院

篇首语: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双双进入翰林院 清代兄弟齐高中三甲引风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双双进入翰林院 清代兄弟齐高中三甲引风波

从宋嘉定十年(1217)至清光绪六年(1880),中国第一状元县安徽休宁出了19名文武状元,在这些状元名录中,有一个叫王以衔的人格外引人注目,因为在浙江湖州的状元名录里,也有一个名叫王以衔的人。他们都是乾隆六十年(1795)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二品礼部右侍郎。原来他们就是一个人,王以衔祖籍安徽休宁合阳(今属安徽黄山市屯溪区),参加考试时,他已经是浙江归安(今湖州)人了。

王以衔是复试出来的状元,他和哥哥不但让当年的主考官窦光鼎一波三折,降职复职,连乾隆皇帝都给惊动了,这都与和珅有关。好在上天有眼,最后的状元还是落在了王家,只是不是哥哥王以铻了,变成了弟弟王以衔。

原来,王以铻、王以衔兄弟二人都参加了乾隆乙卯年(1795年)的“高考”,最终,哥哥王以铻得了第一名(会元),弟弟王以衔荣居第二。“兄弟联名高第”的消息,让百姓觉得不可思议,“群议哗然”。和珅连夜向乾隆皇帝汇报说:“窦光鼎长期担任浙江学政,出于一己‘私利’,或是为了显示其政绩,或是与王氏兄弟试前有染,收下了他们的巨额贿赂,泄露了试题。因为在王氏兄弟二人的试卷中,都有‘王道本乎人情’一语。”

乾隆皇帝听了也觉得事情有点蹊跷,就换掉主考官重新进行复试。复试官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纪晓岚。

在复试时,原来第一名的王以铻以试卷“疵累甚多”为由,被置于榜末,并取消了殿试资格。王以铻尽管满肚子委屈也无能为力,只能默默地成为和珅和窦光鼎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而此时的窦光鼎早已降为四品,与其一起受牵连的还有副考官礼部侍郎刘跃云和内阁学士瑚图礼,他们的官位也分别降了四级。

窦光鼎是山东诸城人,乾隆七年的进士。他脾气耿直,办事认真,长期在王氏兄弟的第二故乡浙江为官,主要担任浙江“学政”,主管教育考试事宜。因为他曾经揭发过和珅在浙江的爪牙富勒浑、陈祖辉、王亶望等人的贪墨罪行,故被和珅一直视为眼中钉。

复试结束后,考官们把排过名次的前十名交给皇帝圈阅。大家拆视弥封,一看一甲一名,是原来的第二名王以衔。由于原来第一名的哥哥王以铻被取消了殿试资格,第二名王以衔又顺理成章地成了状元。这说明考官窦光鼎等人根本没有弄虚作假,没有作弊。

看到如此结果,和珅也惊得目瞪口呆。当听到乾隆问这是谁录取的时,纪晓岚连忙回答是他取的。瞠目结舌的和珅呆了很久才想起向乾隆上奏:“此次阅卷诸臣,皆秉公认真,亦无私弊。如有失当,何妨易置。”和珅到此时还没忘让皇帝换下状元这个人。乾隆皇帝看着和珅和众人说:“若次则彼之兄弟联名。或出偶然,科第高下,殆有命焉,非人意所能测也,何必易置。且既拆弥封而再易置,则转不公矣。”于是“胪唱之日,舆论翕然,盖以二王素著才名也”。

值得庆贺的是,35岁中状元的王以衔成了翰林院修撰,他的哥哥王以铻因为学识渊博,经史根底深厚,后来也进了翰林院。

相关参考

最终双双进入翰林院 清代兄弟联名高第引风波

从宋嘉定十年(1217)至清光绪六年(1880),中国第一状元县安徽休宁出了19名文武状元,在这些状元名录中,有一个叫王以衔的人格外引人注目,因为在浙江湖州的状元名录里,也有一个名叫王以衔的人。他们都

最终双双进入翰林院 清代兄弟联名高第引风波

从宋嘉定十年(1217)至清光绪六年(1880),中国第一状元县安徽休宁出了19名文武状元,在这些状元名录中,有一个叫王以衔的人格外引人注目,因为在浙江湖州的状元名录里,也有一个名叫王以衔的人。他们都

最终双双进入翰林院 清代王家兄弟曾“联名高第”

从宋嘉定十年(1217)至清光绪六年(1880),中国第一状元县安徽休宁出了19名文武状元,在这些状元名录中,有一个叫王以衔的人格外引人注目,因为在浙江湖州的状元名录里,也有一个名叫王以衔的人。他们都

最终双双进入翰林院 清代王家兄弟曾“联名高第”

从宋嘉定十年(1217)至清光绪六年(1880),中国第一状元县安徽休宁出了19名文武状元,在这些状元名录中,有一个叫王以衔的人格外引人注目,因为在浙江湖州的状元名录里,也有一个名叫王以衔的人。他们都

科博文物大观丨从科举匾额中了解清代官职之翰林院篇

翰林院官职◎翰林院从唐朝开始设立,初时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自唐玄宗后,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一种是翰林供奉,供职于翰林院。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翰林供奉则无甚实权

明朝 陈以勤生平简介?陈以勤历史评价?

陈以勤陈以勤,字逸甫,四川南充人。嘉靖二十年(1541)考中进士。明代从二、三甲进士中选文学优等及善书者为庶吉士,进翰林院学习三年,进行考试,优者留翰林院。陈以勤考中进士后被选为庶吉士,授检讨官。检讨

周渔璜的生平简介 周渔璜的妻子是谁?

  清初时期,中国诗坛数一数二的诗人中,周渔璜显得非常有个性。他17岁中举,22岁取得贵州乡试第一名,29岁金榜题名,中三甲进士,以优异成绩被选入翰林院,后来晋升“赞善”、&l

历史人物 清朝官员、诗人曹禾简介,著有《峨嵋集》等诗作

人物简介康熙三年(1664)中癸巳科三甲进士,官内阁中书。康熙十八年(1679)应试博学宏词,获二等,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国子祭酒,以事罢归。曹禾喜纵酒,酷爱围棋,工诗文,与颜光敏、田雯、宋荦等称“诗中

历史人物 周渔璜的生平简介 周渔璜的妻子是谁

  清初时期,中国诗坛数一数二的诗人中,周渔璜显得非常有个性。他17岁中举,22岁取得贵州乡试第一名,29岁金榜题名,中三甲进士,以优异成绩被选入翰林院,后来晋升“赞善”、“待读学士”等职,成为了康熙

历史百科 清代重视《永乐大典》

清代重视《永乐大典》《永乐大典》之为书,清世祖万几之暇,尝披览之;副本移贮翰林院者,李绂、全祖望尝借观之,且定为日课,日尽二十卷;杭世骏解经,多采其中语。乾隆修《四库全书》,朱筠请将《大典》中古书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