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不改色用碎碗片给自己割肉断筋 明朝第一硬汉
Posted 明朝
篇首语: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面不改色用碎碗片给自己割肉断筋 明朝第一硬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面不改色用碎碗片给自己割肉断筋 明朝第一硬汉
说到硬汉,远有关云长刮骨疗毒,近有刘伯承不打麻药动手术,想想确实不寒而栗。但在明朝,有一人的壮举,比起关羽的刮骨疗毒就太厉害了。此人就是大明朝第一硬汉杨继盛。
他十三岁开始学习,做官跟着韩邦奇学习音律,后来自己制十二律,做出来的曲子相当和美。
因为弹劾仇鸾,贬为狄道典史后,因狄道地区都是一些番人,跟汉人比,文化实在太落后,杨继盛就决定改变他们。
他让妻子教他们纺织针线,自己又兴办学校,开发资源,让当地人民一下子进入小康生活,都亲切的称他“杨父”。
生我者父母,养我者杨父。杨继盛是名副其实的父母官,最重要的是,他是一个忠臣。他被重新启用后,斋戒三日,用最直接、最猛的方式弹劾方式——死劾,来弹劾严嵩。死劾表明了他的决心和态度:为国家,誓要与奸贼拼到底,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然而严嵩假传圣旨,把杨继盛廷杖一百。虽然没要命,但腿骨却被打断,腿上也皮开肉绽。
在狱中,有人给他送一副蛇胆,说是可以止痛。杨继盛却说:“椒山(杨继盛号)自有胆,何必蚺蛇哉!”
由于监狱里环境不好,腿上的那些腐肉必须处理,于是最悲壮的一幕出现了:
杨继盛把一只瓷碗打碎,用碎碗片把那些腐肉割掉,腐肉割尽后,又把连着的筋挑断。旁边的狱卒看的心惊胆战,哆嗦不停,但杨继盛始终面不改色,意气自如。要知道,关羽刮骨疗毒有专业医生,有人陪着下棋喝酒。但杨继盛自始至终都一个人完成的,实在是硬汉中的第一人。
杨继盛在狱中自撰挽联:铁肩担道义,辣手着文章。
死前,杨继盛留下一首诗:天王自圣明,制作高千古。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
死后,天下人痛哭传颂,妻子不久也殉夫自缢而死。
相关参考
熟读《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关羽被历代尊为“武圣”,留下了很多令人佩服的事迹,其中最为知名莫过于“刮骨疗伤”。当时神医华佗为他刮骨去毒,关羽不仅没喊疼,而且能够在手术期间饮酒食肉,与他人下棋,就连华
熟读《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关羽被历代尊为“武圣”,留下了很多令人佩服的事迹,其中最为知名莫过于“刮骨疗伤”。当时神医华佗为他刮骨去毒,关羽不仅没喊疼,而且能够在手术期间饮酒食肉,与他人下棋,就连华
历史上关羽曾经“刮骨疗伤”确是实情,陈寿《三国志》关羽本传中对此事记载较为详尽。但民间流传最广的神医华佗给关羽“刮骨疗伤”说,则只见诸于《三国演义》等,正史中并无记载。>>在正史当中,关羽在进攻樊城之
在明代,弹劾可谓是家常便饭,比如你看某人不顺眼,可以上书弹劾,和某人有仇,可以上书弹劾,政治斗争需要,可以上书弹劾,闲来无事找点活干,也可以上书弹劾。弹劾的理由也是千奇百怪,比如不讲个人卫生、衣服没穿
导读:在中国古代,曾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战场上,出现过不少令人佩服的硬汉。秦汉时期的项羽,被称为西楚霸王,力能扛鼎,统兵能力也相当出色。楚汉之争中,项羽在垓下之战中惨败,因自觉无颜面对江
导读:在中国古代,曾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战场上,出现过不少令人佩服的硬汉。秦汉时期的项羽,被称为西楚霸王,力能扛鼎,统兵能力也相当出色。楚汉之争中,项羽在垓下之战中惨败,因自觉无颜面对江
张煌言(号苍水)最后一次回到家乡宁波,是以一名被俘罪犯的身份。父老乡亲听到消息,纷纷出城观看,希望目睹这名坚持抗清近20年的孤胆英雄最后的模样。脑袋后面已经拖着长辫的民众,看见他头戴方巾,身穿葛布长衫
清朝著名将领左宗棠的坟墓,在左宗棠的家乡长沙市雨花区跳马镇白竹村。而从长沙市的黄兴镇处罚的话,就要经过东山大桥,然后在南边行驶两公里左右,就可以看到公路旁边有"重修左宗棠墓碑记"这一个石碑。从石碑后面
单雄信是这个隋唐英雄中,下场比较惨淡的一位,今天我们就暂且说说单雄信单二爷的悲情人生。单二爷是隋末九省绿林好汉的扛把子,江湖人称义薄云天小关羽。做事极为仗义豪迈。单二爷在二贤庄广结天下英雄好汉,仗义疏
单雄信是这个隋唐英雄中,下场比较惨淡的一位,今天我们就暂且说说单雄信单二爷的悲情人生。单二爷是隋末九省绿林好汉的扛把子,江湖人称义薄云天小关羽。做事极为仗义豪迈。单二爷在二贤庄广结天下英雄好汉,仗义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