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百科 太空农业

Posted 植物

篇首语:智者的智慧是一种不平常的常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识百科 太空农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识百科 太空农业

太空农业

近年来,世界航天大国的航天业发展趋势是竞相向民用发射倾斜,国际社会在空间领域进行着更广泛的合作。过去,美国与前苏联两家的航天器互为保密封锁,而今天,美国和俄国却成为“伙伴”。对于远征火星,美俄等国科学家已考虑采取联合行动。并一再声称,空间活动将向民用部门倾斜,将转向注重开发周期短,成本低,风险小,有效益的项目。如制造卫星以及利用航天飞机为用户搭载动植物等。

当前,美国正大力开展太空植物研究。在佛罗里达州成立了肯尼迪太空研究中心后,又在北卡罗来纳州大学新近建立了引力生物学中心。科学家将开始研究适于太空旅行的植物。在远距离的太空旅行中,不仅人要适应无引力状态,而且为人提供食物和氧气的植物也是如此。他们选题研究的重点是钙如何影响植物对引力作出反应的能力。在植物对环境反应过程中,钙似乎是最重要的化学元素。研究人员将通过用基因技术让植物控制的能力发生变化,以最终开发出更加适于太空旅行的植物。肯尼迪太空研究中心的一项试验,是让一名化学家与3万株小麦共同生活15天。试验结果表明,这些小麦为人提供了维持生命所需的氧气。

目前,美、日、西欧在制定的21世纪太空计划中,将植物在密封太空舱内的生长和功能列为研究重点,并着手筹建太空农场。美国耗巨资进行太空植物的试验研究,其目的在于提示和充分证明宇宙飞船最终要成为“会飞的农场”。

国内外科学家充分利用空间的自然辐射,特别是高能粒子和微重力对植物细胞功能的协同作用,诱导细胞生理生化变化和遗传变异,从而培育出植物新品种。实验证明,太空飞行可使许多植物细胞的染色体畸变率提高,通过空间诱变处理,能够选育出优良的新品种。

太空育种始于1984年,美国航空航天局教育处、太阳辐射研究中心和Park种子公司三方合作,将大量蕃茄种子运入太空长期飞行器中,1990年由“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取回。结果表明,这些种子发芽快、幼苗生长正常、后期发育良好、果实丰硕。据悉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1995年收割的第4代“太空小麦”和其他良种一样,金黄色的麦穗上结满了饱满的籽粒。与第3代“太空小麦”相比,它的长势更旺,麦穗更长,结穗更多,麦粒硕大壮实,并有较强的抗赤霉病能力。经测算,亩产可达352千克,比未经太空飞行的多28千克,蛋白质含量高出9%。浙江农科院的专家,历时3年,选育成的“航育1号”水稻新品系,单株理论产量从22.4克增加到32.8克,亩产由原来的400千克上升到600千克左右,增产幅度为40%以上,而且抗倒伏,早熟高产,穗大粒多,精米率高,适口性好。新品种生长期缩短约15天,株高降低约14厘米,并有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等优越性。

利用太空所特有的条件,改良植物品种前景广阔,并为加快培育优质高产农作物品种开辟了崭新的途径,也为科学家深入研究提出了新课题。

国内外的太空试验证明,对太空农业来说,与地球上的无土栽培大不一样,植物不能以水滴的形式吸收水分或养分。在失重或仅有一点离心模拟重力的情况下,为防止液体流失,水分必须具备水膜的形态才能被植物吸收。

在太空的特有条件下,筛选何种植物作为它的“宠儿”呢?目前,美国和日本的科学家正在联合攻关,拟将甘薯作为未来的太空作物,种在航天器中,供宇航员食用。甘薯之所以得此宠幸,是因为它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经测定,每500克甘薯约产生热能635千卡,含蛋白质11.5克,糖14.5克,脂肪1克,磷100毫克,钙90毫克,铁2毫克,胡萝卜素0.5毫克,还含有维生素B1、B2、C等。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对于防止便秘和直肠病大有裨益。还含有类似雌性激素的物质,对于保护皮肤、延缓衰老极有利,并能提高免疫力,促进胆固醇排泄,维护动脉血管的弹性。最近,美国生物学家发现,甘薯中富有的一种化学物质可用来预防结肠癌和乳腺癌。日本癌症预防研究所对26万人的饮食生活与癌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发现熟、生甘薯对癌的抑制率分别为98.7%和94.4%,高居于蔬菜抗癌之首,超过了人参的抗癌功能。另外,甘薯适应性强,易栽易活,产量高,只需一小段蔓茎,一小块切片,甚至一片萝叶,就能生根成活。种植在航天器内既能补充舱内氧气,形成一个小小的生态循环密闭环境,还能作为宇航员的新鲜食品。

目前,美国航空航天局科学家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太空研究中心的特殊实验室里,采用液体栽培法,在全封闭的环境下进行土豆生长情况的试验。结果表明,这项试验中的土豆植株产生的氧气足够一名宇航员使用。土豆和甘薯一样还可以为宇航员提供食物和能量。科学家还收集了土豆叶子排出的“纯水”。用它制成饮用水可供4个人食用。

科学家们期望,关于植物对人的基本生命维持系统的研究将会使人类登上火星变成现实。火星之旅预计需要3年时间的长途飞行,但只要种植面积足够,并种上甘薯和土豆等作物,宇航员就可以在飞行中无饥渴之忧而长期生存。

相关参考

知识百科 搭乘“云霄塔”去太空旅游

搭乘“云霄塔”去太空旅游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航空航天事业有了越来越深的理解与越来越多的经验,为了实现人类进入太空旅行的梦想,英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全新的太空飞机——“云霄塔”。“云霄塔”在装有航空发动

知识百科 第一个在太空漫步的人

第一个在太空漫步的人2008年9月27日下午16时45分,历史永远定格在这一刻。因为这一刻,中国人漫步的身影第一次出现在了太空。这个人就是中国的宇航员翟志刚,他成为了中国太空行走的第一人。1966年1

知识百科 最早登上太空的人

最早登上太空的人航天员杨利伟进宇宙飞船舱内前的照片。中国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人是航天员杨利伟。1965年6月21日,杨利伟出生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他身高168厘米,体重65千克,中共党员,少将军衔。葫

知识百科 为什么宇航服是太空旅行中的必备品

为什么宇航服是太空旅行中的必备品宇航服是宇航员在进行太空旅行时穿的一种特制的服装。宇航服在太空中起着调节温度、防止太空中的太阳辐射等重要作用。宇航服的这些特点可帮助宇航员在太空中多停留一些时间。必不可

知识百科 “天宫系列”带中国人探索神秘太空

“天宫系列”带中国人探索神秘太空2011年9月29日,由资源舱和实验舱两部分构成的“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分别于2011年11月3日、2012年6月18日和2013年6月13日成功实

知识百科 空间站让宇航员在太空有了家

空间站让宇航员在太空有了家伴随着航天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人类进入太空遨游的梦想一步步地实现了,可具有探索精神的人类并不满足于此,人类越来越期盼能够在浩瀚的宇宙中建立一个可以为航天员提供生活与工作的场所。

知识百科 宇宙飞船怎么在没有磁极的太空中确定方向,《星际迷航》中的导航系统有道理吗?

宇宙飞船怎么在没有磁极的太空中确定方向,《星际迷航》中的导航系统有道理吗?解答专家 克里斯托弗·波茨(ChristopherPotts)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导航工程

知识百科 人造地球卫星

人造地球卫星科学卫星用于科学探测和研究的人造地球卫星。它携带着各种仪器,穿行于大气层和外层空间,收集来自空间的各种信息,为人类进入太空、利用太空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科学卫星根据用途的不同,安装不同的

知识百科 宇航员容易老

宇航员容易老在太空飞行中,宇航员会患“太空运动病”,它会使宇航员的视觉、听觉、位置感等失调,影响工作和生活,也会使宇航员的心血循环系统失调。更为严重的是,人的骨骼(包括肌肉)只能适应地球引力。进入失重

知识百科 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生产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形成和推广,使农业生产技术由经验转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