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百科 探测卫星为何“失踪”

Posted

篇首语: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识百科 探测卫星为何“失踪”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识百科 探测卫星为何“失踪”

探测卫星为何“失踪”

1998年2月,又一枚火箭腾空而起——运载着一颗探测火星气象的卫星,预定在1999年9月23日抵达目标。

然而,这次美国宇航局(NASA)却失望了——研究人员惊讶地发现,卫星没有进入预定的轨道,而是陷进了火星大气层,很快“失踪”了。

为什么经验丰富的NASA,这次却让卫星“误人歧途”呢?

经过紧急调查,NASA的官员发现问题竟出在卫星的有些资料,没有把计量单位中的英制转换成公制——错误来自承包工程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原来,美国企业——包括太空工业使用英制,喷射推进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则使用公制;承包商理应把英制都转换成公制,以便喷射推进实验室每天两次启动小推进器,来调整太空船的航向。导航员认定启动小推进器的力是以公制的“牛顿”为单位。不料,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提供的资料,却是以英制的“磅”(1磅合454克)为单位,结果导致太空船的航向出现微小偏差。日积月累,终于“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这个没有把英制转换成公制的“小错误”,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其他损失。例如,这颗造价高达1.25亿美元的卫星,就打了“水漂”!

表面看来,这次卫星的“失踪”,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实际上却有一定的“必然性”。那这“必然性”在哪里呢?

原来,美国是现在世界上的三个“孤家寡人”之一——只有它、利比亚和缅甸是全球没有废除英制的国家。由此可见,美国度量衡的“一国两制”,迫使人们无时不进行“换算”,而在大量的“换算”中,“小错误”的次数“必然”增多。从反面来说,如果美国的度量衡不搞“一国两制”,这样的“小错误”就完全可以避免。

这个故事明白无误地说明了一个看似简单,但经常被人忽略的哲理:细节有时决定成败。同时,也看到采用统一的计量单位有多么重要!

所谓计量单位,是将同类量进行比较时的一个约定参考量。

在古代,人们常用身体的某些器官或部位的尺度作为计量单位。例如,在古埃及,人们用中指来衡量人体的身长,认为健美的人的身高,应该是中指长度的19倍。

各个国家或地区的不同历史时期,都有各自的计量单位。以长度为例,英尺是8世纪时英王的脚长——1英尺等于0.3048米。10世纪时英王埃德加把自己大拇指关节间的距离定为1英寸——1英寸为2.54厘米。这位君王一直沿用了1000多年的“码”,则是自己的鼻尖到伸开手臂中指末端的距离——91.44厘米,定为1码。在中国,也有“伸掌为尺”的说法。

18~19世纪,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计量单位必须符合物理学的概念,也发现各物理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必然联系,所以它们的单位之间也必然有一定的关系——单位制的概念由此产生。

同时,国际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使人们感到必须建立一种统一而合理的计量单位制度。

法国首先创立了米制计量单位。1875年5月20日,17个国家在巴黎开会签署了《米制公约》,当年就有20多个国家签署了这个公约。会议还决定设立了国际计量局,签约国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国际计量大会。在1889年召开的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上,确定了“国际米原器”和“国际千克原器”。

国际统一的计量单位制,促进了国际经济和文化的交流。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了“国际单位制”(简称SI),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科学、合理和实用的计量单位制。

中国的计量法,规定我国采用SI。为了照顾人们的习惯,还选用了一些非国际单位制单位(例如“亩”),与SI的单位共同组成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从199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但是,15年过去了,在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朋友不重视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例如还在使用废弃的“斤”、“公分”等“中国产”的“市制”单位,或者已经废弃的“卡”等非SI单位。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看见前面那颗卫星“坠入深渊”的“惨剧”,相信这些朋友会改弦易辙,不再搞“一国多制”,而是遵守“游戏规则”——国家标准GB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的规定。

相关参考

知识百科 空间飞行器

空间飞行器空间探测器又称深空探测器,按探测目标分为月球探测器、行星探测器和行星际探测器,分别用于探测金星、火星、水星、木星、土星和行星际空间。美国1972年3月发射的“先驱者10号”探测器,在1986

知识百科 什么是卫星?

什么是卫星?在太空中,如果一个天体环绕某颗行星按一定的轨道做周期性运动,那么它就是这颗行星的卫星。卫星包括人造卫星和天然卫星两种。在太阳系中,月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天然卫星。天文学家认为,太阳系的行星—

知识百科 最大的导弹卫星发射基地

最大的导弹卫星发射基地中国最大的导弹卫星发射试验中心是位于甘肃省的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这个发射基地又名“东风航天城”和“中国航天第一港”。这个航天城建立于1958年10月20日,地点由聂荣臻元帅挑选。它

知识百科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4月24日,随着“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升空,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也开始了它的历史使命。“东方红一号”卫星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科学院在1968年研制的。不过,由

知识百科 第一颗绕月飞行卫星

第一颗绕月飞行卫星2008年11月13日,首都博物馆收藏了由“嫦娥一号”拍摄的月球全景图,这是中国第一颗绕月飞行卫星的又一壮举。自古以来,关于月亮的传说和故事有很多,流传最广的要数月亮上住着一位美丽的

美国 美国·1962年8月26日“水手2号”探测金星

1962年8月26日“水手2号”探测金星1962年8月26日,美国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水手2号”卫星,探测金星。这是美国第一次向地球以外的行星发射探测卫星。由于距离太阳很近,卫星承受的温度越来越高,自

知识百科 海洋技术

海洋技术深海探测深海是指深度超过6000米的海域。海洋深处存在着大量的矿产资源、石油资源和深海生物,这些资源及生物有着巨大的科研和经济价值。因此,深海探测对于深海生态的研究和利用、深海石油资源和矿产资

知识百科 去火星旅游

去火星旅游美国计划在未来10年内陆续发射10艘探测飞船,以探索生命是否存活于火星。人类第一次飞临火星是1965年7月15日,美国发射的“水手”4号探测器在距火星9280干米处观测了火星,发回了23张火

知识百科 国际空间站可以作为人造卫星的维修厂或脱轨航天器的中转站吗?

国际空间站可以作为人造卫星的维修厂或脱轨航天器的中转站吗?解答专家 杰克·培根(JackBacon)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国际空间站项目任务分析与综合小组成员一般来说,在国际空间站上修理卫星是不切实际的,

首颗人造火星卫星是什么

对水手9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水手9号是美国NASA研发的一款探测卫星,专门是用于对火星探测的卫星,这也是水手计划中的一部分。1971年5月30日水手9号发射升空,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