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人下巴然后处斩 隋炀帝嫉贤妒能的皇帝

Posted 隋炀帝

篇首语:我不知道离别的滋味是这样凄凉,我不知道说声再见要这么坚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剔人下巴然后处斩 隋炀帝嫉贤妒能的皇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剔人下巴然后处斩 隋炀帝嫉贤妒能的皇帝

隋炀帝留下很多嫉贤妒能的故事,这无疑是值得记取的教训。

对本朝有大功的杨素,隋炀帝表面上待遇优厚极其信任,内心却十分忌惮。杨素临终,隋炀帝派人嘘寒问暖探视病情,把皇帝御用药品赏赐给杨家,似乎很关心,暗中向御医打探病情,唯恐杨素不能快快死掉。杨素很清楚皇上对他的态度,所以,知道自己病势沉重之后他连药都不吃。

杨素去世以后,葬礼隆重,如此而已。高级官员薛道衡以文学出名,却因为写了怀念隋文帝杨坚的文章,发表了怀念名臣高颎的言论,治罪赐死。

隋炀帝曾对虞世南讲过:“我最讨厌别人谏诤了,尤其是地位已经很高却还想通过进谏博取名声的人。就算地位卑下的人,我多少会容忍一点,但也决不会因为进谏就给他好的前程。”

大业十二年(616),形势已经大乱,隋炀帝仍然极端厌恶讲真话的人,根本不愿意听取真实情况的报告。反对他此时巡幸江都的人都没有好下场,赵才被押,任宗被杀。以盗贼充斥进谏的崔民象,甚至被残忍地剔掉下巴然后处斩。

此后,敢于进谏的人当然越来越少。所以,隋炀帝时期会发生杨素的儿子杨玄感起兵反隋的重大事件,参与者很多都是隋朝的高干子弟,这足以说明隋炀帝在政策上、政治上出了大问题,造成了统治集团上层的严重分裂。从社会底层到社会高层都对当今皇上深怀不满充满怨恨,全国形势即将彻底崩溃,第一责任人自然只能是隋炀帝杨广。

相关参考

剔人下巴然后处斩

  隋炀帝留下很多嫉贤妒能的故事,这无疑是值得记取的教训。  对本朝有大功的杨素,隋炀帝表面上待遇优厚极其信任,内心却十分忌惮。杨素临终,隋炀帝派人嘘寒问暖探视病情,把皇帝御用药品赏赐给杨家,似乎很关

隋炀帝杨广竟然剔人下巴然后处斩

对本朝有大功的杨素,隋炀帝表面上待遇优厚极其信任,内心却十分忌惮。杨素临终,隋炀帝派人嘘寒问暖探视病情,把皇帝御用药品赏赐给杨家,似乎很关心,暗中向御医打探病情,唯恐杨素不能快快死掉。杨素很清楚皇上对

剔掉大臣下巴然后处斩 隋炀帝嫉贤妒能

隋炀帝留下很多嫉贤妒能的故事,这无疑是值得记取的教训。网络图片对本朝有大功的杨素,隋炀帝表面上待遇优厚极其信任,内心却十分忌惮。杨素临终,隋炀帝派人嘘寒问暖探视病情,把皇帝御用药品赏赐给杨家,似乎很关

战功赫赫的鄂尔泰心腹张广泗,被乾隆皇帝处斩,真因为贻误军机

在康熙六十一年还只是从四品官衔的张广泗,在雍正皇帝登基以后,得到重用,迎来仕途上的春天。雍正四年,监生出身的张广泗因为正太苗疆战事中屡立战功,被破格提拔为贵州巡抚,成为一方封疆大吏。七年后的雍正十三年

皇上岂能冒充 张之洞快刀处斩“假光绪”

1898(清光绪二十四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新政从此日开始,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戊戌变法”。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将光绪皇帝如囚犯般囚禁于中南海瀛台

瓦解对方内部,就能不攻自破

在对敌作战中,随时注意捕捉和利用敌国君臣之间的矛盾,使之互相猜疑,形成内乱,分崩离析,然后乘隙而攻之,这是战争中运用离间计的方法。而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办法也是经常使用的,所以要注意剔人对自己使用这种办

光绪帝是怎么死的呢? 张之洞快刀处斩“假光绪”

皇上岂能冒充1898(清光绪二十四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新政从此日开始,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戊戌变法”。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将光绪皇帝如囚犯般囚禁

光绪帝是怎么死的? 张之洞快刀处斩“假光绪”

1898(清光绪二十四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新政从此日开始,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戊戌变法”。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将光绪皇帝如囚犯般囚禁于中南海瀛台

光绪帝是怎么死的? 张之洞快刀处斩“假光绪”

1898(清光绪二十四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新政从此日开始,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戊戌变法”。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将光绪皇帝如囚犯般囚禁于中南海瀛台

光绪帝是怎么死的呢? 张之洞快刀处斩“假光绪”

皇上岂能冒充1898(清光绪二十四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新政从此日开始,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戊戌变法”。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将光绪皇帝如囚犯般囚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