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诸葛亮视为蜀国的未来、自己的接班人剿匪时却战死

Posted 武将

篇首语: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他被诸葛亮视为蜀国的未来、自己的接班人剿匪时却战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他被诸葛亮视为蜀国的未来、自己的接班人剿匪时却战死

2、诸葛亮去世后指定蜀国朝政接班人 三国蒋琬

他被诸葛亮视为蜀国的未来、自己的接班人剿匪时却战死

蜀汉自从夷陵之战后,人才日渐凋零,五虎将也相继死去,对此诸葛亮也意识到该培养一些人才,于是像刘禅推荐1名武将,并将其培养成接班人,避免自己死后,无人可以辅佐皇帝。诸葛亮没想到,这名武将竟然在剿灭土匪的过程中,意外身亡,而这人就是向宠。

向宠,襄阳人,是蜀国重臣向朗的侄子。西元219年,关羽败走麦城,惨遭东吴杀害,刘备一气之下举兵伐吴,没想到他太高估当时蜀汉的实力,以及自己带兵的能力,导致他在夷陵之战中大败,许多年轻将领都死在这场战役中。恰好向宠是少数从这场战役中生还的武将,并且他的部队也是保存的最完整,因此诸葛亮也开始注意到他。

之后刘备在白帝城托孤,将整个蜀汉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也不负所托,除了一肩扛起蜀汉,还多次北伐,想办法完成刘备的遗愿,但在这过程中,五虎将一个接着一个过世,蜀汉人才日渐凋零,这时诸葛亮意识到该培养人才了,于是向刘禅呈上《出师表》并推荐费祎、董允两个文官外,还推荐向宠。

诸葛亮对向宠的评价很高,「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营中之事,悉以咨之」,甚至想把他培养成自己的继承人,让向宠能在自己死后继续辅佐蜀汉。在诸葛亮的提拔下,向宠的地位迅速提升,当上都亭侯、中领军。

随着时间的推移,诸葛亮觉得自己快撑不住了,为了历练向宠,让对方领兵剿匪,没想到向宠太大意,在剿匪过程中战死。这样的结果严重打击诸葛亮的内心,自己也没时间培养下一个接班人,只能能眼睁睁地看着蜀汉人才凋零不复往昔了。

诸葛亮去世后指定蜀国朝政接班人 三国蒋琬

蒋琬是诸葛亮去世后指定的治理国家的接班人。蒋琬无疑是一位治国安邦的大才。蒋琬上任后,守国安邦十二年直至病死,充分展现了他的优秀才能和忠贞为国的奉献精神。

蒋琬自小勤奋好学,聪颖过人,为乡里称道。年少志高远大,不重政绩,被刘备责罚差点要处死。承蒙诸葛亮爱惜免于一死。蒋琬被免职,虽然差点丢了性命,然而蒋琬并没有过多怨言。

随后得到任命,诸葛亮开始培养蒋琬,有意提拔重用。蒋琬并不负所托,逐渐显露出才华过人之处。对部下宽容有度,没有私心,秉公执法,以公服人。诸葛亮向后主推荐他,他又多次谦让,还被诸葛亮教导应该尽量展现才华,才能更好的为国家效力。诸葛亮常外出征战,就命蒋琬在内主持政务,备足粮草,蒋琬都尽心职守,没有出错,因此逐年得到升任。

孔明去世后,朝内人心不安,东吴和曹魏更是虎视眈眈。蒋琬临危不惧,镇定如常,诸事安排妥当,令其他朝臣佩服,渐渐收复人心。在许多方面都谨遵孔明遗风,主张联合东吴,蓄势待伐曹魏。遵循诸葛亮遗嘱,和费祎共同主理国事。

后人夸赞蒋琬担任蜀国丞相,政绩并不弱于孔明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蒋琬接任诸葛亮,操持国务,后来病死,家中同样没有厚才,和诸葛一致,并被封号为恭候。虽然历史上关于蒋琬的记载并不多,但是不能忽略蒋琬的优秀,在蜀汉人才济济的朝代,蒋琬被诸葛亮临死托付,就能说明三国蒋琬是诸多蜀国人才之中的佼佼者。

蒋琬理政

蒋琬,三国时蜀汉四大宰相之一,字公琰,性情成熟稳重,光明正直,受世人爱戴,威望不减与诸葛亮。蒋琬任广都长时,曾不理公文喝酒买醉恰遇刘备视察,刘备大怒之下要斩了蒋琬,后经诸葛亮极力劝阻,说其为社稷之器,蒋琬才幸免于难,不过却被免了官职。后又任什邡令,成为了汉中王的刘备又提拔他做了尚书郎。

后刘禅继位,诸葛亮聘请其为东曹掾,被蒋琬拒绝并推荐他人,诸葛亮无奈,便任命蒋琬为参军。建兴八年,即刘禅继位的第八年,蒋琬取代张裔,任职长史,加抚军将军。诸葛亮外出征战,蒋琬负责供给的粮草,每每充足,常常为诸葛亮赞叹,认为其乃可辅国之臣。后又封安阳侯,然其并不因此自骄自傲,反而行如常日,宠辱不惊,为诸位大臣所拜服,后又加大司马,及诸葛亮毙,任蜀汉宰相。

蒋琬从政期间,廉洁公正,光明磊落,且胸怀坦荡,曾遇杨敏诋毁,却并不怪罪,可见其公私之分明。并任用贤人,任用“蜀中孔子”谯周为劝学从事。蒋琬认为诸葛亮进行多次北伐,并无结果,主张沿水路进击,后因他旧疾复发,便被迫终止,其实蒋琬的这一策略并未得到朝臣赞同,他们认为此法有进无退,确是蒋琬能力所限。

蒋琬任宰相期间,蜀汉确得发展,内部稳定,只是未能完成沿水路而伐之志,确令人惋惜,然蒋琬胸襟之宽厚,为人之磊落,理政之才德,确为世人所敬重。

蒋琬传

相传三国时期,零陵湘乡蒋氏夫妇求子得吉兆,于是给孩子其名琬,誉为美玉的意思。蒋琬长得清俊,知书达理,乡亲们都很喜爱他。小蒋琬勤奋好学,文武双全,才学和其表弟刘敏都闻名乡里。

蒋琬作为刘备部下,跟随到四川,担任广都地方官。后来刘备访察广都竟然发现蒋琬没有用心打理事务,不时还喝酒大醉,刘备大怒欲处死蒋琬。诸葛亮爱惜人才替蒋琬求情,为蒋琬辩解称蒋琬并非平凡管理地方之才,志不在此因此懈怠,希望刘备再留之考察。刘备看在军师的面子上,没有处死蒋琬,只是免除了他的官职。

史记蒋琬被免职后得一怪梦,找人解梦称以后必位列公卿。接下来,蒋琬接到了其它地方县令一职。事实上诸葛亮一直有意栽培提拔蒋琬。诸葛亮任丞相建立了府第的时候,任命蒋琬为亲信。蒋琬在举荐人才的时候,诸葛亮教导他不需要过分隐藏,只要以德政于民就可以了,应该把才能举荐出来才对。诸葛亮离府外出,蒋琬在丞相府处理事务。诸葛亮多次征战,均由蒋琬负责国内事务以及粮草等重要事务。诸葛亮后来私底下告诉刘禅,蒋琬为可信任的忠诚,如果他去世,可任命蒋琬接任。蒋琬为诸葛亮重要,在诸葛亮去世后,接任其位,兢兢业业,忠诚护国。

蒋琬特别有容人器量。有次蒋琬和部下杨戏谈话,他并不回答,有人看不过去说杨戏太过分有犯上司。蒋琬宽容的替杨戏辩解认为人表面迎合,或者背地里诋毁并非好事,杨戏不当面诋毁也不说话,反而说明他是一个性情中人。督农杨敏直接说蒋琬糊涂昏庸能力没有前人强。有人打小报告说给蒋琬听,认为应该惩罚杨敏的中伤,但是蒋琬却并不追究反而大方承认确实能力比不上前人。

蒋琬是非分明,为人宽厚,遗承诸葛亮风格,告老回乡后同样家中并无多财。

相关参考

刘备为什么选择了诸葛亮作为蜀国未来的委托人

刘备政治生涯的前半期颠沛流徙,没有固定的据点。难得的是有一群忠心耿耿的人才始终聚集在他的周围。这群人就包括关羽、张飞、简雍、糜竺、糜芳、赵云等人。他们来自北方各地,组成了蜀汉政权的原从派系。但是这一派

刘备为什么选择了诸葛亮作为蜀国未来的委托人

刘备政治生涯的前半期颠沛流徙,没有固定的据点。难得的是有一群忠心耿耿的人才始终聚集在他的周围。这群人就包括关羽、张飞、简雍、糜竺、糜芳、赵云等人。他们来自北方各地,组成了蜀汉政权的原从派系。但是这一派

不是姜维

蜀国丞相诸葛亮,于西元234年、第五次北伐时病逝于五丈原。他死后刘禅竟然不是选择诸葛亮的爱将姜维当接班人,反而任命蒋琬当尚书令、益州刺史、大将军,一手掌握蜀汉军政大权。虽然诸葛亮在遗嘱中推荐蒋琬当自己

历史姜维真的是诸葛亮的接班人吗?

姜维,一个魏国的小将领,投降蜀国后,因为才华和羌族血脉,被诸葛亮留在了身边,此后,经历三任领导,凭借多次北伐,官居大将军,达到了降将很难达到的高度,在刘禅投降后,依然希望力挽狂澜,策反敌方主将。可,就

本可复兴汉室却酒后身亡 诸葛亮的接班人费祎

诸葛亮对费祎(yī)十分赏识,屡屡委以重任,诸葛亮死后,费祎升任军师,成了蜀国的一任丞相,公元244年,魏国大军进犯,抵达陕西洋县,费祎率兵御敌。魏军慑于费祎威名,蜀兵一到,旋即撤军。一《蜀道难》中提

本可复兴汉室却酒后身亡 诸葛亮的接班人费祎

诸葛亮对费祎(yī)十分赏识,屡屡委以重任,诸葛亮死后,费祎升任军师,成了蜀国的一任丞相,公元244年,魏国大军进犯,抵达陕西洋县,费祎率兵御敌。魏军慑于费祎威名,蜀兵一到,旋即撤军。一《蜀道难》中提到“剑阁...

身上兼有曹操、刘备、诸葛亮和张飞的血统,可惜十九岁就战死沙场

说到三国,大家想到的一般就是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众多风云人物。不管是看过《三国演义》小说还是电视剧的朋友都知道,三国到最后其实主要就是魏国和蜀国之间的战争,曹操和刘备也绝对是你死我活、水火不容的死对头

北宋大将曹彬看不起诸葛亮竟想要拆掉武侯祠?

诸葛亮一生对蜀汉政权鞠躬尽瘁,做出了极大地贡献。他被封为武侯,并建有武侯祠供万世敬仰。但北宋时却有一位大将不屑诸葛亮,还主张拆掉武侯祠,这是怎么回事呢、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年),北宋开国大将曹斌(9

蒋介石身边的诸葛亮,他若不早死,或将改变历史格局

喜欢看三国演义的就知道,诸葛亮未出茅庐而三分天下,一张出师表,更是让刘备看到了未来道路发展的方向,最终建立蜀国。然而有这么一位人,因为才智双全,被蒋介石夸赞为诸葛亮再世,称他是自己的卧。蒋介石虽然是靠

诸葛亮用人最大的失误是看错姜维吗?

其实诸葛亮在用人上的最大失误既非马谡又非魏延,而是姜维。姜维的才干,在蜀国后期确实比较突出,但却只有边帅之能,远非宰辅之用。诸葛亮选择这个接班人,无疑是人生中最大的败笔。姜维字伯约,其人凉州上士,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