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为什么东汉的士人会特别注重“名节”?

Posted 东汉

篇首语:千金一刻莫空度,老大无成空自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为什么东汉的士人会特别注重“名节”?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为什么东汉的士人会特别注重“名节”?

东汉时代,政府从社会下层选拔可用人才的方式主要依靠“察举制”,名目则主要是“孝廉”。“孝廉”是“孝子”和“廉吏”的合称。自西汉以来,政府就重视孝道(两汉皇帝的谥号,除两位开国皇帝外,基本上都有“孝”字,如孝文、孝景、孝武、孝明、孝章等),可以说,孝是当时第一位的考察标准。西汉自从中期便开始推行“三年之丧”的制度(源自周代一种礼制。《论语》中曾记载,孔子弟子宰予觉得父母去世后守丧三年时间太长了,其间什么都不能做,太耽误时间,连一年都觉得有点长。于是孔子问他,当父母刚刚去世时,你自己吃好的穿好的,心安吗?他想都不想就说,安。孔子非常生气和失望地说,你心安就去做吧,君子是不会心安的,婴儿出生之后都会在父母怀里待上三年,所以才会为他们守丧三年,难道你没在父母怀里待过吗),到东汉时代,这一制度已普遍实行,有的人还将服丧时间加倍,甚至有服丧二十多年者,通过时长来表示自己孝道之深。

除了推崇加长服丧的时间以外,还有“让爵”与“推财”的行为。也就是当父亲有爵位,按照世袭制度应该由长子来继承,但长子为了名节,有意避开以让弟弟继承;在兄弟分家产的时候,自己只拿较少的一部分,把多的让给兄弟;在接到政府征召为官的召命时,士人也会推让给家中长辈或他人。这样一来,对于亲族的“孝”与不贪财物的“廉”便都有了。有的人还会“快意恩仇”,为自己的家人或朋友雪恨报仇,或对师长尽情报恩,这些都是将孝道推而广之及于兄弟、朋友和师长的德行。此外还有“廉”,就是以清正廉洁自守,即便是来路正当的财物田产等,也不接受馈赠。这种种有异于常人、高于一般世俗的操守,越来越为东汉的士人所崇尚和标榜,由此形成了这段时期非常有特色的注重“名节”的时代风气—在中国历史上,东汉的名士因之给人们留下了砥名砺节、风操醇美的深刻印象。

但是这种风气形成之后,难免会渐渐让人过于看重表露出来的道德,之后,就会互相攀比高下。因为道德感是源于人的内心,往往很难衡量谁高谁低,有的人为了凸显自己的道德高尚,便会在外在的形式上下功夫、做文章;发展到后来,就会为赢得虚名而导致有违于常理常情的行为,从而使所谓的名节接近于虚伪。比如,李充有兄弟六人,家里贫穷,妻子建议分家;李充先假装同意,然后在全家人一起吃饭时,当着众人的面指斥妻子分家的想法,以此来博取自己维护家庭、品德高尚的名声。此种行为其实是很缺德的。故而当时有民谣讽喻:“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凡事物极必反。到了魏晋时代,魏晋名士就偏要和此前东汉的名士唱反调,他们想要摘下人们道貌岸然的假面具,解除这些所谓名教道德的束缚,从而崇尚一派风流放旷、潇洒天真的气象。了解东汉这段时期的名士风气,也许有助于我们明白嵇康为何要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提出“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而当阮籍“临丧食肉”却“呕血数升、哀毁骨立”的时候,我们也能理解一些他重内在真情实感而轻外在形式的行为了。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士燮的士燮的生平简介_士燮的主要成就

姓名:士燮所处年代:东汉末年籍贯:鲁国汶阳主要成就:《士燮集》、《春秋经注》、《公羊注》、《谷梁注》士燮的生平事迹  士燮年少时师事学者刘陶,其后逐渐升任交趾太守。后被朝廷加职绥南中郎将,迁安远将军,

历史人物 细数中国史上那些被犬子毁掉名节的虎父

  历史上被犬子毁掉名节的「虎父」也不少,这些老子们,都可以说是人中豪杰,声名显赫,耳熟能详。但可惜的是,他们的儿子却活生生地把他们的好名声给糟蹋、败坏了。>  被犬子毁掉名节的四大「虎父」>  狄仁

有面首30余人 中国历史上最淫荡的公主

刚扒了下古代皇太子的悲惨命运,接下来我们说说公主,不过小编要说的中国古代最有名的淫荡公主。一般我们印象中公主都是知书达礼的,注重名节的。不过历史上名声不好的公主也不少,如唐朝时的太平公主、高阳公主、安

有面首30余人 中国历史上最淫荡的公主

刚扒了下古代皇太子的悲惨命运,接下来我们说说公主,不过小编要说的中国古代最有名的淫荡公主。一般我们印象中公主都是知书达礼的,注重名节的。不过历史上名声不好的公主也不少,如唐朝时的太平公主、高阳公主、安

历史人物 从胡俗嫁父子为了国家牺牲名节

  导读:中国歌剧舞剧院新编舞剧《绝代佳人》以优雅、柔美的民族古典舞形式,讲述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美人」故事。剧中,杨玉环、貂蝉、西施绮年玉貌,红颜薄命,而最令我期待的「昭君篇」,不是「琵琶怨」,

历史人物 从胡俗嫁父子为了国家牺牲名节

  导读:中国歌剧舞剧院新编舞剧《绝代佳人》以优雅、柔美的民族古典舞形式,讲述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美人」故事。剧中,杨玉环、貂蝉、西施绮年玉貌,红颜薄命,而最令我期待的「昭君篇」,不是「琵琶怨」,

为国家牺牲名节从胡俗嫁父子 揭秘王昭君出塞

王昭君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在四人中排名第二,人们常用落雁比喻她的美貌。落雁有一个小典故。昭君被选中与匈奴和亲。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昭君开始了她的和亲之路。王昭君知道此行不会再有回家的一天,心里感到

为国家牺牲名节从胡俗嫁父子 揭秘王昭君出塞

王昭君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在四人中排名第二,人们常用落雁比喻她的美貌。落雁有一个小典故。昭君被选中与匈奴和亲。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昭君开始了她的和亲之路。王昭君知道此行不会再有回家的一天,心里感到

汉朝历史 东汉学潮兴起与党锢白色恐怖

帝国末日:东汉学潮兴起与党锢白色恐怖  东汉桓、灵两帝,亲宦官小人,而远一心报国的士大夫,终于由三万“清议”的太学生闹学潮造成历史上著名的党锢之祸,亦是东汉帝国亡国的先兆。  

汉朝历史 东汉学潮兴起与党锢白色恐怖

帝国末日:东汉学潮兴起与党锢白色恐怖  东汉桓、灵两帝,亲宦官小人,而远一心报国的士大夫,终于由三万“清议”的太学生闹学潮造成历史上著名的党锢之祸,亦是东汉帝国亡国的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