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为什么东汉末年会出现“群雄逐鹿”的局面?
Posted 宦官
篇首语:农村四月闲人少,勤学苦攻把名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为什么东汉末年会出现“群雄逐鹿”的局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为什么东汉末年会出现“群雄逐鹿”的局面?
东汉末年灵帝在位时期,“党人”已被镇压,政权完全被宦官所把持,统治日趋黑暗与堕落;地方上土地兼并非常严重,加之天灾连连,民不聊生。那些受到严重剥削和丧失土地的农民不得不背井离乡,成为“流民”。这些流民本来较为分散,前期也只是偶尔出现小股的暴动,但后来被张角等人以宗教和迷信的形式聚合起来,暴动很快便呈大规模的蔓延态势。他们遵奉“太平道”,其信众在十几年间便发展到数十万人。后经过严密的串联组织,以头裹黄巾为标志,发动了“黄巾起义”。这次起义虽然最终被镇压,但却直接导致了东汉政权的瓦解。
黄巾起义之后,汉朝中央为了加强对各地的控制,将原来地方上只有监察责任的“刺史”改为“州牧”,并选派重臣出任,使之拥有了实际的军政大权。这就给了一些居心叵测之人可乘之机,让他们得以在地方上发展个人的势力,从而为日后的割据埋下了种子。灵帝去世后,他的幼子刘辩继位,太后何氏和她的哥哥何进掌握了朝政。何进想诛杀宦官,却先被宦官杀害,他的同盟者袁绍便带兵进宫将宦官杀戮殆尽。而这时董卓因为先前受到何进的召唤,带着边境地区的西凉兵马也来到了洛阳,开始烧杀抢掠,并把刘辩废掉,立灵帝另外一子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袁绍本出身于汝南“四世三公”的世家大族,在士人中相当有名望和影响力,于是各地州郡的州牧、太守便以他为盟主,形成了讨伐董卓的联盟军。但这种联盟非常不稳固,每人都各怀心思,不久便分崩离析。董卓遇刺身亡后,他原来下属的部将之间也开始混战,全国陷于分裂割据的局面。
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过程中,地方割据势力开始成长、壮大进而争夺中原地区的统治权,这就是所谓的“群雄并起”和“逐鹿中原”(鹿是中原地区统治权的象征)。有一定地盘、名望和实力的人,都纷纷招募士兵、囤积粮草、打造兵器、训练队伍、扩充地盘,形成占据一方的军事集团。这时,因为东汉政府的上层中,宦官与外戚的势力已经基本被消除,所以早期进行地方割据者多为名士出身,如袁氏兄弟(袁绍、袁术)、公孙瓒、刘虞、刘焉、刘表等。经过一段时期的互相兼并,割据一方的势力中比较强大的,在北方有河北(黄河以北)的袁绍和河南(黄河以南)的曹操;在长江流域有江东(长江下游一带)的孙权、荆州(今湖北、湖南)的刘表和益州(今四川、云南、贵州)的刘璋(刘焉之子)。后来,于讨伐黄巾军中起家的汉皇室的远亲刘备,在诸侯互相攻伐兼并的过程中,凭借自己的才能脱颖而出,势力日盛。在官渡决战之后,曹操彻底打败了旧日的名族袁绍,统一了北方,建立“曹魏”政权。而刘备也取代了荆州的刘表和益州的刘璋,建立了“蜀汉”政权。孙氏世代在江东为官,也建立起割据江东的“孙吴”政权。由此三国鼎立的局面日渐形成。
从东汉末年的群雄逐鹿开始,秦汉以来四百余年的大一统国家解体,中国开始进入一个长期分裂的历史时期,其间虽然有西晋的短暂统一,但如昙花一现,直到近400年后的隋朝,国家才又重归统一。这段分裂、动荡的时期,就是史称的“三国魏晋南北朝”。
相关参考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经过一系列大小战役,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后人大都对「刘备」刘玄德抱有敬意,认为刘备仁义待人,重情重义,为兴复汉室而奉献一生。相反,后人对曹操曹孟德怀有不满讨厌之意,认为
古人很迷信,出现了许多离奇古怪的事情。当时的相面大师层出不穷,这些人能根据人的相貌身材推算出吉凶祸福,一时间惊为神人。东汉末年的张裕就是西蜀一带比较有名气的相面大师。从史书记载看,张裕天赋过人,擅长观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南北两地就已经出现一些强大的诸侯国,在战国的中后期,楚国基本统一南方,与北部的秦齐等国形成对峙的局面。之后东汉末年三国鼎立,往后南北朝与五代都出现南北对峙的局面,南方北方都曾出现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经过一系列大小战役,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后人大都对「刘备」刘玄德抱有敬意,认为刘备仁义待人,重情重义,为兴复汉室而奉献一生。相反,后人对曹操曹孟德怀有不满讨厌之意,认为
文/王凯迪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无数野心勃勃的将领意图在乱世之中称王称霸,战火连绵不休。与分崩离析的中原不同,当时的辽东却是一片极乐净土,大量中原民众前往此处逃避战火,俨然一片世外桃源。当时辽东地区
政治特点:出现外戚宦官轮流专权的局面。这段时间内军阀割据,彼此混战。东汉末年,由于土地兼并越加尖锐,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私人武力。加上中央政府政治黑暗,皇权虚弱无力,对地方过度放权,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
东汉末年曹操刺杀董卓这件事,写得十分逼真而有趣,在过程的细节上更是引人入胜。但是这件事在正史上并没有记载,但是我们以三国演义的角度来讨论一下,如果刺杀成功,三分天下的局面还会发生吗?假如曹操刺杀董卓成
中国历史 “五胡”是指哪几个民族?“五胡十六国”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
进入东汉以来,位于当时中国西部和北部广大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逐渐向气候较温暖和生活资源相对丰富的内地迁徙,中原一些地区出现了多民族杂居的现象。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董卓带着边疆地区的西凉兵进入洛阳城,这
世界历史 为什么“二战”初期会出现“西线无战事”的奇怪局面?
为什么“二战”初期会出现“西线无战事”的奇怪局面?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入侵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然而,从1939年9月中旬到1940年5月,在长达八个月的时间里,虽然希特勒不断地往西
很多人都以为曹操是三国时代的人,但其实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人。因为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出现在曹操死后曹丕继位称帝的时候。曹操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官宦家庭。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东汉末年官宦集团中的一员,据说是汉相国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