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为什么韩愈要劝阻皇帝迎接释迦牟尼佛的舍利?

Posted 释迦牟尼

篇首语:君不见长松卧壑困风霜,时来屹立扶明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为什么韩愈要劝阻皇帝迎接释迦牟尼佛的舍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为什么韩愈要劝阻皇帝迎接释迦牟尼佛的舍利?

两汉之际(公元元年前后),佛教开始传入我国。历史记载,这是以汉明帝年间(公元58—75)“白马驮经”迎奉佛教经典《四十二章经》,敕建白马寺为起点开始计算的(实际上可能更早于此)。佛教作为源于古印度的“异域”宗教,初时并不容易为中国人所理解,所以来自印度与中亚的僧侣或传教士,甚至会用魔术杂耍等手段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后来,随着许多本身既是学者也是修行人、同时还是翻译家的高僧络绎不绝地前来中国从事译经弘法事业,中国的主流知识阶层逐渐学习和接受了佛教的思想—虽然起先还不免用自己熟悉的本土经典《老子》、《庄子》、《易经》等去附会或解释。西晋短暂的统一后,北方再度纷乱,至“五胡十六国”时期,很多割据政权的建立者都不是汉族人,此时佛陀这位“胡神”似乎让这些胡人统治者倍感亲切,所以大力加以提倡。再加上乱世之中,人们需要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与慰藉,这也使得佛教在此几百年间获得了发展的机缘。

随着佛教的发展,佛经翻译事业不断推向新的水平,分裂的南北方各自出现若干宗师领袖,佛教寺庙与信徒的数量大大增加,以至于后人有“南朝四百八十寺”的形容和感叹。当中国北方进入北朝之时,寺院经济已经过度膨胀,因为僧人可以免服国家兵役、徭役,而且寺院田产可免收赋税,导致社会劳动力资源和兵源的流失,因而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所以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都相继发动过“灭佛”的行动,强令僧人还俗,没收寺庙财产充归国有。但这些都没有从根本上扼制佛教的生命力,隋唐时代结束乱世国家重新进入统一以后,佛教又迎来了发展的良机。尤其是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因为唐朝皇帝姓李而尊奉道教老子李聃为远祖,武氏欲代唐自立,便需要借助另一种宗教作为政治意识形态以与李唐对抗,所以佛教便成为其不二之选。于是,僧人的地位得到提升而变得尊贵,佛教进入如日中天的昌盛时期。

但是,这依旧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大规模修建寺庙以及在神都洛阳附近继续扩建开凿龙门石窟,不但极大地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而且导致僧侣的数量激增。唐高祖李渊在建国之初,曾富有远见地想限制佛教的发展,可惜没能实现。其后的太宗、高宗、武则天时代先后出现玄奘、义净等译经弘法的盛况;中宗早先在被流放期间已经潜心于佛典,回长安复辟后便极为重视宗教活动,成为有唐一代最崇佛的君主,几乎到了“佞佛”的程度。李唐(加上武周)几代统治者中,对于佛教的维护和支持基本上是持续不变的。到宪宗时,凤翔扶风县(今陕西宝鸡)法门寺佛塔中发现珍藏有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一枚,据说是佛陀涅槃后火化所得,被视为佛门至宝,每30年方才开塔取出供奉一次,可保国泰民安。元和十四年(819)正逢开塔之年,宪宗命人将舍利迎回宫中供奉。此事引起举国朝野的关注,民众礼佛若狂,上至王公大臣,下至贩夫走卒,无不趋之若鹜。

在这种情形下,大文学家与思想家韩愈基于历史经验和教训,站在儒家思想的立场上,写下了一篇洋洋洒洒的《谏迎佛骨表》,呈递给宪宗,劝谏他不要迎奉佛骨。在谏文中,他首先陈述了上古以至夏商周三代多位帝王,在尚没有佛教的时候,自己不但寿命很长,而且国运长久。接着,他指出汉明帝时虽然有佛法传入,但在位不过短短18年,而且在他之后汉室国运衰微,基本没一个长寿的皇帝;南朝梁武帝崇佛,但最后竟然被侯景逼迫而生生饿死,国家也灭亡了,可见佛法对于君主统治来说根本没什么用处。他说,现在陛下倾举国之力迎奉佛骨,我知道您是为了祈求年丰人乐,但臣民百姓未必都明白这番苦心,他们会受到这种气氛的鼓励与感染,从而不惜倾家荡产、赔上身家性命去做供养,这样就适得其反了。宪宗接到表奏后龙颜大怒,要将韩愈立刻处死,幸亏宰相裴度等大臣为他求情才得免一死,但还是将之贬出京城,到当时国家南部边地的潮州(今广东汕头)当刺史。韩愈为此曾题诗说道:“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值得一提的是,在写下《谏迎佛骨表》而获罪的五年后,韩愈去世,他生前虽然没能成功劝阻宪宗迎奉佛骨,但是此后仅仅过了20余年,到了唐武宗会昌五年(845)的时候,皇帝便颁布圣旨,令天下寺庙男女僧尼全部还俗,史称“会昌法难”,佛教因之受到严重的打击。韩文公(韩愈谥号“文”)倘若泉下有知,不知会对此作何感想呢?

相关参考

释迦牟尼佛出家始末 释迦牟尼佛的介绍

佛教的创始人和领袖叫释迦牟尼佛,那么释迦牟尼佛都有什么样的际遇呢?下面我们来看看释迦牟尼佛的一生。释迦牟尼佛像释迦牟尼出家之前的名字叫乔达摩•悉达多,他是古代印度迦毗罗卫国人,也是这个国家的太子,他的

释迦牟尼佛出家始末 释迦牟尼佛的介绍

佛教的创始人和领袖叫释迦牟尼佛,那么释迦牟尼佛都有什么样的际遇呢?下面我们来看看释迦牟尼佛的一生。释迦牟尼佛像释迦牟尼出家之前的名字叫乔达摩•悉达多,他是古代印度迦毗罗卫国人,也是这个国家的太子,他的

佛教领袖和创始人释迦牟尼舍利子留下了哪些谜?

在我国佛教的最高领袖叫做如来佛祖,然而在佛教发源地印度,佛教领袖和创始人则被称为释迦牟尼佛,他本来是恒河边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名字叫做悉达多•乔达摩。他有感于人世间的诸多苦难烦恼才出家修行的,后来创立了

佛教领袖和创始人释迦牟尼舍利子留下了哪些谜?

在我国佛教的最高领袖叫做如来佛祖,然而在佛教发源地印度,佛教领袖和创始人则被称为释迦牟尼佛,他本来是恒河边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名字叫做悉达多•乔达摩。他有感于人世间的诸多苦难烦恼才出家修行的,后来创立了

释迦牟尼与三身佛的关系是怎样的

佛教中说人有前世,释迦摩尼也不外如是。释迦牟尼的前世为一切有情众生做了无数好事,时机一到就转世投胎再次觉悟利益众生,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释迦牟尼三身。图为释迦牟尼像释加牟尼三身中之过去是白幢天子,他向

释迦牟尼与三身佛的关系是怎样的

佛教中说人有前世,释迦摩尼也不外如是。释迦牟尼的前世为一切有情众生做了无数好事,时机一到就转世投胎再次觉悟利益众生,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释迦牟尼三身。图为释迦牟尼像释加牟尼三身中之过去是白幢天子,他向

阿弥陀佛道场在哪 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的关系

有人常常在问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是不是同一个佛,这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到底有什么关系?其实这两尊佛并不是同一个,而且从时间上推算,两者也不是一个时期。阿弥陀佛成佛的时间比释迦牟尼佛要早很多,但在一些经书

阿弥陀佛道场在哪 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的关系

有人常常在问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是不是同一个佛,这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到底有什么关系?其实这两尊佛并不是同一个,而且从时间上推算,两者也不是一个时期。阿弥陀佛成佛的时间比释迦牟尼佛要早很多,但在一些经书

十七颗舍利子分别是谁,西游记后传中的17颗舍利由17位古佛圆寂形成的

西游记后传中的17颗舍利由17位古佛圆寂形成的,哪17位古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留孙佛,俱那含牟尼佛、迦叶佛、南无燃灯上古佛、南无药师琉璃光王佛、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过去未来现在佛、南无清净喜佛、南

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和达摩的关系

释迦牟尼和达摩的关系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6年,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后来看到了人世间的生、老、病、死等诸多的烦恼,萌生了出家修行的念头,后来不顾父王的劝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