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为什么晋国会被赵魏韩三家瓜分?
Posted 历史
篇首语: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为什么晋国会被赵魏韩三家瓜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为什么晋国会被赵魏韩三家瓜分?
早在晋文侯去世的时候,他的儿子昭侯继位,把自己的叔父成师封在了曲沃;曲沃的土地规模,比当时晋国的都城“翼”还要大。如此传了三代到“曲沃武公”的时候,这一支晋国公族就把都城“翼”的一支征服了,并取代他们做了晋国的君主,曲沃武公由此成为晋武公。武公之子是献公,他听从臣下的建议,把原来“翼”城那一支公族的公子都杀掉,将都城迁到了“绛”。后来晋国又经过骊姬之乱,等到重耳流亡19年后回来当上晋文公的时候(参见本书上文“你知道晋文公在当上国君前,曾经在外流亡了19年吗”一题),曲沃武公这一支的公子也已凋零殆尽,晋国公室出现了基本没有亲近的同姓公族来辅佐的局面,于是不得不转而起用亲缘关系较为疏远的公族或异姓大臣为卿大夫。
晋国的卿大夫中,比较有权势的先有狐、赵、先、郤、胥等氏,后又有韩、魏、栾、范、荀等氏。这些宗族盘根错节,都很强势。春秋中期以后,十余家卿大夫共同控制了晋国政局。经过激烈的兼并斗争,到春秋晚期只剩下赵、魏、韩、范、智、中行氏六家,称为“六卿”。这六家先蚕食鲸吞了其他家族,然后又互相倾轧:赵、魏先与范、中行为仇,把这两家赶出了晋国;随后和韩、智一起,四家瓜分了范、中行的地盘。当时的晋出公对此非常不满,想联合齐、鲁两国军队讨伐这四家,于是这四家反过来攻打晋出公,出公逃往齐国,死在了半路上。智氏的智伯便立了出公的曾孙做晋哀公,由此所有国政都是智伯说了算,智氏成为晋国最强的家族。
此时的智伯非但没有满足,反而变得愈发骄横,公然向韩、魏、赵三家索要土地。韩、魏两家惧怕智伯的威势,让出了土地,但赵却坚决不给。智伯一怒之下,率韩、魏两家去攻打赵氏的晋阳之地,围攻了一年多都没有打下来。智伯竟把汾水的堤岸挖开,让大水灌进城里,城内的人为了逃生,只好爬到房顶或树上,没有食物的就互相交换小孩子来吃,全城已濒临绝境。后来赵家首领赵襄子派人出城,秘密联络了韩、魏两家,三家联合起来杀掉了智伯,把智氏的地盘也都瓜分了。这时的晋国公室,只剩下都城“绛”与祖先宗庙所在地“曲沃”这两块弹丸之地了,晋国其他地区都变成赵、魏、韩三家的地盘。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周天子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到晋国最后一个君主晋静公的时候,赵、魏、韩联合行动,彻底灭掉了晋国公室,晋国灭亡。
历史上习惯把“三家分晋”以及“田氏代齐”(参见本书上文“为什么田姓的人会说自己的始祖原本姓陈”一题)作为战国时代开始的两个标志性事件。此后,西周初年分封的以姬姓、姜姓为核心的两个古老贵族世系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相关参考
>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是之交,晋国被赵、韩、魏三家贵族瓜分而亡的历史事件。这是春秋后期公室与私家之间激烈斗争的结果。公室是指诸侯国君,私家指卿、大夫之家。在西周宗法封建制下,周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在自
核心提示:欢迎访问本站网中华上下五千年赵魏韩三家分晋的故事。 大水淹进晋阳城以后,赵襄子焦虑不安,愁眉不展,就与谋士张孟谈探讨对策。张孟谈分析说:“我看韩、魏把土地割让给智家并不是心甘情愿的,我们何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三家联合灭掉了同为晋国四卿的智氏。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侯国。《资治通鉴》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赵魏韩三家分晋在春秋战国的历史上意义巨大,它直接改写了今后历史的发展。认真的说,晋国是春秋时期的第一大国,而且晋国正好堵在了秦国东进的必经之路上。如果晋国没有解体,秦国根本没有东出的机会。即使齐国选择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三家分晋是哪三家,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公室”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在春秋末期,晋国军政大权被六卿把握,在晋平公时六卿经过互相倾轧之后,有三家将晋国公室瓜分
经过春秋时期长期的争霸战争,许多小的诸侯国被大国并吞了。有的国家内部发生了变革,大权渐渐落在几个大夫手里。这些大夫原来也是奴隶主贵族,后来他们采用了封建的剥削方式,转变为地主阶级。有的为了扩大自己的势
荀瑶别名智襄子、智伯、智伯瑶等,是春秋时期晋国大臣,智氏家族领主。荀瑶死后,智氏家族被屠杀殆尽,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代。荀瑶>荀瑶是谁>荀瑶,姬姓,智氏,名瑶,即智瑶,因智氏源自荀
自韩赵魏三国打败知氏瓜分晋国后,在雄才大略的魏文侯的带领下,晋国三大家族虽然相互独立但是始终同仇敌忾一致对外,这也使得他们一度成为中原霸主。韩赵魏三国组成的同盟牢不可摧,向西压制了日益发展壮大的强秦,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韩赵魏三国之间的纠葛,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战国七雄中,人们常常把韩国、赵国和魏国排在一起说,这并不是偶然的。韩、赵、魏三家分晋揭开了战国时代的序幕,韩、赵、魏先后灭亡又揭开了秦灭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在历史上,「”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司马光将其列为《资治通鉴》的开篇之作。根据《战国策》、《左传》等史料的记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