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为什么唐太宗要把24位功臣的画像放在凌烟阁中?
Posted 功臣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为什么唐太宗要把24位功臣的画像放在凌烟阁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为什么唐太宗要把24位功臣的画像放在凌烟阁中?
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魏徵去世,以此为契机,为了怀念曾经与自己一同出生入死,“马上打天下”及“马下治天下”的诸多功臣元勋,唐太宗决定在长安城皇宫内的三清殿旁修建“凌烟阁”,将诸位功臣的画像陈列其中。选入凌烟阁的功臣共24位,由极为擅长人物画的大画家阎立本将各位功臣按照其等身的尺寸,描摹和绘制成肖像画。画像在阁中一律面北安放,因为皇帝是坐北朝南,而臣下应当面北事之。凌烟阁中放置的肖像分为三层,最内层是爵位及功勋最高、在太宗心中分量最重的,中层者次之,最外一层又次之,如此依次排列。
这24位大臣按顺序依次为:赵国公长孙无忌、河间郡王李孝恭、莱国公杜如晦、郑国公魏徵、梁国公房玄龄、申国公高士廉、鄂国公尉迟敬德(尉迟恭)、卫国公李靖、宋国公萧瑀、褒国公段志玄、夔国公刘弘基、蒋国公屈突通、郧国公殷开山、谯国公柴绍、邳国公长孙顺德、郧国公张亮、陈国公侯君集、剡国公张公谨、卢国公程知节、永兴县公虞世南、渝国公刘政会、莒国公唐俭、英国公李、胡国公秦叔宝(秦琼)。其中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段志玄、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公谨、虞世南、刘政会、秦叔宝等人在贞观十七年设立凌烟阁时已经去世。
依据情理不难推测,之所以按照这种位序来进行排列,首先是考虑担任官职的品级以及加封的爵位(包括死后追赠、追封)高低;其次按照“死者为大”的原则,已经去世的人在同等条件下会相对靠前;再次是按照六部的顺序。然而,凌烟阁既然是唐太宗所立,那么入阁的人选自然是在他心中最看重的;而太宗能够坐上帝位,则全靠“玄武门之变”,所以成就此次政变的功臣如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尉迟恭,以及在外部给予大力支持的高士廉等人自然排名靠前。位列诸功臣第一的长孙无忌,是太宗长孙皇后的弟弟,也就是太宗的小舅子,不仅出谋划策,还亲身在现场参与政变。而长孙皇后与长孙无忌从小是由舅舅高士廉抚养长大的,高士廉也是全力支持自己外甥女婿与外甥的事业,在政变中出力甚著。唐太宗即位后,擢拔长孙无忌为宰相,至太宗身后的高宗朝,无忌依然担任顾命辅政大臣,位高权重一时无出其右者。另外对于李唐建国有突出贡献的如李孝恭、李靖等人也位列在前。
将功臣的画像放入庙堂纪念不是太宗的创举(北周已有此制),但从中还是可以看到唐朝建立初年之人才济济和生机勃勃,以及太宗善于用人的政治智慧。当时政治风气开明,太宗本来出身于关陇士族集团,却能够打破传统的地域偏见,大量任用山东(崤山、函谷关以东)以及江南士人,又能不问门第出身,启用没有家族政治背景的寒微之人,因此贞观间一时号称得人:如房玄龄、杜如晦就分别出身山东、关陇,但都并称贤相;魏徵则更是原属太子李建成之人,太宗也能不计前嫌,如齐桓公之用管仲一般,任命其为“太子太师”,负责教育自己的太子。可以说,通过太宗君臣的共同努力,才得以开创唐朝初年“贞观之治”的局面,从而成为后世的政治楷模。
相关参考
凌烟阁二十四简介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二十八日(3月23日),唐太宗「为人君者,驱驾英材,推心待士」,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是为《二十四功臣图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简介唐朝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二十八日(3月23日),唐太宗“为人君者,驱驾英材,推心待士”,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是为《
凌烟阁24功臣,为何没有冷面寒枪“罗成”?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大唐太宗贞观十七年,李世民为了怀念和表彰曾一同创业的团队成员,选定了二十四位功臣元勋,命大画家阎立本绘制1:1的画像,悬挂
历史人物 他是凌烟阁最惨功臣,跟随唐太宗立下汗马功劳,却被诬谋反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为褒奖开国功臣,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奉入凌烟阁中。在这二十四人中,有一位的下场最惨,他被人诬陷谋反,李世民不见真伪,将其处死,但很快他就后悔了。不过唐太宗是个好面子的皇帝,最终也没有
凌烟阁24功臣是谁?李世民为什么要评这24位功臣?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功臣画像入阁纪念,这一表彰形式不是李世民首创,而是自汉代就有。西汉宣帝于未央宫立麒麟阁,开了“功臣入阁”的先河,东
凌烟阁最惨功臣:被诬陷谋反,李世民将其处死,事后很后悔,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本站小编一起看下去。>贞观十七年,唐太宗为褒奖开国功臣,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奉入凌烟阁中。在这二十四人中,有一位的下场最惨,他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张亮的生平简介 张亮谋反了吗?他为什么有五百养子?
唐朝贞观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为了怀念当年与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命令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即《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在这二十四个画像中,有一位叫做“张亮”的
古代的开国皇帝,在登基称帝后,都会对有功之臣进行封赏,不仅要给他们加官进爵,还会按照功劳的大小进行排位。比如汉高祖刘邦,就把萧何排在众功臣之首;汉明帝刘庄继位后,命人在云台为当年的二十八位功臣画像,以
历史秘闻 唐朝一将领,没有多大名气,为何能在凌烟阁24功臣中位列第二
古代的开国皇帝,在登基称帝后,都会对有功之臣进行封赏,不仅要给他们加官进爵,还会按照功劳的大小进行排位。比如汉高祖刘邦,就把萧何排在众功臣之首;汉明帝刘庄继位后,命人在云台为当年的二十八位功臣画像,以
凌烟阁是唐朝表彰功臣的地方,从唐太宗绘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开始的,到唐朝中后期都有功臣的画像被奉入此地。因此这也成了唐朝臣子的追求,都把自己的画像能进入里面当成是最高的荣誉。然而谁能想到,曾是凌烟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