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为什么有人说孟子特别喜欢与人辩论?

Posted 孟子

篇首语: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为什么有人说孟子特别喜欢与人辩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为什么有人说孟子特别喜欢与人辩论?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是鲁国附近的邹国人。邹国自西周春秋以来一直是鲁国的附庸之国,后被鲁国所灭;而孟子据说是春秋时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但对此已经不可考证了。《史记》上说他曾跟随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的门人学习,是孔子的后学。孟子自己也在书中说,我特别赞同孔子学说,可惜我没能亲自到孔子的跟前听从教诲,而是从别人那里听到的。孟子和孔子幼年时的经历非常相似,都是父亲早亡,由母亲含辛茹苦养大。后来历史上就有“孟母三迁”的传说。

孟子生活的时代大致相当于战国中后期,那时各国之间战争频仍,愈演愈烈,各国君主争相聘用人才,以帮助自己富国强兵,取得军事上的胜利。秦国用商鞅进行变法,楚、魏用吴起治军练兵,齐国用孙子、田忌等等,他们多是急功近利,希望早日克敌制胜;而当时游走在诸侯之间的策士,更是使尽浑身解数,鼓动如簧巧舌,要说动君主,争取得到信任,从而为自己谋取出身。在这种时代风气之下,孟子满怀着自己的“仁政”理想,也在列国间周游。孟子先去魏国见了梁惠王(魏国迁都大梁后亦称梁国),梁惠王上来就问,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有什么对我有利的建议吗?孟子率直地说,大王您何必要问“利”呢?假如一个国家上上下下都唯利是图,岂不很危险?您为了利益去攻打别的国家,而同样的,有人为了利益也会前来把您推翻。所以,您应该讲的是“仁义”。孟子又劝梁惠王说,您不要只贪图自己的享乐,要与民同乐,要顾及百姓的生死,百姓脱离了苦难,您才是真正的王者。但梁惠王对此并不认同。

战国时齐国的稷下学宫非常有名,而国君齐宣王也号称礼贤下士,孟子便去齐国。在和齐宣王谈话中,他阐述引用了很多夏商周三代的制度与典故,以至于齐宣王认为他所说的太过遥远而不切实际,宣王觉得齐国需要的是擅长“合纵连横”之术的人,所以孟子的学说也没有得到重视。其间孟子还到过宋国、鲁国、滕国等一些国家,但都没有遇到认可自己学说的君主。他失望地回到故乡,和学生一起著书立说,于是,便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孟子》。书中记述,有一次孟子的弟子公都子问他,外面的人都说您特别喜欢辩论,这是为什么呢?孟子说,我哪里是喜欢辩论,我是不得已啊。现在天下大乱,又没有圣人出世,人们没有一个统一的行为准则,大家都觉得自己的想法最正确。像杨朱、墨翟的学说影响如此之大,他们一个说要充分为自己考虑,但即使拔出一根毫毛就能对天下有利,他也不肯,一个说要兼爱天下,而人们的思想都被他们左右了。我的任务就是继承周公、孔子的思想,用来端正人心,不让其他的邪说再横行。我哪里是喜欢辩论,确实是不得已啊!

听了孟子的解释,我们就可以深切感受到他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和无奈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心情。这种心情形之于笔端,就是《孟子》一书如大江奔流直下、感情无比充沛的文字。此书不仅在思想史,而且在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当然,在激烈辩论中冲口而出的言辞,难免会有某些逻辑上的错误或其他不周全之处,我们不应以此来苛责或贬低孟子。

相关参考

东周辩论家公孙龙,以“白马非马”举世闻名

天下第一嘴,就是能言善辩的人。自古以来,中国能辩论的人很多,比如孔子、孟子、庄子、苏秦、张仪,还有后来的诸葛亮等。等这些人和一个人比起来,都算不上辩论高手,这个人是谁呢?战国时期著名道家、哲学家,诡辩

历史秘闻 东周辩论家公孙龙,以“白马非马”举世闻名

天下第一嘴,就是能言善辩的人。自古以来,中国能辩论的人很多,比如孔子、孟子、庄子、苏秦、张仪,还有后来的诸葛亮等。等这些人和一个人比起来,都算不上辩论高手,这个人是谁呢?战国时期著名道家、哲学家,诡辩

孟子谓戴不胜曰 揭示环境的重要性

孟子谓戴不胜曰“孟子谓戴不胜曰”这是《孟子》里的一段话,是为了说明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特别大,要重视环境对人的塑造的作用。孟子这个故事是说,孟子对一个叫戴不胜的士大夫说,你想让你们国家的君主变得贤明其实

《论语》为什么要记载儒家创始人孔子被别人驳倒的辩论

众所周知,《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门生言行的的语录集,是儒家最主要的理论经典。有意思的是,与后世的《墨子》、《孟子》、《庄子》等各家经典分歧,《论语》明确记载了孔子被别人批驳的争执。好比《论语・阳货》中

《论语》为什么要记载儒家创始人孔子被别人驳倒的辩论

众所周知,《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门生言行的的语录集,是儒家最主要的理论经典。有意思的是,与后世的《墨子》、《孟子》、《庄子》等各家经典分歧,《论语》明确记载了孔子被别人批驳的争执。好比《论语・阳货》中

人物志 孟子主要事迹?孟子的生平简介

【生卒】:约公元前372~前289【介绍】:战国时代思想家,著名的儒家学者。名轲,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据说他原是把持鲁国朝政的三家大夫之一孟孙氏的后裔,曾随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学习过,也有人说,他

顾雍是怎么举荐人才的? 东吴名相顾雍治国之道

顾雍是东吴历任丞相中最清净的一位,也是孙权最喜欢的。官场向来就是名利场,有人为名,有人图利,有人名利都要,但顾雍却不是这样的人,他从不与人争功,也非庸碌之辈,他平时不说话,但只要说话就肯定能说到位,做

顾雍是怎么举荐人才的? 东吴名相顾雍治国之道

顾雍是东吴历任丞相中最清净的一位,也是孙权最喜欢的。官场向来就是名利场,有人为名,有人图利,有人名利都要,但顾雍却不是这样的人,他从不与人争功,也非庸碌之辈,他平时不说话,但只要说话就肯定能说到位,做

淳于髡的生平简介 淳于髡和孟子的故事

  淳于髡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也是当时把孟子刁难得无话可说的人。  淳于髡这个人有两大爱好,一个是打哑谜,另一个就是和人辩论。淳于髡口才很厉害,儒家的亚圣孟子差点在他手上吃亏。现在临淄都还流传着一句

历史人物 孔子孟子简介 孔子和孟子的关系是什么

  孔子和孟子:经常有人说,孟子是孔子的学生,其实不然,两人相去百年,相通而又相别。那么孔子和孟子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孔子  孔子孟子的简介之孔子: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