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为什么郑庄公要赶走自己的弟弟?
Posted 郑庄公
篇首语: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性。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为什么郑庄公要赶走自己的弟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为什么郑庄公要赶走自己的弟弟?
郑武公护送平王迁都洛邑之后,与平王的母族申国联姻,娶了申侯的女儿。因为申国是姜姓,所以这个女子就被称为武姜。不久后,武姜为郑武公生了一个儿子,但在分娩中难产,一般胎儿都是头先出来,而这个孩子却是脚先出来。古代医学和医疗条件不发达,难产是非常危险的,经常有女子因难产而死,武姜受到惊吓,就非常讨厌这个差点害死自己的孩子,给他取名为寤生。“寤”就是倒着、逆着的意思。后来武姜又生了一个儿子叔段,出生时非常顺利,所以她非常溺爱这个小儿子。
郑武公还在世的时候,武姜就多次请求武公立叔段为太子,武公始终没有同意。武公去世后,寤生顺利即位成为郑庄公。武姜无可奈何,转而请求庄公把“制”这个地方封给弟弟叔段。但庄公说“制”非常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当年的虢叔就死在那里,所以不能让弟弟去那里。武姜又请求换成“京”这个地方,庄公同意了。有大臣知道了,就进谏劝阻说,“京”的城池过于高大坚固,已经不合规矩了,将来会威胁到您的统治;杂草如果任其生长,以后尚且难以除去,何况是您的弟弟呢?庄公却说,不义之事做多了,将来会自己跌倒的,等着看吧。
叔段到了“京”以后,以之为依托,强迫周围几个小地方脱离其兄庄公的管理而臣服于自己。这时又有大臣心急地提醒庄公说,叔段有异心,应该采取行动了,如果再听任他继续积聚实力,将来尾大不掉就没办法了。庄公却还是不急,他让大臣稍安勿躁,等着看叔段自作自受。这时的叔段已经做好了所有准备工作,武器粮草都已就绪,军队也整装待发,而且与母亲武姜商量好,准备里应外合,到时武姜打开城门,叔段就冲进去发动兵变推翻哥哥的统治,自己当郑国君主。殊不料庄公早在他们身边安插了“眼线”,已经预先知道他们的阴谋,而且“京”那边的人也被庄公策反,背叛了叔段。叔段起兵失败,逃到了“鄢”,庄公率军过去讨伐,叔段又跑到了“共”,因此又被称为“共叔段”。
这就是《左传》中名篇《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讲述的是郑国内部的一场政治动乱,郑庄公处处占得先机,成功平定了弟弟的叛乱。此篇名中之所以只称“段”而不说是弟弟,是因为《春秋》的作者认为叔段根本不像弟弟的样子;而“克”一般用于两国之间交战,在这里使用是因为争斗的兄弟两人俨然就像两个相对立的国君;称郑庄公为“郑伯”,也含有讥讽之意,他未能好好教育弟弟,偏要等他犯了错误才动手来收拾,也不是个好哥哥。叔段逃跑以后,在郑国一个大孝子颍考叔的规劝之下,郑庄公和母亲武姜最终还是和好了—这场至亲之间的争斗,最终画上了一个温情的句号。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一个母亲的偏心程度——支持小儿子夺大儿子的职位、甚至性命
郑国国君郑庄公和颍谷封人颍考叔吃了顿饭,颍考叔特意把肉食留下没吃。春秋时期吃肉是贵族的特权,普通人只能「”饭疏食饮水”,就是吃粗粮喝水。颖考叔说把肉留给自己的母亲吃,以此来劝诫郑庄公要孝顺自己的母亲。
提起春秋时的国君,大家比较熟悉的是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其实,在这五霸之前,还有一个猛人,他就是郑庄公。郑庄公一生征伐,把原本积贫积弱的郑国搞得空前强大,史称“郑庄公小霸
提起春秋时的国君,大家比较熟悉的是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其实,在这五霸之前,还有一个猛人,他就是郑庄公。郑庄公一生征伐,把原本积贫积弱的郑国搞得空前强大,史称“郑庄公小霸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天下大乱的时期。一方面,周天子的势力因为分封制的关系逐渐被削弱,直至最后彻底失控,而各诸侯国则日益强大起来;另一方面,社会正处在有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面对这样一个乱世,各
多行不义必自毙,郑庄公为什么要等弟弟公开造反后再下手?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春秋初年,郑国国君郑武公的妻子武姜一直厌恶长子寤生而喜欢小儿子段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天下大乱的时期。一方面,周天子的势力因为分封制的关系逐渐被削弱,直至最后彻底失控,而各诸侯国则日益强大起来;另一方面,社会正处在有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面对这样一个乱世,各
阴谋家们为什么都崇拜郑庄公?看他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弟弟叔段的?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历史上一直有一个观点,认为郑庄公其实才是真正恶毒的人。这人心思缜密、深藏不露、城府极深,明明
人物生平继承君位郑子,姬姓,郑氏,名,是郑庄公之子,郑昭公和郑厉公的弟弟,继位前称公子。郑昭公当太子的时候,憎恨卿士高渠弥。郑昭公继位后,高渠弥一直担心郑昭公会杀害自己。郑昭公二年(鲁桓公十七年,公元
一个英明的政治家.郑庄公做的还算可以的.郑庄公寤生,意思是睡觉的时候生的,可能他母亲有些迷信,对他这个大儿子很不喜欢,甚至到了讨厌的程度,但他却很喜欢他的弟弟段;在郑武公立太子的时候,他母亲就想废了庄
春秋时期,有著名的“五霸”,其实在“五霸”之前,就有郑庄公称霸于诸侯。郑庄公名叫寤生。虽然他是一国之主,但他的母亲武姜却不喜欢他,时时偏护他的弟弟共叔段,总想把小儿子推上王位。>> 郑庄公封给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