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文起八代之衰”》的历史故事
Posted 皇帝
篇首语:每个牛逼的人,都有一段苦逼的坚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文起八代之衰”》的历史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文起八代之衰”》的历史故事
“文起八代之衰”
韩愈是河北昌黎人,所以也有人称他为韩昌黎或者昌黎先生。韩愈3岁的时候就成了孤儿,被寄养在堂兄家中。他参加进士考试时,前任宰相郑余庆看中了他的才华,积极为他宣传,从而得名。
不久,韩愈考中了进士,他先后担任过几个大官的属官。唐德宗晚年的时候,政务上开始懈怠了下来,“宫市”骚扰百姓的现象很严重,谏官提意见,皇帝也不听。韩愈为此专门写了数千字的奏章,对这种现象加以批评。皇帝看到奏章后大怒,把韩愈贬为山阳县令。韩愈被任命为国子博士后,写了一篇《进学解》来抒发自己的不平之气。那篇文章写得很好,被掌权的官员看到后认为他有写史书的才能,改任他为郎中,负责修撰史书,一年后担任了中书舍人。
韩愈耿介的性格很容易得罪人,不久就有不喜欢他的人收集了他过去的材料,把一些小事扣上大帽子整韩愈,结果韩愈被降了职。裴度处理淮西军情的时候,请韩愈担任了自己的行军司马,淮西平定之后,韩愈因为有功而升任为刑部侍郎。皇帝下诏要他写《平淮西碑》,碑文里面大多写的是裴度的事迹。当时首先进入蔡州活捉叛军首领吴元济的是李愬,他的功劳也很大,但碑文里对他提及的很少。李愬对那碑文很不满,他妻子出入宫中,到处向人诉说碑文失实,一些参加过征讨淮西的将士也对碑文很不满。韩愈所写的碑文最后还是被磨掉了,换了别人重写了一篇。
当时的皇帝唐宪宗崇信佛教。凤翔法门寺有一座护国真身塔,里面供奉了一节据说是释迦牟尼的手指骨。按照佛经上的说法,每30年将这佛骨开示一次,就能岁岁平安。唐宪宗命令宦官杜英奇率人手持香花到那里去迎接佛骨。将佛骨迎来后,留在宫中侍奉3天,然后再送到各个寺院接受香火。整个长安都为之轰动,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纷纷跪拜,竞相施舍,生怕比别人慢了一拍。有的人为了施舍而搞得倾家荡产,还有人用火烧自己的脑袋和手臂,只求能够供养佛骨。韩愈觉得盲目信佛而荒废正事,甚至伤害自己的身体,是一种很愚蠢的行为。他上书劝谏皇帝,说中国古代并没有佛教,而那个时候的国家也能太平无事,帝王照样长寿。佛教是东汉明帝引进来的,可汉明帝自己也没能长寿,而且中国从此动乱了几百年。南北朝的时候,信佛的人越来越多,可是并没有给国家带来任何好处。他认为,佛骨这种东西根本就不可信,请求将其扔掉,省得再贻害百姓。唐宪宗看了这道奏章后大发脾气,打算杀了韩愈。宰相们知道韩愈是个忠臣,对皇帝说:“韩愈上书冒犯皇上确实有罪,但他并没有恶意。再说如果不是抱着忠义之心的话,也不敢写这种文章了。请求皇上饶恕他的罪过。”很多皇亲国戚也劝说皇帝收回成命。因此韩愈保住了一条命,只被贬为潮州刺史。
韩愈到潮州后,向当地官吏百姓询问民间疾苦,他们都抱怨当地的鳄鱼太厉害了,把老百姓的牲畜都快吃光了。韩愈于是写了一篇诅咒鳄鱼的文章,凑巧的是鳄鱼真的没有再出现了。
一年后,韩愈被召回朝廷,任命为国子祭酒,后来转任兵部侍郎。韩愈为人仁厚,和人交往从来也不在乎对方的身份。他年轻的时候和诗人孟郊、张籍是好朋友。这两个人还没有出名的时候,韩愈为他们四处奔走,竭力举荐他们。张籍后来中了进士,当了大官,他每当有空的时候,都会和韩愈一起喝酒聊天,吟诗赋文。韩愈还很喜欢鼓励提拔年轻人,他家里收留了十几个年轻学子,搞得自己连早饭都吃不了,他却怡然自得。李贺因为父亲的名字犯了忌讳,所以不能参加科举考试,韩愈主动站出来为他抱不平,写了《讳辨》,为此得罪了不少人。
韩愈认为魏晋以来,人们写文章拘泥于对仗而不考虑内容,这是错的。他写文章就反对追求华丽而没有内容,他的文章风格自成一体,许多人都效仿他,当时没有谁的文章能和他相比。韩愈57岁那年去世,朝廷追赠他为礼部尚书,谥号“文”,所以后人也叫他韩文公。
相关参考
说到韩愈,几乎无人不知: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可就是这位“文起八代之衰”的文坛领袖,科举却六次落榜,最终也没能考中“博学鸿词科”。“公卷”延誉“通榜”推荐唐贞元二年(公元786年)秋,19岁的韩愈赴长安
韩愈,字退之,唐朝邓州南阳人,是当时的大文豪,主张文以载道之说,以复古为革命,用散文代替骈文,影响当时及后代非常大,所以有文起八代之衰之功劳,他很反对佛教,唐宪宗派使者要去迎接佛骨入朝,他上表谏阻,得
导读:在考试中,科场如战场,有人春风得意马蹄疾,自然也有人愁云惨淡万里凝。多位历史名人都曾三度名落山。> 韩愈:接连应考霉运多> 被苏轼评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
韩愈贬职:被苏轼称为“文起八代之衰”、“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韩愈,生活在安史之乱后由盛转衰的中唐。韩愈未出生,李白已去世,韩愈生两年,杜甫离开人世。孟郊稍大于韩愈,白居易、元稹、柳宗元、刘禹锡都是韩
韩愈:接连应考霉运多在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科场如战场,有人春风得意马蹄疾,自然也有人愁云惨淡万里凝。多位历史名人都曾三度名落孙山。被苏轼评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
韩愈:接连应考霉运多在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科场如战场,有人春风得意马蹄疾,自然也有人愁云惨淡万里凝。多位历史名人都曾三度名落孙山。被苏轼评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
贬职:被苏轼称为「文起八代之衰」、「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生活在安史之乱后由盛转衰的中唐。未出生,李白已去世,韩愈生两年,杜甫离开人世。孟郊稍大于韩愈,白居易、元稹、柳宗元、刘禹锡都是韩愈同时代
韩愈贬职:被苏轼称为“文起八代之衰”、“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韩愈,生活在安史之乱后由盛转衰的中唐。韩愈未出生,李白已去世,韩愈生两年,杜甫离开人世。孟郊稍大于韩愈,白居易、元稹、柳宗元、刘禹锡都是韩...
晏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晏子。山东高密人。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作风朴素闻名诸侯。他爱国忧民,敢于直谏,在诸侯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他博闻强识,
欧文的故事欧文的故事讲的是欧文英国动物学家、古生物学家。1804年生于英国兰开郡兰开斯特。1820年从外科医生学徒。1824年赴爱丁堡学医。1825年转至伦敦圣巴塞洛缪医院。他被接纳为英格兰皇家外科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