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仁义之士邓攸》的历史故事

Posted

篇首语: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仁义之士邓攸》的历史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仁义之士邓攸》的历史故事

仁义之士邓攸

邓攸是平阳襄陵人,祖父和父亲都当过大官,邓攸7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不久,母亲和祖母也离开了人间,邓攸按照礼仪的规定守孝9年,期间没有违反孝道,由此出了名。邓攸为人清正和气,平易近人。他成为孤儿后和弟弟生活在一起,他的祖父有赐官,朝廷下令由邓攸接受,后来太守劝邓攸辞去赐官,准备推荐他为孝廉(从孝廉出身进入政坛比从赐官出身进入政坛要光荣,而且升官容易)。但邓攸说:“赐官是先人留下来的,不能改变。”没有接受太守的好意。他曾去拜访过镇军将军贾混,贾混把别人的诉状拿给邓攸看,让他决断。邓攸看都不看,说:“孔子说过,听理诉讼的能力我和别人一样,应该做的是让人不进行诉讼。”贾混很欣赏他的话,把女儿嫁给了他。邓攸以他的清正廉明多次升官,受到皇族的尊敬。

中原大乱时期,邓攸被石勒俘虏,石勒一向很痛恨汉族的高级官吏,听说邓攸落到自己手中,准备杀了他。邓攸到了门口,看门的人正是当年邓攸当郎的时候给他看门的,所以认识邓攸,邓攸求他找来纸和笔,给石勒写了一封信。看门的人等石勒高兴的时候把书信递给了他,石勒看了后很赏识邓攸的文笔,就没有杀他。石勒的长史张宾以前和邓攸是邻居,很看重邓攸的节操和名望,向石勒推荐邓攸。石勒把邓攸找来谈话,谈完后很高兴,任命他为参军,送给他车和马,每次外出打仗都把邓攸安置在营里。石勒严禁晚上点火,违反者处死。邓攸的房子和一个胡人相邻,那个胡人晚上失火把车辆给烧毁了,胡人就在前来调查的官吏面前诬陷邓攸。邓攸很清楚和他没办法争辩,将错就错回答说是因为弟媳生病需要吃药,必须把药弄热,所以不小心失的火,石勒就下令赦免了他。那个胡人被邓攸的行为所感动,把自己捆上去见石勒,承认是自己诬陷邓攸。后来那个胡人还暗中送马、驴给邓攸,其他胡人听说后,都很佩服邓攸。

石勒过泗水的时候,邓攸找准机会,把车辆弄毁,用牛和马驮着全家逃跑。半路遇到强盗,把牛马都抢走了,邓攸没办法,只好用扁担担着儿子和侄子邓绥逃跑。邓攸知道石勒会派人来追他,他觉得没有两全的办法,于是对妻子说:“我弟弟已经死了,他只有这一个儿子,不能让他的后代断绝,所以只能把我们自己的儿子丢掉了。如果我们能侥幸活下去的话,以后还会有儿子的。”他妻子深明大义,虽然很舍不得自己的儿子,但还是哭着同意了。邓攸就把自己的儿子扔掉,带着侄子逃跑。他儿子是早上的时候被扔掉的,晚上又追了上来。邓攸见实在没办法,干脆把儿子绑在树上,一狠心就走了。

邓攸和刁协、周顗的关系一直很好,于是跑到江南投靠他们,司马睿任命他为太子中庶子。当时吴郡没有太守,很多人都眼红这个职位,最后这个职位归了邓攸。邓攸自己带上粮食到吴郡就职,他不接受俸禄,只是喝吴郡的水而已。吴郡闹饥荒,邓攸上书朝廷请求赈灾,朝廷还没有答复,他就擅自打开粮仓赈济灾民。有人弹劾邓攸擅自开仓,朝廷下诏原谅了邓攸的做法。

邓攸在吴郡很清廉,执法严明,老百姓的生活都很好,邓攸也因此成为东晋中兴时期有名的好太守。后来他称病离职,吴郡本来准备了几百万迎送官员的经费,邓攸离开吴郡的时候一个钱都没有要。数千百姓牵着邓攸的船不让他走,邓攸没办法,只好下令把船停住,等到半夜的时候才悄悄开走。百姓到尚书台请求再挽留邓攸一年,但没有得到准许。在朝中,邓攸被任命为侍中,后来又调任吏部尚书,他平时只吃蔬菜,穿旧衣服,但是却经常周济别人。他性格和气,善于和人打交道,不管对方贵贱,他都一视同仁。

邓攸丢弃自己的儿子后,妻子就再也没有怀孕。到了江南后,为了生儿子,他娶了一个妾,非常宠爱她。后来问她的家属是什么人,小妾回答说自己是北方人,因为战乱才流落到江南来的,她回忆父母的姓名,结果她父亲居然是邓攸的外甥。邓攸一向很看重自己的节操和德行,听到这个消息后很悔恨,于是就再也没有纳妾,所以最后也没有儿子。当时的人都感念他的仁义,为他没有后代而感到哀伤,说:“老天爷没有长眼睛啊,居然让邓攸这样的人没有儿子!”邓攸死后,他舍弃亲生子而救出的侄子邓绥为他服了3年的丧,也算是有人送终了。

相关参考

晋朝历史 邓攸的故事――弃儿保侄话邓攸

  我们的文化中,似乎总有一种好走极端的审美观或曰价值判断,非此即彼,非黑即白,且好极而言之,绝而对之,甚至荒而诞之。这种思维方式谬种流传,从古到今,绵延不绝。说人坏,往往不把他说得头顶生疮,脚底流脓

历史人物 东晋尚书左仆射邓攸简介,邓攸弃子保侄是真的吗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邓攸七岁丧父,而后又连丧母亲、祖母。他先后服丧九年,以孝道著称。邓攸成年后,被举为灼然二品(九品中正中的第二品),又被吴王司马晏辟为吴王文学,历任太子洗马、东海王参军。东海王司马越钦佩

晋朝历史 邓攸――《晋书》卷九

  邓攸(?—326),字伯道,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东南)人。他小时以孝著称,被中正品评为灼然二品,出任吴王文学,后历任太子洗马、东海王可马越参军、吏部郎、河东(治今山县西北)太守。西晋怀帝永嘉(30

历史军事 李德饶重信义叛军要他来才肯降

  与中国历史上的其它朝代相比,隋朝存在的时间并不算长,却也出现过不少青史留名的人物。古代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大唐名臣魏征等饱学之士撰写的《隋书》中,收录了这些人忠孝仁义的故事,将中华传统道德礼义

历史人物 三国时仁义的刘备,为什么要用不仁义的马超?

若说刘备仁义,相信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点头同意,的确,在《三国演义》里面,刘备的形象就是一个仁义的典范楷模。尽管有不少人质疑,认为那是假仁义,但就算是假的,至少他也能做得出来。然而,刘备手下却有一个人

历史人物 宋襄公的仁义被后人耻笑,如何看待他坚持的“仁义”

宋襄公的仁义被后人耻笑,如何看待他坚持的“仁义”?今天本站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宋国君主的祖先是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子姓,宋氏。>周公摄政五年(公元前1039年),周武王册封微子启为宋国公爵,在

历史人物 宋襄公的仁义被后人耻笑,如何看待他坚持的“仁义”

宋襄公的仁义被后人耻笑,如何看待他坚持的“仁义”?今天全榜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宋国君主的祖先是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子姓,宋氏。>周公摄政五年(公元前1039年),周武王册封微子启为宋国公爵,

历史人物 近代人物张仁义简介

近代人物中文名:张仁义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历史lishixinzhi.com)出生日期:1951年12月张仁义人物生平张仁义,男,1951年12月出生,汉族,湖北宜都人,初中文化,1980年1月参加

从十个故事看战国的仁义之举

许多人在读战国史时会觉得: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仁义无存。确实,我在之前的一篇小文中也提到过,在战国时期,或为个人功名利禄,或为国家能在争雄中胜出,不讲仁义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吴起杀妻求将、商鞅诈擒公子昂、

古代为何要把军队称为“仁义之师”

军队是用来打仗的,而在战场上似乎和“仁义”二字从来沾不上关系,为何古代会有“仁义之师”这样的说法呢?仁义之师的意思是,通过伸张仁爱正义来讨伐邪恶的军队。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就是“仁义”二字的推广者,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