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史可法战死扬州》的历史故事

Posted 凤阳

篇首语:恐惧自己受苦的人,已经因为自己的恐惧在受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史可法战死扬州》的历史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史可法战死扬州》的历史故事

史可法战死扬州

崇祯十七年四月,史可法听说李自成进犯京城,他马上发动将士准备北上。在浦口渡江的时候,北京沦陷的消息传了过来。史可法号啕大哭,换上孝服为皇帝发丧。这个时候,南京的大臣都在商量立谁为皇帝,张煌言等人认为按血缘关系排列的话,应该拥立福王朱由崧。但福王是个窝囊废,只在吃喝玩乐方面有天赋,而潞王比较贤明,所以主张立潞王,史可法也同意这个意见。凤阳总督马士英却和阉党余孽阮大勾结起来拥立福王,询问史可法的时候,史可法把不能拥立福王的理由告诉了他们。但马士英和高杰等人已经把福王送了过来,史可法等人只好去迎接福王。

福王正式监国后,选举内阁大臣,大家推举了史可法、高弘图和姜曰广3人。刘孔昭非要争着入阁,大家以明朝没有勋臣入阁的先例而制止了。刘孔昭大怒:“就算我不行,那马士英又为什么不能入阁?”结果又把奸贼马士英弄进了内阁。两天后,史可法被任命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和马士英等人一起入阁。史可法掌管兵部事宜,马士英仍然主管凤阳军务。

马士英日夜盼望能当宰相,看到史可法位于自己之上,就把当初史可法写给他的、列举了不能立福王的理由的信给了福王,并带兵入朝,请福王即帝位。史可法不想和小人作对,便请求到淮扬一带监督军事。马士英把江北地区分成4个镇,由刘泽清、高杰、刘良佐和黄得功4人管辖。这4个人互相之间不服气,经常爆发冲突。他们都想进驻扬州,高杰捷足先登,其他3个人也都学他的样子在江淮一带大肆抢劫。朝廷命令史可法去调解,除了高杰之外,其他3人都听从命令。高杰是四镇中最骄横跋扈的一个,他和黄得功交战,错在高杰,史可法负责调停,事情才得以解决。高杰驻守在扬州,非常凶暴,但史可法对他开诚布公,用君臣大义来开导他。高杰逐渐被史可法所感动,接受了他的管束。

史可法作为督师,权力很大,但他从不敢奢侈浪费。他没有儿子,妻子劝他娶妾,他说:“公事那么忙,哪里有空管这事?”除夕夜他还在批阅文件,实在太累了,他就让厨师给他拿点酒菜来。厨师说肉食都分给将士们过年了,他就拿了点调料来下酒。史可法本来酒量很好,但在军中他就戒酒了,这天晚上他一口气喝了几十杯酒,想起先帝的恩德,不禁黯然泪下,很快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天亮后,将士们都聚集在辕门外,有人告诉了他们不开门的原因。知府任民育说:“督师平时很难得休息,这天晚上他能睡得这么好,不容易啊。”命令打更的人仍旧打晚上的更,并告诫左右不要吵醒他。

清军打到宿迁后,史可法派人向朝廷告急,马士英却说:“他不过是想给将士们请功罢了。”不久,高杰被许定国杀死,他的部队全部溃逃。史可法听到这个消息后流着眼泪说:“不能再在中原有所作为了。”

几天后,清兵来到城下,将扬州团团围住。第二天,总兵李栖凤和监军副使高岐凤两人率部投降,城里的防守力量更加薄弱了。史可法让文武官员分别驻守在城墙上,自己亲自驻守地势最为险要的西门。他写信给家人说:“请将我埋在孝陵附近。”已抱了必死的决心。两天后,清兵开始攻城。史可法组织军队拼死抵抗,杀死大批清兵。清兵很快就发现西北角是明军的防守重点,于是用大炮猛轰该处,将城墙轰塌。史可法见城已被攻破,想拔剑自刎,但被一个参将救了下来,并将他送到小东门,想让他逃命。但史可法见清军大肆杀戮百姓,于是大叫:“我是史督师!”最后被清兵抓住,惨遭杀害。

清兵在攻打扬州的时候死伤惨重,入城后展开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一连屠杀了10天之久。当时天气很热,10天后史可法的义子史德威入城找他的遗体,城中尸体都腐烂了,根本无法辨认。一年后,他的家人将他的衣服埋在了扬州城外的梅花岭下,后人在此立祠纪念他。

相关参考

明朝历史 史可法率军死守扬州城终被攻破

弘光元年(1645年),清兵在多铎的率领下,分兵亳州、徐州两路,向南推进,势如破竹,迅速占领了满洲、青海藏区、穆斯林地区,并乘势下宁夏,甘肃,丽江,直至扬州。四月十九日,明将许定国引多铎师至扬州,扬州

清宫扬州御档劝降南明重臣史可法信件

史可法死守扬州,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历史事件,然而,在已解密的《清宫扬州御档》(以下简称《御档》)中,鲜有提及史可法的,昨天,文史档案专家彭伟透露,顺治朝第一件至第五件《御档》,反映了这一时期各种政治势力

历史军事 史可法守扬州 史可法遇到什么挫折

清朝虽然迁都北京,可是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它的势力还没有达到。所以,多尔衮下令向南方进军,以便彻底扫清明朝的残余势力,实现在全国的统治。这时候,南方的形势也很紧张,农民起义军攻进北京和崇祯皇帝自杀的消息

史可法血战扬州 史可法绝命书的内容是什么

  史可法  史可法抗清的历程持久而又艰辛,最后不得不血战扬州,受此屈辱,留下了绝命书,史可法绝命书的内容是什么?  史可法血战扬州  清军南下,并把主力部队全部集中于江南一带,其阵势势如破竹,有一举

史可法是扬州人吗?史可法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

“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这两句诗诗悬挂在扬州梅花岭下,明朝杜氏史可法祠堂享堂内的一副对联,为清代温室张尔荩撰写,为的是祭奠史可法的忠君报国。诗句的意思是说,梅花岭上盛开的鲜红梅花,是亡国忠

250 史可法死守扬州

崇祯帝在煤山上吊自杀的消息传到明朝陪都南京,南京的大臣们一片慌乱。他们立了一个逃到南方的皇族、福王朱由崧做皇帝,在南京建立了一个政权,历史上把它叫做南明,把朱由崧称为弘光帝。弘光帝朱由崧是个迷恋酒色、

明朝 史可法坚守扬州

史可法坚守扬州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皇太极病逝,多尔衮拥立皇太极年仅6岁的幼子福临继位。他就是顺治帝。多尔衮以摄政王的身份总揽朝政。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进入北京后,斗争形势十分复杂。当时,

中国古代战争 史可法抗清的扬州之战

   史可法抗清的扬州之战   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灭李自成大顺政权后,定国大将军多铎挥师南下,四月二十八日到达扬州城郊,派明降将李

明朝历史 扬州人如何看扬州十日

扬州十日死了多少人?守将史可法统率军民,坚守孤城,同时,向弘光皇帝求援,弘光不应,扬州告急,四月二十一日,明总兵李栖凤、监军副使高岐凤拔营出降,形势更为危急。史可法等坚守至四月二十五日,终因弹尽粮绝,

明末史可法血战扬州带来了怎样惨重的伤亡?

清军南下,并把主力部队全部集中于江南一带,其阵势势如破竹,有一举拿下扬州城的预兆,果然摄政王多尔衮率清军三路一同进攻,从陕西出发,向东直取洛阳,直逼扬州。在这万分焦急的情况下,史可法却惊慌失措,没有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