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书圣王羲之》的历史故事
Posted 王羲之
篇首语:困难是人的教科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书圣王羲之》的历史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书圣王羲之》的历史故事
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出身名门,他是王导的表侄,父亲和祖父都是有名的大官。王羲之小时候语言迟钝,人们都不认为他有什么出色的地方。他13岁那年去拜访周顗,周顗见到他后很惊奇,认为是个奇人。当时在宴会上很重视烤牛心这道菜,通常是献给最尊贵的客人吃的,结果周顗没给别人吃,先切给了王羲之,从此王羲之出了名。王羲之成年后善于辩论,为人耿直,特别擅长楷书,人们评价他的书法,说他运笔的气势飘忽如浮云,流动如受惊的龙。王羲之很受王导和王敦的器重,当时陈留人阮裕名气很大,在王敦手下任主簿。王敦对王羲之说:“你是我们家优秀的人,应当不比阮主簿差的。”阮裕也认为王羲之和王承、王悦三人是王家最优秀的青年才子。太尉郗鉴派人去王家选女婿,王导让来人随便相看他家的子侄。这人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的青年都不错,当他们知道我是来为您选女婿时,一个个马上作出正经的样子,只有一个人在东床上敞开衣服袒着肚子,就和没有这回事一样。”郗鉴说:“这个人就是我要找的好女婿啊!”一问,才知道这个人就是王羲之,于是把女儿嫁给了他。称女婿为“东床”,当着别人的面称呼其女婿为“令坦”就是这么来的。
王羲之很喜欢鹅,会稽郡有个老寡妇养了一只鹅,叫声很好听,王羲之想买下来,但没有成功。于是王羲之带了几个朋友去观赏,那个老寡妇听说王羲之要来,不知道他是冲着鹅来的,见自己家没有什么好招待的,就把那只鹅杀了,做成菜来款待他,王羲之因为这件事而叹息了好久。后来有个道士养了一群好鹅,王羲之前去观看,越看越喜欢,提出要买下来。道士说:“你替我抄一部《道德经》,我就把这些鹅全部送给你。”王羲之欣然同意,抄完经书后就兴冲冲地把鹅装进笼子里提回去了。其实那些鹅的价钱和他的字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但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王羲之是一个率真坦诚的人。有一次王羲之到他一个门客家里,看到桌子表面光滑洁净,书兴大发,于是在桌子上写满了字,一半是楷书,一半是草书。后来门客的父亲不懂书法,以为桌子被弄脏了,在王羲之走后把桌子上的字都给刮掉了,那个门客为此懊丧了好多天。又有一次,王羲之看到一个老妇在卖六角竹扇,叫卖了半天,一把都没卖出去,王羲之很同情她,就把扇子要过来,在每把扇子上都写了字。老妇不认识他,见扇子上被写了字,觉得被弄脏了更不好卖,于是很生气地看着他,但见他一副大官的模样,也不敢阻止他。王羲之写完后对老妇说:“你只要对别人说这上面的字是王右军写的(王羲之担任过右军将军),一把可以卖100个钱。”老妇照着他的话去做了,人们一看扇子上的字果然是王羲之写的,竞相购买,不一会就把老妇的扇子抢购一空。过了几天,老妇又拿来扇子找到王羲之请他题写,这次王羲之只是笑笑,没有理她了。

羲之爱鹅图 清 任颐
王羲之曾经说过:“我的书法和钟繇的相比,可以说是并驾齐驱,但比起张芝,只能说仅次于他。”他在给别人的信中说道:“张芝在池塘边练字,光是洗毛笔就把池水染成了黑色,别人如果也这样入迷的话,未必赶不上他。”王羲之的书法一开始的时候赶不上庾翼,直到晚年才达到精妙的境界。他曾经用章草体给庾亮写信,庾翼看到信上的字后十分佩服,在给王羲之的信中说道:“我以前曾收藏过张芝的10幅章草,因为战乱,过江的时候全部遗失了。我经常因为这种精妙的书法绝迹而感到遗憾。见到你给我哥哥写的信,信上的书法美妙绝伦,好像当年张芝的书法又呈现在了我的眼前。”
王羲之和骠骑将军王述齐名,但王羲之看不起王述,两人关系一直不太好。王述在会稽当过官,因为母亲去世而回乡守孝,王羲之接替了王述的职务,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了。王述很看重王羲之,吊唁期间,他只要听到吹号角的声音,就以为是王羲之来了,于是赶紧打扫庭院等着接待王羲之,结果等了几年,王羲之都没有来,王述因为这事开始怨恨起王羲之来。后来王述被任命为扬州刺史,临行前到会稽各地走了一圈,却没有看见王羲之,直到他要走了,王羲之才去象征性地告别了一下。以前王羲之对别人说:“王述顶多也就是个做尚书的材料,到他老了还有可能得个仆射的官职。他得到会稽内史的地位就开始飘飘然了。”后来王述升了大官,王羲之是他的下属,经常为此感到羞耻,于是派人去朝廷建议把会稽郡分出来设立一个越州,好摆脱王述,但派出的人言语失当,反而落下笑柄,王羲之一直为这件事耿耿于怀。可见即使是大师,也有心胸狭窄的时候,不能因为他的成就而认为他尽善尽美。

《兰亭集序》帖 东晋 王羲之
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和王献之也都擅长书法,王献之造诣尤高,和父亲王羲之并称“二王”。
相关参考
书圣王羲之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东晋时代人,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后迁至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曾做过秘书郎、征西长史、临川太守、江州刺史、护军将军、会稽内史、右军将
> 在“王马共天下”的东晋时期,王导、王敦家族的子弟,都当上了大小的官员。他们大多数是庸庸碌碌的官僚,但这些人当中,出了一个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他就是。>>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今山东
> 在“王马共天下”的东晋时期,王导、王敦家族的子弟,都当上了大小的官员。他们大多数是庸庸碌碌的官僚,但这些人当中,出了一个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他就是。>>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今山东
王羲之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书圣,但是他小时候的启蒙老师却是一位女子,即汝阴(今安徽阜阳)太守李矩之妻卫铄,人称卫夫人。卫铄出身于书法世家,她师承钟繇,丈夫李矩也是一位擅长隶书的书法家。可以这么说,在
王羲之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书圣,但是他小时候的启蒙老师却是一位女子,即汝阴(今安徽阜阳)太守李矩之妻卫铄,人称卫夫人。卫铄出身于书法世家,她师承钟繇,丈夫李矩也是一位擅长隶书的书法家。可以这么说,在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王献之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这个人就是“书圣”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有这样一个父亲,他从小就在书法上展现出极高的天赋,深得王羲之的宠爱。王献之虽然很有才,但他对朝堂之事漠不关心
晋朝人物中文名:王羲之别名:王右军、王会稽,字逸少国籍:东晋民族:汉族出生地:琅琊(今山东临沂)出生日期:公元303年,一作321年逝世日期:公元361年,一作379年职业:官员,书法家信仰:道教主要
是哪个朝代的人:说起书法,不能不说;说起王羲之,几乎是家喻户晓,说不定还能说出几个有关他的故事。这也算是独特的书法文化现象。>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
为什么王羲之被奉为“书圣”?王羲之是我国东晋书法家,他出身于贵族家庭,最初跟随卫夫人学习书法,后来改学钟繇的楷书、行书,还学过张芝的草书。王羲之博采众长,推陈出新,改变了汉魏以来的质朴书风,创造了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