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土木堡之变》的历史故事
Posted 历史
篇首语: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土木堡之变》的历史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土木堡之变》的历史故事
土木堡之变
明朝有个叫王振的人,他读过几年书,后来被阉割送进了宫。当时的太监很少有识字的,王振却是个例外,所以明宣宗就让他服侍太子,就是服侍后来的明英宗。
明英宗即位的时候还很年幼,他把王振看作是最知心的人,任命他为帮助皇帝批阅奏章的司礼监。这个职位权力很大,加上明英宗又不管政事,所有事情都交给王振去做。当时有3个德高望重的大臣辅政,他们在的时候,王振还不敢放肆。后来那3个大臣老的老,死的死,王振就开始得意起来。朝中大臣谁都不敢得罪他,有几个大臣就是因为惹王振不高兴,充军的充军,杀头的杀头,很快大家都不敢说话了。
明英宗把王振当老师看待,对他言听计从。文武百官都称呼王振为“翁父”,有的没骨气的大臣为了升官发财,还竭力讨好王振,朝廷上下一片乌烟瘴气。正在这个时候,北方的瓦剌人把目光投向了中原。
瓦剌其实是蒙古的一支,他们表面上臣服于明朝,实际上却厉兵秣马,随时等待进攻明朝的机会。有一年,瓦剌首领也先派了3000名使者到北京进贡马匹。说是进贡,实际上就是和明朝做生意,顺便捞点赏赐。王振发现瓦剌派来的人数不对,认为他们有欺骗的嫌疑,于是把赏赐和马价压低,并谴责了也先。也先很生气,发动了对明朝的攻击。
瓦剌人率先进攻大同,镇守大同的军队反击失败,守将战死。边境的官员赶紧向朝廷告急。明英宗把大臣召集起来开会讨论,王振的家乡蔚州离大同不远,他担心家乡受到瓦剌人的蹂躏,于是竭力鼓动明英宗御驾亲征。兵部尚书邝埜和侍郎于谦认为亲征的条件并不成熟,反对明英宗亲征。但明英宗只相信王振,最终决定亲征。
皇帝亲征,排场当然不能小,他带了100多个文武官员和几十万大军出发。虽然明军人数众多,但由于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一路上又遇到瓢泼大雨,军队士气非常低落。有大臣劝明英宗撤退,反被王振大骂了一顿。
几天后,也先主动北撤,想引明军深入。王振不听众人劝阻,贸然下令北上。第二天,他的亲信告诉他这是敌人的计谋,王振才停止了追击,下令撤退。在撤退的途中,瓦剌军突然杀来,负责断后的吴克忠和吴克勤兄弟双双战死。朱勇和薛绶率领3万骑兵前去救援,被敌人包围,两人均战死,全军覆没。这个时候,明军已成惊弓之鸟,应该赶快撤退。但王振却想到这里离蔚州很近,他想在家乡人面前摆摆威风,于是劝明英宗去蔚州住几天。刚走了几十里路,王振觉得不对:这么多人去蔚州,把自己家的土地踩坏了怎么办?又下令往回走。这下子时间全给耽误掉了,让瓦剌人追了上来。
王振带着大军逃往土木堡,很多大臣建议去怀来,因为土木堡根本没有可供防守的城墙,万一瓦剌发动进攻,连个依靠都没有。但王振想着还有1000多辆辎重车辆还没到,所以非要在土木堡等待。邝埜向明英宗奏请,赶紧前往居庸关,王振大怒说:“你这个穷酸书生懂什么军事?再胡说八道,小心你的小命!”邝埜说:“我是为了社稷着想,为何要用死来威胁我!”王振命令把邝埜赶了出去。
明军经过长途行军,又累又渴,但土木堡并没有水。大家动手挖井,挖了十几米深也没见到有水。土木堡附近有一条河,已经被瓦剌军占领了。这时候瓦剌人把明军围住,明英宗只好派人去求和。也先假装同意议和,准备进一步进攻。
王振听说也先同意议和,很高兴,下令让士兵自己找水喝。士兵们纷纷跳出战壕,朝那条河跑去。瓦剌人突然发动了进攻,明军顿时大乱。禁军将领樊忠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他揪住王振的衣领,大骂:“我为天下人除去你这个奸贼!”说完一锤将王振砸死,然后冲去敌阵厮杀,不久中枪身亡。明英宗见大势已去,干脆坐在地上等死,最后被瓦剌人俘虏。几十万明军死伤大半,明朝陷入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当中。
相关参考
土木堡之变遗址介绍几百年前大明王朝发生过一次土木堡之变,此次明朝在与外族瓦剌的斗争中全军覆没,众多良将战死,明英宗自己也被俘走。但是到今天,鲜有人知道当年的土木堡之变发生在今天什么地方,那明朝土木堡之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结局土木堡之变历史真相揭秘1449年的土木堡之战进军、回师及瓦剌伐明路线图北京保卫战【土木堡之变明英宗结局】土木堡之战,要先从明军荒唐的战前准备开始说起。正统十四年七月十六日,明英宗率
于谦与土木堡之变之前有什么关系呢?于谦是土木堡之变后保家卫国的功臣,也是挽救明王朝和弥补明英宗兵败被俘的人之一。于谦生平经历极其丰富,其年少时期就非常有才华,在其入宫后曾随明宣宗巡按江西,平反冤狱数百
于谦与土木堡之变之前有什么关系呢?于谦是土木堡之变后保家卫国的功臣,也是挽救明王朝和弥补明英宗兵败被俘的人之一。于谦生平经历极其丰富,其年少时期就非常有才华,在其入宫后曾随明宣宗巡按江西,平反冤狱数百
于谦与土木堡之变之前有什么关系呢?于谦是土木堡之变后保家卫国的功臣,也是挽救明王朝和弥补明英宗兵败被俘的人之一。于谦生平经历极其丰富,其年少时期就非常有才华,在其入宫后曾随明宣宗巡按江西,平反冤狱数百
于谦与土木堡之变之前有什么关系呢?于谦是土木堡之变后保家卫国的功臣,也是挽救明王朝和弥补明英宗兵败被俘的人之一。于谦生平经历极其丰富,其年少时期就非常有才华,在其入宫后曾随明宣宗巡按江西,平反冤狱数百
土木之变,亦称土木堡之变,是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北征瓦剌的惨败事变。明英宗平日里对宦官王振言听计从,王振不顾王直等朝臣反对,鼓动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由于准备仓促,途中军粮不继,军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土木堡之变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土木堡之变”可以说是明朝立国以来遭遇的第一次大危机,军队惨败、皇帝被俘,朝堂乱成一锅粥的大明王朝,应对不好便有亡国之危。那么,也先为何
个人的一些推测土木堡之变明显没那么简单,因为土木堡的点已经在长城以内很远了,而且距离军事重镇宣府很近,但是明军既没有得到瓦剌骑兵主力靠近的信息,也没有得到宣府方面的援助,明军受困土木堡的关键时刻,正镇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土木堡之变是怎么发生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土木之变是导致明朝发生巨变的一件事情,对整个明朝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很多人在关注土木之变的结果和过程的时候,重点都放在了朱祁镇和朱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