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王彦组织八字军》的历史故事
Posted 历史
篇首语:做一个决定,并不难,难的是付诸行动,并且坚持到底。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王彦组织八字军》的历史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王彦组织八字军》的历史故事
王彦组织八字军
金国入侵宋朝后,不光有很多爱国将领起来反抗,很多百姓也加入了抵抗侵略者的队伍,组成了极具战斗力的义军,王彦的八字军就是一支重要的抗金力量。
王彦是上党人氏,自幼喜欢学习兵法,他父亲觉得儿子有才能,就让他去京城当兵。王彦后来担任了清河县尉,跟随种师道两次赴西夏作战,立了不少战功。
金人攻打汴京的时候,王彦毅然离家跑到皇宫,请求皇帝试用他去讨伐敌人。当时的河北招讨使张所很看重他的才能,将他提拔为都统制,让他率领岳飞等人渡过黄河,和金兵作战,很快就打了不少胜仗。
金人率领几万人马逼近了王彦的军营,将其团团围住。王彦当时手下只有几千人,寡不敌众,他突围而走,部将们也都失散了。王彦独自跑到西山驻守,派人联络各地抗金义士,打算再次起兵。金人把王彦看作眼中钉肉中刺,悬赏捉拿他。王彦担心会有不测,晚上睡觉都要换好几个地方。他的部下为了表明自己绝无二心,纷纷在脸上刺了“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个大字。这样,他们就不可能投靠金人,而只能跟随王彦作战了。王彦被他们的行为所感动,从此和他们坦诚相待,同甘共苦。这支八字军战斗力极强,很快就出了名,两河一带群起响应,前来投奔的义军多达十几万人。金人召集部下,让他们去攻打王彦的营寨,那些人都跪下哭着说:“王彦的营寨坚如磐石,不是轻易能攻破的。”金人只好秘密派遣精锐骑兵偷袭王彦的粮道,王彦早就预料到敌人会有这一招,事先就埋伏好,等敌人进入包围圈后王彦一声令下,士兵们争先恐后地冲了出来,把金兵杀得大败。王彦打败敌人后,和宗泽约好了起事的日期。
宗泽命令王彦来开会,王彦带了1万多人渡过黄河,金兵只敢尾随其后,根本不敢出击。王彦到了汴京后,把人马交给朝廷,自己只带了随身亲兵前去见皇帝。当时朝廷已经打算和金国议和,议和的使者都派出去了。王彦见到黄潜善等求和派后,向他们竭力陈说河北一带的大好形势,希望朝廷能赶快出兵北伐,否则金人喘息过来,把河北的义军消灭掉的话,就没机会了。他和黄潜善等人的主张完全背道而驰,他们暗中阻挠王彦面见高宗,最后也没有见成。
张浚知道王彦很有军事才能,把他招到自己部下,带他一起去宣抚川、陕一带。张浚和金人在富平相持不下,准备大举进攻。走到汉中的时候,他召集部下商议行动方案,王彦认为现在进攻并不妥,但没有得到别人的支持,王彦很失望,请求让自己去金州防守。
当时盗贼蜂起,加上遇到荒年,只有四川没有受灾,那些盗贼都想到四川来分杯羹。盗贼首领桑仲已经打下了淮安、襄阳,又攻下了均州和房州,号称30万大军,想进入金州。桑仲当年是王彦的部下,他给王彦写了封信,请求放行通过。王彦不理睬他,派门立率军阻击桑仲。桑仲部下十分骁勇,门立很快就战死了。有人劝王彦暂时躲避,王彦大声呵斥:“张公正在北边用兵,如果桑仲越过金州再北上的话,张公他们就会腹背受敌,那就完了。谁再敢说躲避的,杀!”敌人见王彦人少,更加嚣张了,纷纷冲上来攻打。王彦命令全军出击,很快就把敌人击溃了。王彦稍作休整后再次出击,收复房州。桑仲失败后逃回襄阳,又纠集了一批人将邓州攻了下来,然后兵分三路向金州包抄过来。王彦说:“桑仲是看到我们人少才分兵的,所以应该首先击破敌人最强的一路人马,这样其他人就会退走了。”他和敌人相持了一个月,大破桑仲,桑仲最后被部下杀死。
兀术入侵中原,张浚命令王彦和吴玠、刘子羽等人在兴元会师。金人从上津杀来,很快就到了洵阳,守将郭进战死。王彦见形势不妙,赶紧退保石泉县。由于金人实力强大,王彦虽然拼死抵抗,但仍然节节败退。几个月后,他在汉阴大败敌将周贵的部队,将金州收复。为了表彰他的功劳,张浚上奏朝廷升他的官。但王彦认为收复的失地本是当初自己丢掉的,并没有什么功劳,拒绝受任。

宋代攀城垣用的云梯模型
这是攻城时用以跨越城墙的设施。
王彦与金兵作战屡建奇功,但是可惜生不逢时。当时朝廷一心议和,夺走了他的兵权,让他去当地方官,浪费了他的军事才能。王彦在50岁那年去世,临死的时候把财物都分给了兄弟和子侄们。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南宋转战大半个中国、战功累累的八字军最后到哪儿去了
作者:陈二虎(一)王彦其人说起抗金,人们自然会想到岳飞,然而,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有一个人是不能被忘记的,这个人叫王彦,字子才,上党(今山西长治)人。王彦,自小喜读兵书,练习弓马,被其父送到京城弓马
作者:陈二虎(一)王彦其人说起抗金,人们自然会想到岳飞,然而,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有一个人是不能被忘记的,这个人叫王彦,字子才,上党(今山西长治)人。王彦,自小喜读兵书,练习弓马,被其父送到京城弓马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八字军南宋初年抗金武装。1127年(南宋建炎元年),王彦率领抗金部队700人退入太行山建立。因面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一作“誓竭心力,不负赵王”)八字而得名。不久付选、孟德、
八字军抗金起义 南宋建炎元年至绍兴三年(金天会五年至十一年,1127—1133年),在南宋军民抗金战争中,河北招抚司都统制王彦率领太行山区义军于河南、川陕等地抗击金军的作战。
王彦章(863年―923年),字贤明(一作子明),郓州寿张(今山东梁山西北)人,五代时期后梁名将。朱温建后梁时,王彦章以功为亲军将领,历迁刺史、防御使至节度使。他骁勇有力,每战常为先锋,持铁枪驰突,奋
王彦章(863年―923年),字贤明(一作子明),郓州寿张(今山东梁山西北)人,五代时期后梁名将。朱温建后梁时,王彦章以功为亲军将领,历迁刺史、防御使至节度使。他骁勇有力,每战常为先锋,持铁枪驰突,奋疾如飞,军中号为...
王彦章(863年―923年),字贤明(一作子明),郓州寿张(今山东梁山西北)人,五代时期后梁名将。朱温建后梁时,王彦章以功为亲军将领,历迁刺史、防御使至节度使。他骁勇有力,每战常为先锋,持铁枪驰突,奋
王彦章(863年―923年),字贤明(一作子明),郓州寿张(今山东梁山西北)人,五代时期后梁名将。朱温建后梁时,王彦章以功为亲军将领,历迁刺史、防御使至节度使。他骁勇有力,每战常为先锋,持铁枪驰突,奋
王彦章,五代时期后梁名将。朱温建后梁时,王彦章以功为亲军将领,历迁刺史、防御使至节度使。他骁勇有力,每战常为先锋,持铁枪驰突,奋疾如飞,军中号为王铁枪。后为李存勖所擒,宁死不降,于是被下令斩首,享年六
王彦章,五代时期后梁名将。朱温建后梁时,王彦章以功为亲军将领,历迁刺史、防御使至节度使。他骁勇有力,每战常为先锋,持铁枪驰突,奋疾如飞,军中号为王铁枪。后为李存勖所擒,宁死不降,于是被下令斩首,享年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