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周处除三害》的历史故事

Posted 历史

篇首语: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周处除三害》的历史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周处除三害》的历史故事

周处除三害

周处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所以他缺少管教,导致他脾气暴躁,缺乏教养。长大后他个子长得高,力气也大,还练了一身好武艺,但就是不肯念书,成天在外面游荡,动不动就和人打架,有的时候还动刀子,是当地出了名的小流氓。他家乡附近的南山上有一只大老虎,经常出来吃人和牲畜,连那些猎人都拿它没办法。当地还有座长桥,下面有一条大蛟(就是大鳄鱼),经常趁人在河边让牲畜喝水的时候把牲畜拖入水中吃掉,甚至还吃过人。当地人把老虎、大蛟和周处称作“三害”,其中最让老百姓感到头疼的还是周处。但周处本人不知道有“三害”这一说法,也没人敢告诉他。

有一天,周处在外面走,看到当地的人们一个个愁眉苦脸的,他觉得很奇怪,于是问其中一个老头:“今年收成挺不错的,怎么大伙儿却在发愁呢?”

那老头告诉他:“三害还没有除掉,你让我们怎么高兴得起来?”

周处头一次听说还有“三害”这种说法,他很好奇,问是哪三害。

老头冷笑一声:“你还问是哪三害?不就是南山上的那只老虎、长桥下的大蛟还有你吗!”

周处很吃惊,他虽然喜欢惹是生非,但本质上还是挺善良的,完全没有想到人们居然把他当作老虎、大蛟那样的大害。他感到自尊心受了打击,就跟大家说:“原来是这三害呀,既然大家为三害而烦恼,那我去把三害除掉吧!”

第二天,周处就提了一把剑上南山去了。到了南山,那只大老虎饿了好几天了,一看到有人过来,很高兴,朝着周处猛扑过来。周处不愧练过武功,拔出剑和老虎搏斗起来,终于把老虎杀了。

周处剥下虎皮,下山把这消息告诉了人们,大家纷纷向他表示祝贺。周处却说:“先别高兴,还有长桥下的大蛟呢。”

周处换上紧身衣,跳进水里找大蛟去了。那条大蛟看见有人下水,游上来准备开饭。周处一刀捅去,那大蛟痛得翻了个身,往水底逃窜。周处紧追不舍。

三天过去了,周处还没回来,大家都以为他和大蛟同归于尽了,本来觉得“三害”能除去老虎和大蛟就不错了,结果这下“三害”都没了,人们奔走相告,都很高兴,甚至举办宴会来庆祝。

第四天,周处居然回来了,原来他追大蛟一直追到了下游,好容易才把大蛟杀死,耽误了几天时间。他一回来看到大家居然在庆祝他的死,受到了很大的触动,这下才明白自己被人们痛恨到了什么地步。

周处很后悔,决定改过自新,于是离开家乡去吴郡拜师学习。当时吴郡有两兄弟很有才学,一个叫陆机,一个叫陆云,周处就去找他们,当时陆机出远门了,只有陆云在家。

周处告诉了陆云事情经过,表示自己要改正错误,重新做人,但是怕自己觉悟得太晚,以前的时光都荒废掉了,现在改不知道还来不来得及。

陆云告诉他,人生还很长,既然他现在已经下定决心要改正,那么并不晚,人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就不会没有出息。

周处在陆家住了很久,刻苦读书,学习知识,而且还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很快就成了一个大家都尊敬的人。

周处后来做了大官,但他并没有受当时腐败的环境影响,而是兢兢业业,在任上勤奋工作,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是当时有名的能干的官员。他为人刚正不阿,得罪了当时的权臣,被迫与叛军交战,寡不敌众,而和他有矛盾的梁王见死不救,最后战死沙场。

周处擅长史学,他的著作有《吴书》、《默语》(这两部书已失传)和《风土记》等,其中《风土记》是我国最早记载乞巧节和端午节裹粽子习俗的著作。

相关参考

周处除三害

西晋时期,除了像王恺、石崇一类穷奢极侈的豪门官员外,还有一批士族官员,吃饱了饭不干正经事,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胡乱吹牛,尽说些脱离实际的荒诞无稽的怪话。这种谈话叫作“清谈”。这种人,往往名气很大,地位很高

周处除三害的故事

  西晋时期,除了像王恺、石崇一类穷奢极侈的豪门官员外,还有一批士族官员,吃饱了饭不干正经事,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胡乱吹牛,尽说些脱离实际的荒诞无稽的怪话。这种谈话叫作“清谈”。这种人,往往名气很大,地位

历史人物 西晋名将周处的简介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历史名人

  周处人物生平简介  周处字子隐,是鄱阳太守周鲂之子。周处年少时纵情肆欲,为祸乡里,为了改过自新去找名人陆机、陆云,后来浪子回头,改过自新,功业更胜乃父,留下“周处除三害”的传说。吴亡后周处仕西晋,

历史小故事简短的

周处除三害取自《晋书》和《世说新语》周处年轻时,凶暴强悍,任性使气,被乡亲们认为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侵犯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有人劝说周处去

111 周处除“三害”

西晋时期,除了像王恺、石崇一类穷奢极侈的豪门官员外,还有一批士族官员,吃饱了饭不干正经事,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胡乱吹牛,尽说些脱离实际的荒诞无稽的怪话。这种谈话叫作“清谈”。这种人,往往名气很大,地位很高

历史人物 除三害的周处不可能从师二陆

  是西晋有名的大将,他为人强直,后来战死在与氐人的作战中。文武双全,还著有《默语》、《吴书》、《风土记》,其中《风土记》传至今日。他的名声还不止于这些,更主要的是他有一段杀虎斩蛟、浪子回头、改过自新

历史名将墓穴被发现,专家取走17件带饰,引发长达60多年的争议

西晋名将周处,在历史上并不算特别重要的人物,但在民间却是家喻户晓。他是浪子回头的典型代表,也是京剧「”除三害”的主人公。相传周处年轻的时候,肆意纵情,为害乡里,人们将他和猛虎、蛟龙合称为三害。即便周处

历史人物 周处的后人 如何评价周处

周处是周鲂之子,生于义兴郡阳羡县(今江苏宜兴市),年少时为祸乡里,后浪子回头成为一代名臣。周处在讨伐氐羌齐万年叛乱时遇害,追赠平西将军,谥号为孝。周处>周处的后人>儿子>周玘:西晋官员,西晋末年支持司

历史百科 周处改过

周处改过周处改过晋朝的时候,在阳羡(今江苏省宜兴县附近)有个名叫周处的年轻人。周处从小就失去了父母,是个孤儿,在四处流浪的生活中渐渐长大。因为从来就没有多少人关心、爱护他,所以周处也没有学会关心、爱护

三国魏晋 周处改过自新

周处改过自新周处本是名门子弟。父亲周鲂做过东吴大将,在士兵中很有威望。他去世时,周处还是个孩子。由于娇生惯养,又失严父管教,周处整天游手好闲,和无赖之徒鬼混;加上生性粗野,又有一身武艺,惹是生非,乡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