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朱元璋大战陈友谅》的历史故事

Posted 朱元璋

篇首语: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朱元璋大战陈友谅》的历史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朱元璋大战陈友谅》的历史故事

朱元璋大战陈友谅

陈友谅本来是徐寿辉的部将,但他野心勃勃,杀死了徐寿辉,自称皇帝,定国号为汉,占据了江西、湖广一带的地盘。当时他的实力远远超过朱元璋,成为朱元璋争夺天下的头号对手。

陈友谅见朱元璋打下应天,威胁到了自己的安全,于是联合张士诚一起攻打应天。陈友谅先率军攻下了太平,朱元璋的部将们听说陈友谅来了,都吓坏了,有的说投降,有的说退守钟山,只有刘基不说话。朱元璋把刘基单独留下,问他有没有别的意见。刘基说:“那些主张投降和逃跑的人都应该杀头。敌人骄横无比,等他们深入后,我们再埋伏士兵拦截他们,这样就能轻松获胜了。”朱元璋采纳了他的意见。朱元璋向众将们问计,看怎么对付陈友谅攻打应天的大军。有人建议先去收复太平,好牵制敌人,朱元璋不同意,说:“陈友谅地处上游,水军数量比我们多10倍,很难收复太平的。”有人建议朱元璋亲自带兵出击,朱元璋也不同意。他决定派胡大海攻打信州以牵制陈友谅,又派部将康茂才写信给陈友谅诈降。康茂才和陈友谅是老交情,他在信中说自己率兵在江东桥等陈友谅,让陈友谅带兵来接应。陈友谅居然相信了,带了几万人前往江东桥。那里早就布置好了埋伏,等陈友谅一进入埋伏圈,众将士都准备冲锋,朱元璋说:“快下雨了,大家抓紧时间吃饭,等下雨的时候再打。”不一会,果然下起了大雨。朱元璋命令全军将士冲锋,大败陈友谅,陈友谅好不容易才逃走,但带来的军队几乎都死光了。朱元璋乘胜攻下了太平和安庆,胡大海也打下了信州。

陈友谅吃了个大亏,恼羞成怒,他用心整顿军队,厉兵秣马,决心报仇。经过两年的精心准备,陈友谅率领大军攻打洪都,一口气打下了好多个城池。朱元璋听说陈友谅带领全部人马前来侵犯,赶紧调兵遣将,前去援救洪都。

陈友谅集结了60万人马,兵强马壮,还有大批战船。而朱元璋只有20万人,水军多是些小船,实力远远逊色于陈友谅。但朱元璋很清楚,这是和陈友谅最关键的一战,如果输了的话,就前功尽弃,再也不能争夺天下了。

朱元璋赶到了鄱阳湖,首先派兵堵住了湖口,阻止陈友谅的退路。陈友谅听说朱元璋来了,马上撤兵解围,赶到鄱阳湖迎战。本来他的目的就是引出朱元璋,与其决战,并不是贪图一城一地的得失。当时陈友谅的水军非常强大,大船高达十几丈,连接起来长达几十里。陈友谅对自己的水军很有信心,认为击败朱元璋不成问题。很快,两军在康郎山相遇,陈友谅率先发动攻击。朱元璋见敌人来势汹汹,自己也不甘示弱,把军队分成11队迎战。徐达率兵抵御敌人前锋部队,俞通海用火炮击毁敌船数十艘,但陈友谅的部队也不甘示弱,他们也杀伤了很多朱元璋的将士,双方打了很久,损失都差不多。陈友谅手下猛将张定边见久攻不下,干脆亲自率领一批敢死队直奔朱元璋的指挥船而来。朱元璋大惊失色,慌忙中船又搁浅在沙滩上,只能听天由命。张定边以为可以立下头功了,谁知道常遇春见朱元璋有难,向张定边一箭射去,敢死队见主将中箭,纷纷后退。俞通海也发现情况紧急,赶紧带领船队冲过来援救。由于一下子开来很多船只,湖水涌了过来,搁浅的指挥船也因此脱险。

陈友谅墓

陈友谅是与朱元璋争夺天下的有力对手。消灭陈友谅,使朱元璋摆脱了腹背受敌的局面,为朱元璋统一天下扫除了一个巨大障碍。

陈友谅见没有占到什么便宜,于是改用大船攻击。朱元璋的水军普遍都是小船,在对抗中非常吃亏,大家都有点丧失信心了。但朱元璋却毫无惧色,见有的士兵畏缩不前,下令斩杀了十几个临阵退缩的人,这才鼓舞了士气。由于人少船小,朱元璋的军队虽然作战勇猛,但也只能勉强和敌人打成平手。战到下午的时候,刮起了东北风,朱元璋想到可以用火攻的方法击败对手。于是他准备了7艘小船,在里面堆满芦苇,芦苇下面放上火药,派敢死队驾驶小船顺着风向陈友谅的大军扑去。接近敌人大船时,敢死队员们点上火,任凭小船冲向敌船。顿时火乘风势,烧红了半边天。陈友谅的大船纷纷起火,水军大乱。朱元璋乘机发动总攻,陈友谅自顾不暇,哪里还能腾出手来对付朱元璋?敌军被烧死淹死的人不计其数,而陈友谅又一次临阵脱逃。不久,双方再次交战,陈友谅大军士气已经低落下来,很快就吃了败仗,不敢再战。朱元璋也不急于进攻,和对方相持了3天。陈友谅部下两员大将见他大势已去,投降了朱元璋。陈友谅恼羞成怒,下令把俘虏的人全部杀死。朱元璋反其道而行之,把俘虏全部释放,受伤的还帮忙医治。在这种鲜明的对比之下,陈友谅手下的将士离心离德,都不愿意为这个残暴的人卖命了。

没过几天,陈友谅的军粮吃光了,只好组织突围。在突围的时候,被朱元璋事先安排好的守卫湖口的伏兵袭击,陈友谅中箭身亡。朱元璋大获全胜,结束了和陈友谅的战争,成为当时最大的一股军事力量。

相关参考

陈友谅大战朱元璋 历史真相

陈友谅性情强硬而多疑,喜欢以权术控制部下。他已自称皇帝,而且尽占江西、湖广之地,火烧陈友谅便自恃兵力强大,想向东攻取应天。朱元璋担心陈友谅与张士诚联合,于是设计命陈友谅的老朋友康茂才写信引诱他,让他迅

陈友谅大战朱元璋 历史真相

陈友谅性情强硬而多疑,喜欢以权术控制部下。他已自称皇帝,而且尽占江西、湖广之地,火烧陈友谅便自恃兵力强大,想向东攻取应天。朱元璋担心陈友谅与张士诚联合,于是设计命陈友谅的老朋友康茂才写信引诱他,让他迅

成王败寇 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的故事

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的故事:元朝末年,群雄逐鹿,争夺天下,各路兴师之军互相吞并,最后只剩下两支势均力敌的部队:一支是以陈友谅为首的队伍,占据着以江州(九江)为中心的湖广、江西等广大区域,国号大汉;

成王败寇 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的故事

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的故事:元朝末年,群雄逐鹿,争夺天下,各路兴师之军互相吞并,最后只剩下两支势均力敌的部队:一支是以陈友谅为首的队伍,占据着以江州(九江)为中心的湖广、江西等广大区域,国号大汉;

成王败寇 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的故事

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的故事:元朝末年,群雄逐鹿,争夺天下,各路兴师之军互相吞并,最后只剩下两支势均力敌的部队:一支是以陈友谅为首的队伍,占据着以江州(九江)为中心的湖广、江西等广大区域,国号大汉;

历史军事 朱元璋大战陈友谅政治手腕决定胜负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少数民族当政的朝代,在统治汉族时有明显的政策反差。元朝从1279年灭宋,到朱元璋进北京的1368年,统治中国的时间不到一百年。而后来的清朝也是少数民族统治中国,却长达二百六十年。两个少

历史人物 鄱阳湖大战陈友谅为何会败

鄱阳湖大战陈友谅为何会败?陈友谅是怎么死的?>说起陈友谅,这是元朝末年期间农明起义的一名领袖,是元末群雄之一,跟朱元璋一代人。当年群雄的实力要属陈友谅的实力是最强大的,是陈汉开国皇帝。当时朱元璋部的攻

朱元璋大战陈友谅政治手腕决定胜负 双雄并立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少数民族当政的朝代,在统治汉族时有明显的政策反差。元朝从1279年灭宋,到朱元璋进北京的1368年,统治中国的时间不到一百年。而后来的清朝也是少数民族统治中国,却长达二百六十年。两个少

成王败寇而已! 朱元璋与陈友谅鄱阳湖大战

元朝末年,群雄逐鹿,争夺天下,各路兴师之军互相吞并,最后只剩下两支势均力敌的部队:一支是以陈友谅为首的队伍,占据着以江州(九江)为中心的湖广、江西等广大区域,国号大汉;另一支是以朱元璋为首的部队,占据

成王败寇而已! 朱元璋与陈友谅鄱阳湖大战

元朝末年,群雄逐鹿,争夺天下,各路兴师之军互相吞并,最后只剩下两支势均力敌的部队:一支是以陈友谅为首的队伍,占据着以江州(九江)为中心的湖广、江西等广大区域,国号大汉;另一支是以朱元璋为首的部队,占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