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冲天大将军黄巢》的历史故事
Posted 潼关
篇首语:没有锯不倒的树,没有敲不响的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冲天大将军黄巢》的历史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冲天大将军黄巢》的历史故事
冲天大将军黄巢

黄巢与王仙芝起义始末示意图
唐懿宗统治时期,连年饥荒,而官员们仍旧横征暴敛,朝廷发下来的救灾款项被他们贪污一空,老百姓根本活不下去,很多人干脆揭竿而起,用武力反抗唐王朝的黑暗统治。濮州人王仙芝率领3000人起兵,逐渐扩大了势力。王仙芝自称大将军,送檄文到各地,说官吏贪得无厌,不让老百姓活命,所以要除暴安良。朝廷那帮奸臣根本不敢把消息告诉给皇帝,也就没有多少官兵去镇压,导致王仙芝的势力越来越大。黄巢听说这个消息后,和兄弟们拉起几千人的队伍起兵响应王仙芝。黄巢和王仙芝合兵,推王仙芝为首,连败官军。不久,王仙芝被官军打败处死。这时黄巢正在攻打亳州,王仙芝的残部前来归附他,大家推举黄巢为王,号称“冲天大将军”,建立了起义军政权。
黄巢占据荆南后,和官军交战大败,4/5的起义军被俘虏了。有人劝官军将领刘巨容继续追击,刘巨容却说:“朝廷经常辜负我们,有难的时候不吝惜赏赐,但没难的时候就猜忌我们了。还不如留下部分贼寇,这样朝廷才会继续倚重我们。”黄巢因此才得以摆脱追击,重整旗鼓。黄巢吸取了过去的教训,下令不准乱杀老百姓,也不许抢劫。所经之地只选取精壮男子补充军队,由此得到老百姓的支持。黄巢渡过淮河,官吏纷纷逃亡,这时候的皇帝是唐僖宗,他听说黄巢打来的消息后吓得直哭。宰相们建议把现有的15万人全部调集起来把守潼关,大宦官田令孜一方面请求让自己率兵守卫潼关,另一方面劝皇帝去蜀地避难。这个时候黄巢已经攻下了洛阳,进城之后秋毫无犯。皇帝把希望全部寄托在田令孜身上,亲自为其饯行。但是田令孜手下的禁卫军都是富家子弟,只是在禁卫军里面挂个名混饭吃的,根本不懂得打仗。他们私下雇佣贫民,让他们代替自己去送死。那些人有的连兵器都握不稳,看到的人都很吃惊,觉得这下肯定要完蛋了。张承范带领3000人守卫潼关,他对皇帝说:“当年安禄山只有5万人就攻破了潼关,现在敌人有60万,我估计守不住的。”但皇帝没有听他的。禁卫军只带了3天的粮食,士兵们都吃不饱,毫无斗志。
黄巢率军攻打潼关,官军齐克让在关外作战,将黄巢的前锋击退。黄巢随即来到,鼓舞了士气。齐克让的士兵根本没有吃饱饭,饿得受不了,暗地放火烧了营寨后逃跑了。张承范拿出金子对潼关守军说:“大家一定要守住,援兵马上就到!”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援兵,很快潼关就失守了。唐僖宗听说潼关失守,逃到蜀地避难去了。黄巢很轻松地占领了长安,士兵们见到贫苦百姓就扔钱帛给他们,还宣传:“黄王不像唐家那样不爱惜你们,大家不要害怕。”起义军对那些达官贵族却是另一副面孔,抓到官吏全部斩首,并焚烧了他们的房子,留在长安的皇室宗亲全部被杀。
黄巢随即登上皇位,定国号为大齐,起义暂时取得了胜利。可惜起义军长期流动作战,并没有建立根据地,占领过的地方也没有分兵把守,他们一走,官军就回来占领了。实际上黄巢所能控制的也就是长安周围一小块地方,官军把他们包围了起来,不久,长安的粮食供应出现了危机。这个时候,黄巢手下大将朱温投降了官军,雁门节度使李克用也率领部下讨伐黄巢,连续击败起义军。黄巢军粮很快就吃光了,部下逐渐不服从命令,开始策划逃跑。黄巢在撤退途中一直受到朱温和李克用的追击,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最后在泰山躲了起来。不久,黄巢在泰山狼虎谷战死,起义最终失败但也沉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
相关参考
唐朝人物中文名:黄巢别名:黄王、冲天大将军国籍:唐朝→大齐民族:汉族出生地:山东菏泽出生日期:元和十五年(820年)逝世日期:中和四年(884年)六月十五日职业:皇帝、军事家、政治家、诗人主要成就:建
乾符五年(公元878),王仙芝的余部在尚让的带领下与黄巢在亳州城外汇合。尚让是尚君长的弟弟,身负杀兄之仇,与朝廷不共戴天,而且如今草军首领王仙芝已死,他率领众人推举黄巢为王。黄巢答应了,号冲天大将军,
...降唐,投归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唐僖宗任朱温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充河中行营副招讨使,并赐名“全忠”。中和三年(883年)又被授以宣武军节度使,随后击败黄巢,龙纪元年(889年)斩黄巢余部秦宗权,被封为东平王。天复元年(901...
朱温在唐末战乱时期曾投入黄巢起义军,转战南北。黄巢任命朱温为同州防御使。朱温眼看起义军形式转衰,举同州投降唐朝。朝廷认命朱温为同华节度使、右金吾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并赐名朱全忠。唐僖宗中和三年(
黄巢起义黄巢起义也可以称为黄巢之乱,是指乾符五年到中和四年由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也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黄巢起义是唐末民变中,历经时间最长,分布的面积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起义导致了大唐末
黄巢起义也可以称为黄巢之乱,是指乾符五年到中和四年由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也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黄巢起义是唐末民变中,历经时间最长,分布的面积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起义导致了大唐末年的实力
黄巢起义,指的是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由黄巢领导的民变,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也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之乱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
黄巢起义,指的是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由黄巢领导的民变,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也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之乱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
黄巢起义,指的是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由黄巢领导的民变,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也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之乱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
黄巢题菊花《题菊花》是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所创作的一首诗,此诗记录在《全唐诗》中。这首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作者通过对菊花的描写,抒发了自己想要主宰社会的伟大抱负。下面让我们对这首诗进行比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