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桓温神武慷慨》的历史故事
Posted 桓温
篇首语: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桓温神武慷慨》的历史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桓温神武慷慨》的历史故事
桓温神武慷慨
桓温出生没多久,名士温峤见到他后赞叹道:“真是个英物啊!”桓温的父亲见温峤这么赏识自己的儿子,于是就为他取名温。温峤说:“以后恐怕人们都要改我的姓了。”桓温少年时就豪迈过人,相貌雄伟。名士刘惔说:“桓温眼睛像紫石棱,胡子像刺猬毛,是孙权和司马懿那样的人啊!”
桓温15岁那年,父亲被苏峻的部将韩晃杀害,江播也参与了此事。桓温悲愤万分,哭得流出了血液,发誓以后一定要报仇。可他18岁的时候江播居然死了,江播的三个儿子在哭丧的时候还准备好了武器,预防桓温来报仇。桓温假装以吊唁的宾客混进了他们家,然后杀死了那三兄弟。当时能够为父报仇是一种美德,人们不但不怪罪他杀人,反而认为他胆识过人,很有英雄气概,很佩服他,官府也没有来找他麻烦。
后来他娶了南康公主,被拜为驸马都尉。桓温和当时的权臣庾翼关系不错,曾在他面前表现出北伐的大志。庾翼就向朝廷推荐了他,说:“桓温虽然年轻,但有雄才大略,不要把他当普通人看待,应该为他多储备些人才,慢慢委以重任,以后一定能成就大业。”庾翼死后,朝廷就开始培养桓温,逐渐加重了他的权力。
桓温和名士们交情很好,他门下有很多名士当幕僚。其中他最欣赏的人是谢安。有一次他去拜访谢安,正赶上谢安在梳头,见桓温来了,赶紧取来衣服和头巾。桓温说:“不用这么拘礼。”那天两人一直聊到天黑,桓温才走。有一次桓温生病,谢安来探望他,走的时候桓温望着谢安的背影感叹道:“我已经很久没见过这样的人了!”一副钦佩之情。

大事帖 东晋 桓温
殷浩曾经和桓温齐名,两个人一直暗暗较劲。桓温有一次问殷浩:“你怎么比得上我?”殷浩说:“我和你周旋的时间太长,所以宁愿让你在我之上。”桓温很轻视殷浩,但殷浩并不怕他。桓温得势后对人说:“小时候我和殷浩一起玩竹马,我骑过的竹马扔掉,他就捡起来骑,所以他本来就在我之下。”他还说:“殷浩的文章不错,让他当宰相的话,完全可以总理事务。只是现在朝廷没有用好他,没有让他发挥出自己的长处。”
后来朝廷重用殷浩,用他来抑制桓温的势力,这让桓温很气愤,所以就想以北伐为借口收回权力。他带了几万人马直逼首都,说自己进军完全是为了北伐。这个时候殷浩的北伐计划屡屡失败,桓温就抓住这个机会弹劾他,最后把他赶下了台,从此桓温掌握了东晋的军政大权。
桓温也具备当时名士放荡不羁的性格,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他特别喜欢赌博。桓温从小就迷恋赌博,但赌技不佳,不光输得精光,还欠了一屁股烂债。债主多次催他还钱,桓温没办法,只好去求当时的赌博高手袁耽帮忙。袁耽当时正在服丧,按理是不能赌博的,但桓温找他帮忙他马上就答应了。他带着桓温去找债主赌博,赌注是10万钱,袁耽百战百胜,一口气就赢了100万。他赌完后对周围人说:“你们不认识袁耽吧?我就是!”幸好有袁耽帮忙,否则少年桓温早就被债主打死了。
桓温北伐是出于私心,一开始虽然节节胜利,但后来还是失败了。当时桓温经过金城的时候看到自己早年在那里种的柳树已经长到十围那么粗了,叹息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说着说着就流下了眼泪。
他对当时清谈的风气深恶痛绝,曾对那些清谈家说:“我如果不多做点实事的话,你们哪里能这样逍遥地坐在这里清谈?”他务实的精神相对于那些只知道空谈的人而言,更值得人们钦佩。
桓温非常崇拜王敦,他平定蜀地后,宴请当地名士。桓温在宴会上表现出的英雄气概让人们大开眼界,对他赞赏不已。不过也有人说:“你们是没见过王大将军啊!”桓温知道后也没有生气,他经过王敦墓的时候,赞叹道:“可儿,可儿!”
相关参考
人物志 桓温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桓温历史评价,桓温人物生平事迹简介
字元子,谯国龙亢(在今安徽怀远县西北)人。父桓彝,宣城太守。生未周年,为温峤(后为中书令)所赏识,遂名之曰温。咸和三年(公元328年)六月,父为苏峻(原为历阳内史,公元327年起兵反晋)将韩晃所害,泾
桓温废立(永和二年)安西将军桓温将伐汉[1],将佐皆以为不可。朝廷以蜀道险远,温众少而深入,皆以为忧,惟刘惔[2]以为必克。或问其故,惔曰:“以博知之。温,善博者也,不必得则不为。但恐克蜀之后,温终专
桓温是晋明帝司马绍的女婿,他凭借皇帝的倚重,平步青云,在东晋官场上翻云覆雨十几年。后赵政权灭亡的时候,桓温向晋穆帝司马聃(东晋的第五个皇帝)上书,要求带兵北伐。桓温先后进行了三次北伐,但都以失败告
桓温是晋明帝司马绍的女婿,他凭借皇帝的倚重,平步青云,在东晋官场上翻云覆雨十几年。后赵政权灭亡的时候,桓温向晋穆帝司马聃(东晋的第五个皇帝)上书,要求带兵北伐。桓温先后进行了三次北伐,但都以失败告
【历史上的今天】346年12月10日东晋大将桓温伐蜀桓温出兵伐蜀,使袁乔率二千人为前锋。他上了表就出发,所以朝廷虽有异议,也无从阻止他了。朝中的议论多以为蜀中地形险阻,路途又远,桓温兵力不大,难以取胜
(312年-373年),字元子,一作符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县龙亢镇)人,军事家、权臣,谯国桓氏代表人物。> 是晋明帝的,因领兵灭亡成汉而声名大盛,又曾三次领导北伐,掌握朝政并曾操纵废立,更有
王猛为什么没追随桓温?桓温走后王猛大放异彩!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不过,桓温毕竟是英雄之士,对王猛的气度和才智仍然十分赏识。他后来决定还师南下时,特意赠送车马给王猛,并拜王猛为高官都督
桓温(312~373),中国东晋大将。字元子。东晋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北)人。娶明帝女南康公主为妻,拜驸马都尉。曾率军3次北伐,志在收复中原,以代晋称帝。殷浩 偏安江南的东晋朝廷尽力牵制和阻挠
桓温北伐的原因桓温北伐共有三次,三次都在取得了一定的战绩后又功败垂成,而三次桓温北伐的原因,也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东晋的局势日渐稳定,而北方政权的更替频繁,使东晋有了一定的实力可以收复北
桓温北伐的原因桓温北伐共有三次,三次都在取得了一定的战绩后又功败垂成,而三次桓温北伐的原因,也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东晋的局势日渐稳定,而北方政权的更替频繁,使东晋有了一定的实力可以收复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