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唐朝历史上的重臣们这么穷?

Posted 唐朝

篇首语: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何唐朝历史上的重臣们这么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何唐朝历史上的重臣们这么穷?

贞观只有23年,就是从627年到649年。贞观七年的时候,有一个大臣去世了,他是户部尚书。户部是唐朝六部之一,尚书是中央部长级的部长,只有六个。吏部,是管干部的;户部,管人口、赋税、土地,是管经济的;礼部,管国家礼仪;兵部,管国防和军事训练;刑部,管司法;工部,是建设部,管建设的。

哪个部的经济权力最大呢?户部。你现在把中央各部所有的经济部门,什么银行、财政部加在一起,也没有唐朝一个户部的权力大,国家的经济命脉、结算、运算都在户部。管国家经济命脉的一个大臣,叫戴胄,贞观七年去世了。他去世的时候家里很穷,穷到什么程度呢?史书没有过多描述,只是说他们家的房子太小了。小到这个人死了,应该在他们家举行一个吊唁仪式,但是房子太小,没有办法做这个仪式。按照一般的规矩、礼仪的要求,他们家的房子应该有一个客厅,但是他们家房子太小没有客厅。唐太宗一了解情况,赶紧出钱给他们家建了一间房子出来。

无独有偶。贞观二十一年,工部尚书李大亮去世。刚才说了,重大的国家工程由工部负责,要修长城、修京城,做大的水利工程都由工部负责,我们知道工部是一个花钱的单位。今天人们的经验是花钱的单位有水分,腐败的机会多,可是工部尚书李大亮去世了,他家穷得简直是一贫如洗。人们给他家做了清算,没有说到房子,说到什么呢?说家里有多少匹布,有多少斗粮食,如此而已,家徒四壁。当时人去世时,在举行礼仪的时候,要在死者的嘴里面放一块贵金属或者放一个金钱、银币,一般会放一个玉片,就这个一个小小的放到他嘴里的玉片,他们家没有。这么大的领导,就这么穷!

穷的人还很多。如果大家有人看过《贞观长歌》的话,里面有一个很有名的人物岑文本,他是唐太宗时代的中书侍郎,贞观十七年当了中书令。中书省是三省六部的三省之一,是国家最重要的权力机构,为什么?因为皇帝所有的命令都下达到中书省,由中书省起草皇帝的命令,再下发执行,所以全国最高机密都在中书省。掌握最高机密或者多种国家机密的地方,一定可以做权钱交易。可是,当了很多年的中书侍郎,就是中书省副长官的岑文本,家里太穷了。他的房子又小又湿,有人跟岑文本说你是大孝子,怎么好意思让你母亲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你应该经营一点自己的产业、家业。岑文本说我是一个书生,对这个国家没有什么贡献,拼命地为国家努力做好工作,也报答不了国家、皇上对我的恩情,我怎么有可能有时间、有精力去经营什么自己的家产呢?岑文本是个大才子,善写文章,思如泉涌,他同时可以写六篇文章。怎么写?六个桌子分别摆开,有六个人负责抄写,他一人给一句,让他们按照他的话抄,最后一句大家各自文章同时完成。这么一个大才子,后来在贞观十九年,累死了。

是贞观的时候工资太低了,所以大家太穷了吗?不是这样。我们以李大亮为例。他当工部尚书的时候,同时是左卫大将军,是军衔最高的将军,他还当过现在的甘肃宁夏的南部、青海北部这个地区的都督,就是地方最大的官。都督是有军事职能的官,军政长官。他做凉州都督的时候,因为那是贞观之初,国家没有什么储蓄,他就用自己的工资做一些公益事业。战争过后,很多尸体没有人掩埋,他就自己出钱,雇人把这些尸骨掩埋起来,这是公益事业,可以由国家做,但是他却自己做。他最早做一个县的县令,去赴任的时候,赶上了当地的旱灾。头一年旱灾,到这一年正好是青黄不接,大家都出去讨饭,可是如果今年再出去讨饭,明年又没希望了。李大亮能干什么?干不了什么,家里没有存款,政府没有储蓄,他是军人出身,只能把自己骑的马卖了,买了种子发下去。这是有名的李大亮卖马的故事。

大家知道,在冷兵器作战时代,在战场上你骑的马就是你的腿,你跟你的马的配合程度,决定着你的性命安危,可是李大亮别无长物,只有这匹马值钱,为了救灾,为了一个县的百姓明年的生活,他把马卖掉。那一年上天很眷顾,百姓很争气,最后县里迎来了大丰收。后来李大亮因为立了战功,唐高祖一次赏赐李大亮一百个奴婢。奴婢是可以卖钱的,皇上赏赐的奴婢当然就是财产。但是李大亮对这一百个奴婢说,你们都是良民出身,因为战争的原因被掠卖为奴,我怎么好卖你们呢?就在同一天把一百个奴婢解放还良。这是一个有典型意义的事件,面对财产,唐初的人的想法跟我们后代人的想法真不一样。他觉得这些人怪可怜的,怪无辜的,所以即使是自己的财产我也不要。

李大亮一辈子养了很多战争孤儿,他在贞观二十一年去世的时候,史书记载至少有15个战争孤儿把李大亮当作自己的亲生父亲来尽孝。这是唐朝的干部。他们好像很没钱,其实他们曾经很有钱,只不过是不拿钱当回事,他们都把钱拿出去给别人用。同类的还有很多,比如贞观有个著名的大臣魏征。魏征家的房子也不符合礼仪,甚至因此被人告发。比如应该有一个祭奠祖先的房间,但是魏征家的房子很小,他的卧室跟祭祖的房子在一块儿,所以人家告发他是有道理的,这是对神的不敬。皇上找魏征谈话,魏征答应要解决,但是一直到贞观十七年魏征家的房子还是老样子,可是这个时候魏征已经病入膏肓了。皇帝说魏征的房子我一直惦记着,一直没有解决,这次不跟魏征打招呼了,直接给他建了。于是皇帝停下正在建的一个小殿,用这些材料给魏征家建出了一间房子。所以魏征死的时候还是很幸福的,因为皇帝给他盖了房子。

皇帝给魏征盖的房子成了贞观时的一个文物,经过了高宗,到武则天,一直到唐玄宗开元时代,那间房子还在,大家路过的时候都知道这是魏征家的房子,皇上给盖的。可惜在开元的时候家里人不小心一把火把房子全烧了,一家老少围着灰烬哭了好几天。于是长安的人们纷纷去魏征家悼念那间房子。那个有形的房子虽然烧了,但是它代表了一种精神,代表了贞观时代君臣互敬互爱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永远存在于大家心目中的。贞观的时候,为什么大臣们都这么努力地工作?为什么都不把钱财当回事?比如说魏征,其实能挣很多钱,看《贞观政要》的书,提一条建议皇上就赏赐,再提一条建议,又有赏赐,钱很多,但是他家的房子始终没有盖起来,为什么?就是发给亲戚朋友了。这些大臣真是舍己为朝廷。是什么让他们这样有奉献精神呢?这就是我认为我们今天可以吸收的一个历史营养,那就是贞观皇帝唐太宗是如何运用权力的。

相关参考

为何做京官的曾国藩这样穷?

曾国藩的功业道德文章,世所瞩目,堪称晚清第一重臣。坊间关于他的研究可谓俯拾皆是,但可惜能兼得严肃与趣味者甚少。近日读到的《给曾国藩算算账:一个清代高官的收与支》作者张宏杰从曾国藩的日记、书信等材料入手

历史人物 吕雉为何会变得这么的恨毒 历史上的她到底是什么样的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吕后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说起戚夫人,人人都会恨毒了最毒妇人心的吕雉,不为其他,就凭着吕雉在汉高祖刘邦死后,对如意下手,更是将戚姬剁去双手双脚,做成人彘。其妇

唐朝历史 唐朝的太监敢这么欺负皇帝

东汉、唐朝、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太监干政最为猖狂的三个朝代。在位的皇帝或者因为昏庸、软弱,或者因为懒惰,把手中的权力地给手下的太监们,导致太监得势,祸乱朝政。发生在这几个朝代的党锢之祸、甘露之变、土木堡之

唐朝历史 唐朝穷小子误闯南越王墓逢艳遇

 唐朝穷小子误闯南越王墓逢艳遇  广州人都知道光孝寺,这座比北京故宫还大几百岁的古刹,如今四周是繁华的街道,靓丽的商业广场,21世纪的车流人群声在喧嚣,不远处的地下呢?是一号线地铁。  如果

周康王在历史上的评价为何能这么高

周康王姬钊,西周史上的贤能明主。他到底有着怎样的经历呢?何以在西朝历史上人们对他的评价这么高呢?相传周康王姬钊勤政爱民,为了能更深入了解这位勤政的君王,来看看历史的记载吧!姬钊,即周康王,生卒年不详。

清朝一穷小子,能力举八百斤却经常吃不饱饭,参军后成一品大员

古代科技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日常劳作,都需要一副好身体才能应对,因此在无形之中古人就锻炼了身体。至于古代的武将们,成年累月地在战场上冲击拼杀,更需要有强壮的身体做保证,因此古代的武将

历史上的鹿邑,原来这么牛

鹿邑是一个文化厚重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鹿邑县古为华夏腹地,地处豫东平原,文化底蕴厚重,境内的隐山、栾台遗址分属仰韶和龙山文化。早在远古时期,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揭开了鹿邑人文历史的初页。公元

武大郎又矮又丑,还这么穷,凭什么能养得起貌美如花的潘金莲

前不久,网上有一篇帖子写的是很有意思,这帖子里说,武大郎可以养活一个尤物级的女人能力那可真的是不一般。毕竟这位清河县人士,武松的哥哥、潘金莲的丈夫、西门庆的情敌、著名的点心师,身残志坚的好青年、大宋五

崇祯穷得叮当响,为啥不抄大臣们的家

崇祯绝对是历史上最穷的一个皇帝。明朝经过萨尔浒、广宁之败,朝廷大笔的金银都用在了修建关宁锦防线上,前后花了至少五百万两。要知道,明朝在张居正改革后一年的财政收入也才两百来万两。但是,国家再穷也不能不管

唐朝历史 杜甫的儿子 唐代诗人杜甫的儿子为何会被饿死

杜甫的儿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指富贵人家门前飘出酒肉的味道,穷人们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是在他小儿子死后,满腔悲愤之时写下的,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