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古今图书集成》

Posted 类书

篇首语:青年是学习智慧的时期,中年是付诸实践的时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古今图书集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古今图书集成》

《古今图书集成》

《古今图书集成》,全书共10000卷,目录40卷,原名《古今图书汇编》,与《四库全书》相似,是清朝康熙时期由福建侯官人陈梦雷(1650-1741)所编辑的大型类书,是现存规模最大、资料最丰富的类书。顾名思义,此书广泛辑录自上古至清韧各类图书文献,按内容性质分编为六汇编、三十二典。典下列部,共6109部,每部按所收材料性质细分为汇考、总论、纪事、列传、艺文、选句、杂录、外编等项。此书部类设置之详细大大超过以往任何类书,其层层展开的多级类目结构保证了全书宏富、庞杂的内容系统有秩,各有所归。作为一部供人们查阅的大型工具书,由于分类详细、编排系统,使其较之以往的类书更为方便实用。在资料的收集上,此书以门类全而超过以往类书,象许多类书所忽略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民族等类资料,《集成》都相当重视。而且不但注意收集有关事物的事实、议论、诗文、佚闻等,更突破了以往类书不收人物传记资料的框框,专设“列传”项。这样,就使按类编排的各部列传实际上成了一部部专业人名辞典。书中附图十分丰富,凡花草树木、鸟虫鱼兽、器物用具、楼台亭阁皆有图形其状;名山大川、省府县治,均有图冠于首。而且制图方法先进、绘制精良。本书编成后,于雍正四至六年(1726年至1728年)由清内府用铜活字排印成64部(未计试印本样本1套),称“铜字版”,至今仅存十余部,在国家图书馆与台湾故宫博物馆皆有藏。

相关参考

历史百科 略言《图书集成》之内容

略言《图书集成》之内容此书列为六编,析为三十二典,其部六千有余,其卷一万。始之以历象,观天文也;次之以方舆,察地理也;次之以明伦,立人极也;又次之以博物、理学、经济,则其格物致如、诚意正心、治国平天下

染布的历史

一、乌镇染布历史一、历史演变蓝印花布源于秦汉,兴盛于商业发达的唐宋时期,《古今图书集成》卷中记载:“药斑布——以布抹灰药而典雅朴素染青,候干,去灰药,则青白相间,有人物、花鸟、诗词各色,充衾幔之用。”

壶口瀑布的来历

壶口之名,得来已久。《禹贡》曰:“盖河漩涡,如一壶然”,壶口即因此而得名。《古今图书集成》谓:“山西崖之脚,尽受黄河之水,倾泻奔放,自上而下,势如投壶。”《水经注》记载:“禹治水,壶口始”,传说壶口是

书本里里删去的历史

1.书本的历史书的历史图书是人类用来纪录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也是人类交融感情,取得知识,传承经验的重要媒介,对人类文明的开展,贡献至钜。所以,无论古今中外,对于图书,人们总给予最高的肯定与特别的关怀。

历史秘闻 书本里里删去的历史

1.书本的历史书的历史图书是人类用来纪录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也是人类交融感情,取得知识,传承经验的重要媒介,对人类文明的开展,贡献至钜。所以,无论古今中外,对于图书,人们总给予最高的肯定与特别的关怀。

ibms集成平台历史数据的定义?

1.智能建筑系统IBMS集成技术的现状是什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定义国际上至今还不明确,在一般的文献中提出,它是利用各种智能系统信息资源,采用系统集成的技术手段、方式方法把与建筑物综合运作所需要的信息汇集

历史百科 电子学的一次飞跃——世界第一块集成电路芯片问世

电子学的一次飞跃——世界第一块集成电路芯片问世自从20世纪初发明了第一只三极电子管,实现了用电子管来放大和控制电子信息后,各种电子仪器和电子设备如无线电通讯、雷达、导航、广播、电视、电子计算机等相继问

历史百科 《四库全书》编纂之意何在

《四库全书》编纂之意何在清高宗自号“十全老人”,其意气之盛,可谓跨越千载之君主。纵观唐代,则有《艺文类聚》、《北堂书钞》,宋代则有《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明代则有《永乐大典》,康熙朝则有《古今图书

历史军事 硅基光電子與微電子單片集成研究進展

來源:文章轉載自期刊《微納電子與智能製造》,作者:黃北舉,張贊,張贊允,張歡,程傳同,陳弘達,謝謝。摘要硅基光電子具有與CMOS工藝兼容,藉助成熟的微電子加工工藝平台可以實現大規模批量生產,具有低成本

中國人的美妙特質,集成人智慧與孩子純真一體,樸素精微

梁漱溟曾經說:,「中國文化之偉大非他,只是人類理性之偉大。中國文化的缺欠,卻非理性的缺欠,而是理性早啟、文化早熟的缺欠。」,對於這一番言論,辜鴻銘是認可的,但在這番言論的基礎上,他又提出了自己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