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典签制度

Posted 皇子

篇首语:勤勉而顽强地钻研,永远可以使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典签制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典签制度

典签制度

典签是南朝在地方长官之下典章机要的管制,又称主帅、典签帅或签帅。本为处理文书的小吏,权力不大。刘宋中叶以后,多以幼小皇子出任方镇,君主用寒人出身的亲近左右充当典签,代替诸王批阅公事,甚至照管诸王的饮食起居,职位虽低,权力渐重。南朝门阀制度盛行,士族日益腐朽,务实勤政者被人讥笑,连一些刚出头的非门阀官员也难免受其影响,皇帝也没有办法。宋齐之际,为了维护皇权,以年龄尚幼甚至无才的皇子出任地方藩镇,并且派出同宗异姓大臣辅政,为了防止他们弄权,于是皇帝又派出自己的心腹来约束他们,表面上伺候皇子的饮食起居,并且帮助地方官员处理公文,实际上对地方诸王及辅僚起着监视的作用。典签是南朝皇权与寒人结合的产物,也是寒人兴起的重要表现之一。宋、齐君主通过典签控制和监视地方军政。对于加强中央集权虽不无作用,但终不能消除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

相关参考

茹法亮简介 南北朝时期齐权臣大司农茹法亮生平

茹法亮(435―498),南朝齐权臣。吴兴武康人。宋大明中初为小吏。孝武末年,出家为道人。明帝初为兖州典签,累官至齐高帝冠军府行参军。元徽初,除殿中将军,为晋王熙郢州典签。齐高帝建元初,除奉朝请,补东

历史人物 王道隆的简介

王道隆(?-474年),南朝宋大臣。吴兴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初为主书,湘东王刘彧(宋明帝)镇彭城时,使补典签,署内监。与主衣阮佃夫等合谋废杀前废帝刘子业。明帝即位,封吴平县侯。泰始二年(466年)以

历史人物 十八学士有哪些人

唐太宗李世民在长安城设文学馆,王府属杜如晦、记室房玄龄、虞世南、文学褚亮、姚思廉、主簿李玄道、参军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咨议典签苏勖、天策府从事中郎于志宁、军咨祭酒苏世长、记室薛收、仓曹李守素、国子

历史人物 领军大将军燕子献简介

晋朝人物中文名:燕子献出生地:广汉下洛字:季则任职经历:右仆射燕子献燕子献,字季则,广汉下洛人。少时相者谓之曰:“使役在胡代,富贵在齐赵。”其后,遇宇文氏称霸关中,用为典签,将命使于茹茹。子献欲验相者

历史人物 刘辰个人资料,刘辰个人资料

  刘辰个人资料  刘辰(1341—1418),字伯静,金华人。元至正十八年(1358),朱元璋攻取婺州,辰以书生进谒,被任为典签。李文忠驻严州,聘为幕宾参军事。当时大将葛俊率军驻守广信(今江西上饶)

初唐时期诗人初唐四杰之卢照邻生平 卢照邻简介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后人有多种说法。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

历史人物 卢照邻简介 初唐时期诗人初唐四杰之卢照邻生平

  ,初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后人有多种说法。>  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

初唐时期诗人初唐四杰之卢照邻生平 卢照邻简介

...史无明载,后人有多种说法。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

英国文官制度的本质 英国文官制度西方各国的影响

  英国文官制度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制度,根本上是一种人事组织制度,包括非常丰富的内容。英国文官制度产生至今已经130多年了,是一套实践证明的、体系较为完善的制度系统,对西方各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英

养廉银制度,养廉银制度

养廉银制度?更多图片(1张)养廉银,为清朝特有的官员之薪给制度。创建自1723年的该薪给制度,本意是想藉由高薪,来培养鼓励官员廉洁习性,并避免贪污情事发生,因此取名为“养廉”。养廉银的来源来自地方火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