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公元386年拓跋珪建北魏
Posted 拓跋珪
篇首语: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公元386年拓跋珪建北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公元386年拓跋珪建北魏
公元386年 拓跋珪建北魏
拓跋珪为什翼犍之孙,北魏王朝尊之为太祖道武皇帝。前秦苻坚征服拓跋部建的代国以后,分其众为东西二部,分别由刘库仁和卫辰统之。拓跋硅先后流寓于独孤部和贺兰部。淝水水之战后,前秦瓦解,代国旧部外朝大人贺悦举所部以奉珪,南部大人长孙嵩亦率所部700余家归之,拓跋珪势力日渐强大,遂于太元十一年(386年)在牛川(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大会诸部,即代王位,改元登国,重建代国。以长孙嵩为南部大人,叔孙普洛为北部大人,分治其众。又任用张变、许谦、王建等人掌管宿卫和参议军国大政。同年二月,迁都盛乐,四月,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相关参考
拓跋珪(公元371年8月4日—公元409年11月6日),又名拓跋开、拓跋什翼圭、拓跋翼圭,字涉珪,鲜卑族,北魏开国皇帝。公元376年,拓跋珪被其母亲贺兰氏携走出逃。公元385年,15岁的拓跋珪趁乱重兴代国,在盛乐即位为王。又在次...
1、公元386年,拓跋珪纠合旧部在牛川即代王位,不久迁都盛乐,并于同年4月改国号为魏,自称魏王。2、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称帝,史称道武帝。3、公元439年,经过拓跋珪、拓跋嗣、拓跋焘三代50
北朝北魏简介及北朝北魏历史概述 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又称后魏、拓跋魏、元魏。鲜卑拓跋氏建立。北魏,自公元386年,拓跋圭称王建国,至534年魏孝武帝兵败逃往长安投奔宇文泰,历
拓跋珪(公元371年8月4日—公元409年11月6日),又名拓跋开、拓跋什翼圭、拓跋翼圭,字涉珪,鲜卑族,北魏开国皇帝。公元376年,拓跋珪被其母亲贺兰氏携走出逃。公元385年,15岁的拓跋珪趁乱重兴代国,在盛乐即位为王。又在次...
北朝北魏简介及北朝北魏历史概述 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又称后魏、拓跋魏、元魏。鲜卑拓跋氏建立。北魏,自公元386年,拓跋圭称王建国,至534年魏孝武帝兵败逃往长安投奔宇文泰,历
北魏(386年—534年)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北方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1]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
北魏的统治者是鲜卑族拓跋部人。在东晋初年,拓跋部还是我国东北的一个游牧部落,后来吸收了中原文化,逐步建立了封建的经济制度。公元386年,鲜卑贵族拓跋建立了北魏,就是魏道武帝,魏道武帝建立北魏王朝以后,
...跋抓住这个机会,摆脱了对前秦的附庸,率领族人独立。公元386年,十六岁的拓跋恢复代国国
公元385年,15岁的拓跋珪趁乱重兴代国,在盛乐即位为王。又在次年即公元386年定国号“魏”,是为北魏,改元“登国”,公元398年,他将国都从盛乐迁到大同,并自称皇帝。他即位初年,积极扩张疆土,励精图
公元385年,15岁的拓跋珪趁乱重兴代国,在盛乐即位为王。又在次年即公元386年定国号“魏”,是为北魏,改元“登国”,公元398年,他将国都从盛乐迁到大同,并自称皇帝。他即位初年,积极扩张疆土,励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