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公元535年北魏分裂
Posted 公元
篇首语: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公元535年北魏分裂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公元535年北魏分裂
公元535年 北魏分裂
北魏的分裂 尔朱荣掌握北魏大权后,专横跋扈,与孝庄帝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公元530年,孝庄帝设伏兵击杀了尔朱荣。尔朱荣侄子尔朱兆起兵复仇,攻陷洛阳,杀死孝庄帝,另立元恭为帝,史称节闵帝。尔朱兆擅政,极其暴虐,大失人心。尔朱氏部将高欢、字文泰分别在关东和关中独立。
高欢自称渤海修人(河北景县东),其祖父犯法,发配到六镇中的怀朔镇充兵户。高氏因3世戍守北边,生活习惯已经鲜卑化了。高欢在怀朔镇担任小军官,参加了六镇起义,后投靠尔朱荣,受到赏识,担任了晋州刺史(山西临汾)。尔朱荣被杀后,尔朱兆举兵入洛阳,召高欢同行,高欢拖延未去。时六镇兵民自河北起义失败后,被迫迁谈到今山西一带,人数尚有20余万,他们深受尔朱氏凌辱,生活非常困难。高欢征得尔未兆的同意,将六镇兵民组成军队,到山东就食,从此摆脱了尔朱氏。以后高欢利用这支军队击败尔朱兆,杀节闵帝,拥立元修为傀儡皇帝,史称孝武帝,高欢以大丞相辅政。
字文泰,东胡族人,世居武川镇,因而鲜卑化了。六镇起义时,先在鲜于修礼军中,后转入葛荣部下。葛荣败死,字文泰因与尔朱荣部将贺拔岳有世交,被收编在贺拔岳的部下。贺拔岳被副帅侯莫陈悦所杀,贺部将领拥戴字文泰主持贺军,杀侯莫陈悦,据有关陇地区。
公元534年,孝武帝元修与高欢间的矛盾激化,元修西入关中,投依字文泰。高欢另立元善见为帝(孝静帝),迁都于邺,史称东魏。高欢居晋阳总揽大权。孝武帝到关中后不久,被宇文泰毒杀。公元535年,字文泰立元宝炬为帝(西魏文帝),都长安,史称西魏,于是东、西魏分立。
相关参考
元修元修是北魏孝文帝元宏的孙子,北魏最后一位皇帝,在位仅有三年,他与高欢决裂后投奔宇文泰,后又与宇文泰不和遭其杀害,北魏由此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北魏孝武帝元修简介>魏孝武帝元修(510年—535年2月3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曾经两次调动大军攻打南齐。由于南齐军民的抵抗,没有胜利。公元499年,南齐派兵攻打北魏。魏孝文帝带病抵抗,打退了齐兵。不久,孝文帝也病死了。东西魏对立魏孝文帝死后,魏宣武帝元恪
西魏(535年―556年),中国南北朝时期由北魏分裂出来的割据政权。由宇文泰拥立魏孝文帝的孙子元宝炬为帝,与高欢所掌控的东魏对立,建都长安。至557年被北周取代,经历两代三帝,历时二十二年。[1-2]
西魏(535年―556年),中国南北朝时期由北魏分裂出来的割据政权。由宇文泰拥立魏孝文帝的孙子元宝炬为帝,与高欢所掌控的东魏对立,建都长安。至557年被北周取代,经历两代三帝,历时二十二年。[1-2]
北魏政权如何分裂为东魏与西魏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534年的一天,一伙人偷偷打开了洛阳城的城门,快马加鞭的一路西去,投奔了关中。这伙人不是
北魏显宗孝武帝,名元,一说元修(510年-535年),字孝则,是北魏最后一位皇帝(532年-535年),广平武穆王元怀第三子,母亲是妾李氏。遍体有鳞文,好武术,性格强硬胆大,为人无礼。元修的老婆是谁永
兄弟阋墙,历史在这里拐弯 公元304年至公元439年(西晋永兴元年至北魏统一),南至今淮河,北至阴山,西至葱岭,东至海,东北至鸭绿江下游以北,西南至澜沧江以东,相继建立了十六个分裂割
五胡十六国的分裂 兄弟阋墙,历史在这里拐弯 公元304年至公元439年(西晋永兴元年至北魏统一),南至今淮河,北至阴山,西 至葱岭,东至海,东北至鸭绿江下游以北,西南至澜沧江以东,相继建立了十六
玉壁在南北朝时,是极为显要的军事重镇,是东魏和西魏扩展势力,向对方进发的咽喉要道。在1400多年前,这里曾发生了一次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战术最杂、伤亡最多的封建势力争夺战,历史上称为“玉壁大战”。公元
玉壁在南北朝时,是极为显要的军事重镇,是东魏和西魏扩展势力,向对方进发的咽喉要道。在1400多年前,这里曾发生了一次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战术最杂、伤亡最多的封建势力争夺战,历史上称为“玉壁大战”。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