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竟陵王叛乱

Posted 历史

篇首语:心态决定成功的方向,勤奋是推动学习的基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竟陵王叛乱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竟陵王叛乱

竟陵王叛乱

竟陵王刘诞性格谦恭温和,礼贤下士,深得中下层人士的拥戴。在平定刘邵和刘义宣的判乱中,他功勋卓著,被封为侍中、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刘诞借机广泛招揽文才武略之人,储藏精甲利器。宋孝武帝刘骏生性多疑,特别厌恶皇室诸王强盛,怕他们图谋不轨,因而对竟陵王刘诞的行为又怕又恨,不想让他在朝中掌权,于是任命刘诞为南徐州刺史,镇守京口(今江苏镇江)。后来孝武帝还是不放心,认为京口属于军事要地,离建康太近,旋即又让刘诞改任为南兖州刺史,移镇广陵(今江苏扬州)。

竟陵王刘涎知道孝武帝刘骏忌恨自己,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不测,因而也在暗中作准备。他借口北魏入侵,修理城墙,聚集粮草,锻造兵器仪仗。渐渐刘诞和刘骏兄弟之间的疑忌越来越大,人们都传说竟陵王就要发动叛乱。

这时不断有人上书宋孝武帝,告发刘诞派人绘制山关道路图,修造皇帝用的车辆和各种用品,演习皇帝外出时的仪式,甚至书写宋孝武帝的生辰八字,令巫师在家诅咒。孝武帝刘骏听到这些报告,再也坐不住了,命令有关大臣上奏刘诞的罪状,请求逮捕法办,然后下达诏书,将刘诞贬爵为侯。在诏书公布之前,刘骏任命义兴大守垣阆为兖州刺史,配备羽林禁兵,和给事中戴明宝一路打着去兖州治所上任的招牌,准备经过广陵时袭击刘诞。

垣阆率人来到广陵,刘诞还蒙在鼓中,根本不清楚宋孝武帝的用意。夜里,戴明宝派人潜入城中,通知刘诞的典签蒋成,明天早晨,打开城门,作为内应。蒋成又告诉刘诞王府中的舍人许宗之,叫他一起行动。许宗之一听,马上报告了刘诞。刘诞大吃一惊,立即召集左右侍卫和平素畜养的壮士数百人,将蒋成抓了起来。然后下令宽释劳役和囚犯,发给武器,将他们组织成军队。第二天佛晓,戴明宝和垣阆率领几百名精兵,悄然来到城下,但城门未开。他们抬头一看,刘诞已在城楼上列兵而待,刘诞亲自将蒋成斩首。随后城门大开,刘诞的心腹率人冲杀出来,戴明宝乘着混乱从小路逃走,垣阆当场被杀。

宋孝武帝听到消息后,下诏内外戒严。任命沈庆之为车骑大将军,南兖州刺史,领兵讨伐刘诞,并亲自典检羽林军,以壮军威。

沈庆之率军来到半路,刘诞派遣沈庆之的族人沈道愍,带着书信前去游说沈庆之,并送给沈庆之一把玉环刀。沈庆之对此付之一笑,列举出刘诞的罪状,把沈道愍打发回去了。刘诞放火焚烧城外附近的民房,驱赶居民,让他们全部入城,关闭城门固守,然后派人传檄四方,鼓动各地一同起事。

对在建康的孝武帝刘骏,刘诞还专门撰写一份表疏,说:“陛下听信谗言,派人前来袭击,实不敢奉诏。我不知以前有什么福份,和你同生皇家,现在有什么罪过,又成为势不两立的敌人?”最后说:“陛下宫帷中的丑事,岂可让人长久保持沉默。”刘骏看后大怒,下令凡是同刘诞有关系的人,不论是心腹左右,还是老乡亲戚,只要还在建康,全都处死。一下就杀害了几千人。

宋孝武帝怕刘诞投降北魏,令沈庆之截断刘诞的退路。沈庆之让军队在城外十余里的地方安营扎寨,防止刘诞逃跑。紧接着,豫州刺史宗悫、徐州刺史刘道隆、兖州刺史沈僧明也都率领人马,相继会师广陵,官军声势更加浩大。宗悫是当时很有名气的勇将之一,为了鼓舞士气,刘诞在宣布造反时,曾诳骗他的部下说:“宗悫是支持我的。”所以宗悫到后,专门跃马绕城,高喊道:“我就是宗悫。”借以揭穿刘诞的骗局打击守城将士的士气。

沈庆之进军到广陵城下,刘诞登上城楼,对他说:“沈公已是白发暮年,何苦来这个地方?”沈庆之回答说:“朝廷以为你狂傲愚蠢,不值得动用少壮将帅。”

刘诞见朝廷的军队愈聚愈多,自己败局已定,便准备放弃广陵,向北逃跑。他让中兵参军申灵赐留下守卫广陵,自己领着亲信和数百名军士,声言出城对阵,实际上却避开官军,直奔北魏。沈庆之立即派兵追赶。

刘诞领人走出十多里,众人开始知道要去投降北魏,都表示反对,请求刘诞返回广陵,固城自守。刘诞没有办法,说:“我回去非常容易,但你们能为我尽力守城吗?”将士们都表示愿意。于是刘诞反回城里,筑坛歃血,与众人对天盟誓,坚守城池。

沈庆之看到攻城条件已经具备,便下令各军移营广陵城下,准备进攻。刘诞为想说服沈庆之,派人给沈庆之送去食物,有的提蓝,有的端盆,前后100余人,食品极为丰盛。沈庆之对此不屑一顾,连看也不看,叫人全部烧毁。刘诞在城上送下一封书表,请沈庆之为他送往朝廷,沈庆之不卑不亢的答道:“我奉旨讨伐逆贼,不能为你送表。你如果真心归顺朝廷,就应打开城门,派遣专使,我为你护送。”

这时,宋孝武帝刘骏派人送来两个印章,一个刻着:“竟陵县开国侯,食邑千户。”奖赏抓住刘诞的人。一个刻着:“建兴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奖赏第一个攻上广陵城的人。并约定,如果攻克广陵外城,点燃一堆烽火;攻克内城,点燃两堆烽火;擒获刘诞,点燃三堆烽火;从此,督促进攻的诏书接连不断。

很快沈庆之放火焚烧广陵城的东门,填平沟堑,修造进攻的道路,堆立行楼、土山,准备好攻城的器械,将要攻城。谁知这时正赶上梅雨季节,雨水连绵不断,无法进攻。宋孝武帝叫御史中丞上奏沈庆之攻城不利,应予罢官,自己则下诏不必追咎,借以刺激沈庆之加紧攻城。

大军压境,广陵朝不保夕,城内开始出现分化。最初,刘诞关闭城门,拒绝朝廷使者,记室参军贺弼强烈反对,刘诞非常恼怒,抽出佩刀,指向贺弼,贺弼见此,只好不再言语。刘诞派人出战,屡战屡败,很多将佐见事不妙,都爬出城去投降。有人劝告贺弼,也应早作打算,贺弼沉痛地说:“刘公兴兵反叛朝廷,我无法从命,但刘公对我恩重如山,道义上又不能背叛他。现在只有用死来表明我的心迹。”说完喝下毒药自杀。

参军何康之等人密谋打开城门,迎接官军进城,准备里应外合。不料,计划失落,只得率众出降。刘诞知道后恨得咬牙切齿,命人搭了一座高楼,把何康之的母亲放在上面示众,不给饮食,何康之的母亲呼唤着儿子的名字,直至饿死。

不久天气放晴之后,沈庆之指挥官军攻城。他身先士卒,迎着箭矢石块,冒死进攻,终于攻下外城。官军乘胜追击,又攻下内城。刘诞听说官军冲入,惊慌地逃向后园,将士们赶上去,刺伤刘诞,刘诞失身掉入水里,被人捞上后,就地斩首。

宋孝武帝刘骏接到捷报,坐车出宣阳门,下令左右侍从高呼万岁。然后颁布诏令,广陵城中士民百姓,无论男女老少,一律处死。沈庆之再三上表请求宽赦,才准予赦免儿童、妇女,只杀成年男子。就是这样,还有3000多人惨遭杀害。

相关参考

王融简介 南北朝齐文学家竟陵八友之一王融生平

王融(476--493):字元长,南朝齐文学家,“竟陵八友”之一,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宰相王导的六世孙,王僧达之孙,王道琰之子,王俭(王僧绰之子)的从侄。他自幼聪慧过人,博涉古籍,富有文才。

历史人物 南朝齐文学家,“竟陵八友”之一王融简介

南北朝人物本名:王融字号:字元长出生地:南朝齐出生时间:466年去世时间:493年王融人物齐武帝时,王融曾上书求自试,后迁至秘书丞,官至中书郎。永明九年(491年),武帝在芳林园禊宴群臣,并命各人赋诗

历史人物 萧子良简介 齐武帝萧赜次子竟陵文宣王萧子良生平

  萧子良(460~494)字云英,南兰(治今常州西北)人,竟文宣王。为齐武帝之次子,母亲为武帝皇后裴惠昭,文惠太子萧长懋同母弟。早年任刘宋邵陵王刘友的左行军参军、主簿,后升安南长史,南齐建元元年(公

成中国最早性开放者 郁林王萧昭业天天乱交

...得一手好隶书,齐武帝非常喜爱这个孙子。他自小由二叔竟陵王萧子良抚养,很被娇惯。竟陵王镇守西州,少年时代的萧昭业也随行,由于无人管教,他与左右无赖二十几人衣食饮酒皆在

成中国最早性开放者 郁林王萧昭业天天乱交

...得一手好隶书,齐武帝非常喜爱这个孙子。他自小由二叔竟陵王萧子良抚养,很被娇惯。竟陵王镇守西州,少年时代的萧昭业也随行,由于无人管教,他与左右无赖二十几人衣食饮酒皆在

历史人物 江都王刘非,参与吴楚七国叛乱

人物生平刘非不单是少数得以善终的诸侯,他的陵墓位于今江苏省盱眙县东阳大云山,在西汉时代的规模非常大,实属罕见。这反映了当时西汉的社会已经很富裕稳定,与文景之前的杀戮连连大大不同。刘非与汉武帝刘彻为同父

祖父刚死就在宫里奏乐 荒唐少主萧昭业

...得一手好隶书,齐武帝非常喜爱这个孙子。他自小由二叔竟陵王萧子良抚养,很被娇惯。竟陵王镇守西州,少年时代的萧昭业也随行,由于无人管教,他与左右无赖二十几人衣食饮酒皆在

历史百科 何谓公安派、何谓竟陵派

何谓公安派、何谓竟陵派袁宗道,字伯修,与弟宏道、中道,俱有才名。力排王世贞、李攀龙之说;于唐好白乐天,于宋好苏轼,为清新轻俊之诗。以袁为公安人,称为“公安派”。钟惺,字伯敬,与同里谭元春,复矫袁宗道之

“势有穷必变,物有孤为奇”,竟陵派创始人之一的鐘惺有何作品传世

作者:胡一舟,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竟陵派是明代后期的一个文学流派,因其创始人鐘惺、谭元春都是湖广竟陵人,故此得名,也正因如此,其文章体式被称为竟陵体或钟谭体,。鐘惺,生于1574年,卒于1624年,字

朱棣次子叛乱 竟被宣德帝活活烤死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究竟什么样的人才会被称为“王”呢?所谓“王”,在秦朝以前是对诸侯和天子的称呼。自从秦王嬴政称帝后,“王”就成为了一个爵位,这个爵位不一定是王公贵族出身的人才会被加封。到了汉朝,被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