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辽代合葬墓

Posted

篇首语:内心简单,知足常乐,便是余生最美好的养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辽代合葬墓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辽代合葬墓

辽代合葬墓

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奈曼旗青龙山发现辽代陈国公主及驸马的合葬墓,1986年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哲里木盟博物馆共同发掘。

合葬墓的墓室用砖砌成,由慕道、天井、前室、左右耳室和主室构成。前室平面呈长方形,东、西耳室及主室平面呈圆形,各室均有木门框和木门,主室内周壁用柏木作护墙。墓道两壁有壁画,绘对称的侍卫牵马图。墓门为雕砖施彩仿木结构门楼,其上嵌装半圆形木板,上绘缠枝牡丹。前室东西两侧壁彩绘男女仆婢以及武士、祥云、仙鹤等。券顶涂成蓝色,上绘大小星辰。在东西壁的上方绘日月,太阳内绘金乌,月内有玉兔及桂树。

主室的后半部砌尸床,尸床前砌供台。尸床上并排放置公主及驸马的尸身,两人的殓服规格相同,头枕金花银枕,面覆金面具,身上罩银丝网罩,颈部戴琥珀缨络,脚穿金花银靴。公主头部上方放置高翅鎏金银冠,尸身上几乎满布金银玉饰。耳部有珍珠、琥珀耳坠,颈佩珍珠项链,两腕处戴金镯两对,手上有金戒指11枚。腰部有金丝带,带上悬配银鞘铁刀、镂空金荷包、金针筒、金粉盒、双鱼形琥珀盒和动物形玉佩。驸马尸身头部上方置鎏金银质莲冠,腰束银质蹀躞带,带上悬佩琥珀小瓶、琥珀鸳鸯和双鱼形佩、银刀、银锥等。尸床上、供台及主室内地面上还随葬有金花银盒、银长盘、镀金铜镜、木鸡冠壶、木弓檠等。在东耳室随葬银盏托、玛瑙杯及绿釉长颈瓶等瓷器,西耳室内放置两套银马具。

前室出土的墓志上记公主死于辽开泰七年(公元l018年)。陈国公主与驸马的合葬墓是首次发现的保存完整的契丹贵族墓葬,对研究辽代的墓葬制度及社会生活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相关参考

中国历史 辽代绘画

绘画辽代绘画题材,都取自契丹贵族的游猎生活。画家们熟练地掌握了中原绘画的技法,凭藉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创作,以画鹿和画马见长,取得了重要成果。辽朝初年,东丹王耶律倍善于绘画,是辽代著名的画家。《辽史》记

中国历史 山西应县辽代木塔

山西应县辽代木塔这是我国现存最高大的木结构塔,在山西应县佛宫寺内,也叫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木塔建于辽代清宁二年(1056年),塔高67.13米,底层直径30米,平面呈八角形。木塔外观五层,塔檐

中国历史 辽代的文学

文学辽代的文学艺术受中原影响很深,辽朝皇室、贵族多习汉文,有的文学素养甚高。宋代民间开版印行的书籍,广泛流人辽境,如《史记》、《汉书》一类,被大量翻刻。辽初,东丹王耶律倍就具有很高的汉文化素养,善诗画

辽代驸马为何死在一个貌美如花的泼妇手里?

辽代驸马刘三嘏是圣宗皇帝的女婿,娶的是最受宠爱的一个公主,凭着皇室亲胄的关系,刘三嘏在官场一路风顺,很快就位至极品。刘三嘏自幼贫困,出身于辽国境内一个普通的家庭,当时汉族人不受辽代统治者重视,而且刘三

辽代驸马为何死在一个貌美如花的泼妇手里?

辽代驸马刘三嘏是圣宗皇帝的女婿,娶的是最受宠爱的一个公主,凭着皇室亲胄的关系,刘三嘏在官场一路风顺,很快就位至极品。刘三嘏自幼贫困,出身于辽国境内一个普通的家庭,当时汉族人不受辽代统治者重视,而且刘三

中国历史 辽代鎏金鹿纹银鸡冠壶

辽代鎏金鹿纹银鸡冠壶1979年内蒙古赤峰洞后村出土。壶高26.3厘米,底长21.2厘米,宽16厘米。壶上窄下宽,壶口为椭圆形,上有盖,盖上有小孔,原当有盖钮。壶颈比较长。壶的提手呈扁状鸡冠形,中间有一

辽代女诗人萧观音 辽道宗耶律洪基皇后萧观音简介

萧观音(1040年—1075年),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第一任皇后,父亲萧惠(辽兴宗母亲萧耨斤的弟弟),辽代著名女诗人。相貌颖慧秀逸,娇艳动人,个性内向纤柔,很有才华,常常自制歌词,精通诗词、音律,善于谈论

辽代女诗人萧观音 辽道宗耶律洪基皇后萧观音简介

萧观音(1040年—1075年),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第一任皇后,父亲萧惠(辽兴宗母亲萧耨斤的弟弟),辽代著名女诗人。相貌颖慧秀逸,娇艳动人,个性内向纤柔,很有才华,常常自制歌词,精通诗词、音律,善于谈论

”契丹虽为夷人,但也擅绘画精技”——史话辽代传世卷轴画

辽代(916-1125),又称大契丹国,是由契丹族人建立的王朝。公元907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称"天皇帝",916年登基称"大圣大明天皇帝",国号"契丹",改元"神册"。936年南下中原,攻灭五代

宋朝历史 辽代契丹族姓氏及其分布

   契丹族只有耶律与萧二姓,这种姓氏制度与其婚姻制度有直接关系。契丹族二姓的来源同他们部落所居地名有关,也与中原汉姓的攀附有关。通过对二姓分布地区的考察,不仅可以了解其人口的分布、迁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