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盱眙大战

Posted 历史

篇首语: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盱眙大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盱眙大战

盱眙大战

魏太武帝统一了黄河流域,势力大增,老想往南边拓展,雄霸天下。早在422年,明元帝便趁宋武帝刘裕刚死,迅速派司空奚斤率师南伐,夺取了洛阳和其他一些地方。宋文帝刘义隆刚刚继位,忙于为宋武帝发丧,无暇顾及其他,只得忍气吞声。宋魏就这样结下了大仇。宋文帝一直想收复失地,便大力整顿国内,注意发展生产。一晃二十年过去了,宋朝的政局稳定了,生产也发展了。宋文帝收复失地的心情更加急迫。

449年宋文帝召集大臣,提出北伐:“朕想兴兵北伐,报仇雪恨,收复失地。”大臣们都纷纷赞成。彭城(今江苏徐州)太守王玄谟更是眉飞色舞:“陛下想得太好了。现在天下太平,是该拓展疆域,收复故土。我国同仇敌忾,一定能把魏国消灭掉。”宋文帝心里舒服极了,说:“王玄谟此言让人听了真舒服。我正应该大展宏图。”准备北伐。

宋要北伐,魏要南下,终于爆发了一场大战。450年魏太武帝率十万人攻打宋国的悬瓠(今河南上蔡)。宋军顽强抵抗,魏军伤亡不小。

宋文帝派王玄谟进攻滑台(今河南滑县)。王玄谟能夸夸其谈,打仗却不行。滑台的守将是北魏的司马楚之、安颉,他们俩擒获了宋将朱修之、申谟等,活捉宋军一万多人。魏太武帝率军四十万南伐,渡过黄河,擂响战鼓,发起冲锋,吓得王玄谟惊慌失措,丢盔弃甲而逃。魏太武帝随即分派诸将四面出击,自己却率大军紧追宋军,一直追到彭城。太武帝击败宋将马文恭,活捉了蒯应。宋文帝派太尉刘义恭率军援救彭城。

太武帝登上彭城外高高的亚父冢观察彭城虚实,派人将蒯应送到城门下,又派李孝伯入城与宋军议和。刘义恭派长史张畅迎接李孝伯。李孝伯说明来意:“我主命我将貂裘、骆驼、骡马赐给你们太尉与安北将军。”张畅申明自己奉太尉之命献皮袴褶、酒器给太武帝。李孝伯与张畅谈起两国近期交战的情况,李孝伯步步紧逼,张畅支离相对。李孝伯说:“我主不想围这小小的彭城,将自率大军直抵瓜步(今江苏六合县)。如果我军此行成功,自不会攻此城;如果不顺利,也不想要这城。我主正想饮马长江。”张畅说:“去留随你便。如果魏帝能饮马长江,那真是没天道了。”张畅准备回城复命,对李孝伯说:“希望我们相见之日不远。如果你将来投奔我朝,今日便是相识之始。”李孝伯针锋相对:“那我只好先在你们都城等你来相聚。只恐怕过不了多久,你与城里的二王一起面缚请罪于我主,那时你可就无地自容了。”李孝伯伶牙利齿,应答如流,张畅只能甘拜下风。李孝伯复命,张畅入城。

太武帝再派李孝伯与彭城守将议和。议和成功,太武帝率军绕过彭城,继续南下,一直打到长江北岸。长江以北,广阔的土地被践踏,广大的民众在呻吟、在被残害,许多房屋被焚烧。宋国人民奋起抗击外来侵略,可仍抵挡不住北魏铁骑的冲杀。

北魏大军一直打到了盱眙(今江苏盱眙县北)。驻守盱眙的是太守沈璞,他很有见识。当宋魏两国还只是在黄河南岸进行时,他便开始作守城的准备。有人嘲笑他:“咱们大军北伐,快打到魏国了,魏军怎能打过来?你何必多此一举,浪费民力物力呢。盱眙是个小城,守不守都无关紧要。”沈璞却固执已见:“盱眙是个小城,不错,但它的位置挺重要,说不定以后会有用处。我还是早作准备。” 沈璞见北魏军队真的打过来了,便加紧了防御,他想:“这正是报效国家之时。”

大将臧质跟北魏打了一仗,只剩了七百人,退到盱眙,请求沈璞放他入城。有人劝沈璞:“魏军来攻,城内容纳不了这许多人;魏军不来攻,我们用不着这许多人。如果城池得到保全,他们在这儿,一定要夺去我们的功劳;如果城池万一失守,我们要从水路撤退,人多了,船不够,将造成混乱。最好不让臧质入城。”沈璞斥责他们:“见死不救,非为勇,更何况臧将军是为了国家才落到这地步,来投夺我们。难道我们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被魏军消灭,这于理说得过去吗?不就七百人吗,城里有粮,让他们进来,我们与臧将军携手合作,共同抗击敌人。”他便开城门迎臧质入城。

魏太武帝听说盱眙城有粮食,便派了几千人攻打盱眙,他自己却率领大军扫荡长江北岸城镇。太武帝站在瓜步(今江苏六合县)城上,眺望对岸的建康城(江苏南京),派人先造声势说:“魏军将渡过长江,直取建康。”宋文帝下令沿江戒严,日夜巡逻江防要地,百姓们纷纷拿起武器,保家卫国,军民联合,长江南岸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魏太武帝却并不急于渡江,他骑着高头大马,沿江视察,陷入了沉思:“宋军防守如此严密,更有长江天险,而我军却不惯水战。我派去盱眙抢粮的几千人马也没有音讯,粮食眼看就要全部用完,还不如及早抽身,退回北方。硬拚是要吃亏的。”便下令撤军北还。

魏太武帝率军经过盱眙,原来派去抢粮的士兵禀告他,说:“城内防守太严,我们无法攻进。”魏太武帝不相信小小的盱眙城竟能如此,便骑着马带着侍卫沿盱眙城巡视一番。“这小小盱眙城,岂能挡住我几十万大军的进攻!且吓唬吓唬守将,让他们知道我的厉害。”便派了一名使者持信入城见臧质,让臧质赶紧送几瓶好酒来犒劳犒劳,否则便将盱眙踏成粉齑。臧质看完信,连连冷笑几声说:“这个人贪心不足。如果我们给了他酒,他还会要肉,要粮,给了他粮,他还要人,要我们的国家。我偏什么都不给。你拓跋焘不是想要酒吗?我灌一瓶尿让你尝尝!”便真的让人用瓶子装了尿,封上瓶口,送给魏太武帝。

魏太武帝打开酒瓶,一股尿臊气扑鼻而来,这下可把他给气坏了:“我一定要踏平盱眙城,活捉臧质,将他碎尸万段。”便命令士兵围住盱眙,断绝了城里的水路。这一切办妥后,他写信给臧质:“我决定攻城了。你不投降,就同我决战吧。我不怕打仗,我的士兵大多不是我的同族鲜卑人,而是丁零人、匈奴人、氐人、羌人。你杀了丁零人,我常山(河北正定县南)一带作乱的人就少了;你杀了匈奴人,我并州一带作乱的人也就少了;你杀了氐人、羌人,我关中一带作乱的人就少了。反正不管你杀哪些人,都只会对我的统治有好处。”

臧质回信说:“你的坏心眼,我早已看透。你自己来送死,还想活着回去吗!这回决战,你如果被乱兵杀了,算你侥幸。不然的话,你被我逮住,我就让你坐毛驴到建康去示众。我并没什么可怕的,万一败在你手里,死了也值得,我是为国而死。你就放胆攻城吧,有本事有胆量你就别走。”他又写信散发给魏军将士们,把魏太武帝借刀杀人的话都说出来:“你们这些人都是各族的老百姓,为什么要替他卖命?为什么不想转祸为福呢?谁要是杀了拓跋焘,我就请赏,封他为侯,赏布一万匹、绢一万匹。”

魏太武帝看完信,火冒三丈,咬牙切齿地说:“我拓跋焘身经百战,被柔然族包围了几十层,我都杀出来了,而且统一了北方。你臧质竟想挡住我的道!”他让人制了一架铁床与一把铁梨,“等我捉住臧质,非让他坐铁梨不可!”随即下令攻城。羌人、匈奴人、氐人、丁零人在前面开道厮杀,鲜卑人在后督战。

魏军先用钩车钩住城墙口,士兵如蚂蚁上树,黑压压地往上爬。宋军用箭射、枪刺、石头砸,硬把魏军击退了。魏军败下阵,钩车还挂在城墙上。宋军用粗绳子把钩车挂住,晚上,宋军士兵坐在木桶里,从城上吊下去,把钩车运进城去。第二天,魏军用冲车猛撞城墙,企图撞毁城墙,一时轰天动地,可城墙只掉了些土,并无多大损伤。

魏太武帝气不打一处来,不顾士兵的死活,强令他们光着脊梁往上爬。魏军倒下一批,又上来一批,如潮涨潮退,鲜血将城墙都染红了,尸体越堆越高。魏太武帝纠纠武夫也黯然心伤:“真没想到,这小小盱眙城竟是我的克星。攻了三十多天,竟打不进去。我的军队向来战无不胜,如今吃了败仗,我如何去见父老。皇亲国戚都不会信任我。”城墙下的尸体腐烂,恶臭熏天,没多久,魏军中流行疾疫,病死了不少人。部将们纷纷来劝魏太武帝:“陛下,退兵吧!否则,我们的尸骨将扔在这儿了。”魏太武帝只得长叹一声:“撤吧,撤吧。”

盱眙城的宋军见魏军后撤,纷纷向太守沈璞请战。沈璞劝他们:“咱们兵将不多,能够守住城就非常不容易了。千万不可去追人家,如吃个败仗,可就前功尽弃了。”宋军终于松了一口气。魏太武帝引军退归魏国。

相关参考

盱眙有哪些名人是什么职

盱眙人文荟萃,英雄辈出。历史上盱眙籍比较杰出的人物有,古代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的陈婴,起兵反秦,拥立比怀王熊槐的孙子能心为怀王;三国时,官至司徒,受封东阳侯的政治家陈桥,佐魏文帝登基,稳定政避;唐朝时

历史秘闻 盱眙有哪些名人是什么职

盱眙人文荟萃,英雄辈出。历史上盱眙籍比较杰出的人物有,古代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的陈婴,起兵反秦,拥立比怀王熊槐的孙子能心为怀王;三国时,官至司徒,受封东阳侯的政治家陈桥,佐魏文帝登基,稳定政避;唐朝时

谁知道盱眙龙虾的由来历史谢谢了

小龙虾原产南美,大批进入中国是在民国十八年(1929年),由日本移植到中国南京地区的,引进小龙虾是充当牛蛙养殖的饵料被引进的。盱眙20世纪70年代以来盛产龙虾等水产品,沿淮、沿湖渔民以捕捞鱼虾为主要生

历史人物 南朝宋宣威将军、盱眙太守沈璞简介,沈璞是怎么死的

人物介绍早年经历沉璞字道真,是沉林子的小儿子,幼年时,他便神气闲雅从容,与众不同,宋文帝问沉林子:“听说你的小儿子气质不凡,我很想见一见。”沉林子叫沉璞进见,宋文帝很称赞沉璞的应答,对林子说:“这孩子

历史人物 朱元璋祖籍在哪儿?朱元璋是哪里人?

朱元璋祖籍在哪儿?朱元璋是哪里人?  有关朱元璋是凤阳人的说法是近代人提出的,我认为朱元璋是泗州人,也就是今天江苏省盱眙县人。  历史上的朱元璋出生于泗州盱眙县明光镇,而且朱元璋的祖坟也在盱眙,也就是

历史人物 朱元璋祖籍在哪儿?朱元璋是哪里人?

朱元璋祖籍在哪儿?朱元璋是哪里人?  有关朱元璋是凤阳人的说法是近代人提出的,我认为朱元璋是泗州人,也就是今天江苏省盱眙县人。  历史上的朱元璋出生于泗州盱眙县明光镇,而且朱元璋的祖坟也在盱眙,也就是

全國考古專家聚焦東方龐貝泗州城

這是12月19日在江蘇省盱眙縣淮河鎮城根村泗州城遺址拍攝的碑座。當日,來自全國各地的文物考古專家、學者匯聚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對盱眙境內的泗州城遺址考古發掘、文物保護工作進行研討,一大批珍貴的文物與各

全國考古專家聚焦東方龐貝泗州城

這是12月19日在江蘇省盱眙縣淮河鎮城根村泗州城遺址拍攝的碑座。當日,來自全國各地的文物考古專家、學者匯聚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對盱眙境內的泗州城遺址考古發掘、文物保護工作進行研討,一大批珍貴的文物與各

历史人物 朱初一的生平

朱初一,汉族,宋朝末年句容(今江苏句容)人,后迁居泗州盱眙(今江苏盱眙)。他是朱世珍的父亲,明太祖朱元璋的祖父。朱元璋称帝之后,追封朱初一为明熙祖。>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他被尊为皇帝,庙

明朝皇帝列表排名表,明朝历代皇帝列表

明朝历代皇帝列表明朝帝王世系:明德祖朱百六:汉族,元代人,泗州盱眙(今江苏盱眙)人。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祖。朱仲八之子,朱四九之父,朱初一的祖父,朱世珍的曾祖,朱元璋追赠德祖。明懿祖朱四九:汉族,元朝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