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制瓷业的兴旺
Posted 瓷器
篇首语: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制瓷业的兴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制瓷业的兴旺
制瓷业的兴旺
洪武二年(1369年),景德镇设立了御器厂,由朝廷委派督陶官并由国家投入资金,专门为皇室和朝廷大臣们烧制祭祀和生活用品。明代时,景德镇已成为全国制瓷中心。景德镇在生产青花瓷的基础上,又先后创造了各种彩瓷,产品造型小巧,胎质细腻,彩色鲜丽,画意生动,在明代嘉靖、万历年间被视同拱璧。明代刘侗、于奕正著的《帝京景物略》一书中有“成杯一双,值十万钱”之说。景德镇向来重视瓷釉色彩,这里的颜色釉瓷器很早以前就十分著名。我国瓷器为色釉装饰,大约起源于商代陶器。东汉时期出现了青釉瓷器,唐代创造了黄、紫、绿三彩,称为唐三彩,宋代有影青、粉青、定 红、紫钧、黑釉等。据史籍记载,宋、元时期,景德镇瓷窑已有300多座,颜色釉瓷已占很大比重。到了明代,景德镇的颜色釉取众窑之长,“尽人工之巧”,承前启后造诣极高,创造了钧红、祭红和郎窑红等名贵色釉。钧红是我国最早出现的铜红釉品种,宋朝时为河南钧州禹县烧造,从明朝开始,景德镇大量生产钧红瓷。明代永宣年间,景德镇瓷工继钧红之后,创造了祭红。祭红娇而不艳,红中透紫,色泽深沉而安定。古代皇室用这种红釉瓷做祭器,因而得名祭红。因烧制难度极大,成品率很低,所以身价特高。古人在制作祭红瓷时,很名贵的原料如珊瑚、玛瑙、玉石、珍珠、黄金等都在所不惜。郎窑红又叫宝石红,色调鲜艳夺目,绚丽多彩,亦很受人喜爱。如今景德镇已恢复和创制70多种颜色釉,如钧红、郎窑红、豆青、文青等已赶上或超过历史最好水平,还新增了火焰红、大铜绿、丁香紫等多种颜色釉。这些釉不仅用于装饰工艺陈设瓷,也用以装饰茶具等日用瓷。使瓷器“白如五、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罄”的特点更加发扬光大。洪武35年,明朝政府开始在景德镇设立御器厂。朝廷派太监作为督窑官,不惜代价为朝廷生产高精尖的御用瓷器,促进景德镇的制瓷业不断的扩大新品种,从而也带动了民窑的进一步发展。明朝制瓷业盛况空前,所谓“工匠四方来,器往天下走”。法国传教士形容其壮观“白天浓烟遮蔽了云彩,晚上窑火映红了夜空”。
相关参考
宋代制瓷业的蓬勃发展,开创了陶瓷史上的一个辉煌时代,无论是在选料还是在工艺、纹饰等方面均有很大的提高与突破。宋瓷的款识比前代也开始增多,形式各种各样,内容丰富多彩。款识的主要内容有作坊标记、工匠姓名、
中国→China,自古就有瓷器王国之称。瓷器种类包罗万象,无奇不有,雨过天青的汝窑、千峰翠色的越窑、似银似雪的定窑......随着人们对瓷器收藏的热情越来越高,伴随着全国各地的瓷器艺术复兴。而我心中的
一、经济:1、精耕细作技术成熟,南宋时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东、西北得到发展。2、制瓷业享誉世界,涌现一批名瑶(五大窑:定窑、汝窑、哥窑、官窑、钧瑶)。3、商业繁荣,打破市坊界限;商业交换品迅速增
宋朝在我国历史上,给人的印象大都是弱而可欺。但是除此之外,宋朝的科教、人文、经济的发展比前朝不差,有一些行业都是世界顶级的,如造船业制瓷业等。除了这些,还有一些习俗也是让人耳目一新。1、全年带薪休假1
历史秘闻 跪求高中历史关于宋代所有知识点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成就
一、经济:1、精耕细作技术成熟,南宋时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东、西北得到发展。2、制瓷业享誉世界,涌现一批名瑶(五大窑:定窑、汝窑、哥窑、官窑、钧瑶)。3、商业繁荣,打破市坊界限;商业交换品迅速增
中国有一特产堪称白色黄金,配方却被法国间谍盗走,结果损失惨重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提起瓷器,想必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这曾是古代中国的特产之一,最初被西方人称为“中国瓦”。瓷器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到唐宋时期,制瓷业迈向繁荣,瓷器的烧制
翁兴旺台湾台南人,1948年3月25日生。台湾大学商学研究所结业,美国西堤大学硕士。曾任台南市成功狮子会会长、六桂宗亲会理事长,“中国青年反共救国团”团委会副会长等职。1991年12月当选台湾“第二届
中国古代有一些非常著名的世家大族(也称士族、门阀),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这些家族都有着长达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传承,在历经多次的改朝换代后,依然人丁兴旺,家族势力炙手可热。弘农杨氏就是中国古代
由于明末战乱,清初的景德镇瓷业生产曾一度受到影响,甚至停滞不前。到了康熙19年(公元1680年)以后,景德镇的瓷业生产不仅恢复过来,而且有旭日东升,在明代的基础上飞快发展。经过当时的广大瓷工和艺匠的艰
「”盛世”,意即兴旺繁盛的时代,主要用来形容中国历史上王朝的兴旺时期。规模小的盛世又称为「”治世”。与盛世相关的还有「”中兴”(有时中兴也算作盛世的延续),指王朝在经过一段长时间的存在后,克服了当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