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他是儒将? 他打败夏侯惇勇冠三军
Posted 夏侯惇
篇首语:真正的知识是道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何说他是儒将? 他打败夏侯惇勇冠三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何说他是儒将? 他打败夏侯惇勇冠三军
他在三国时代,武艺高强,勇冠三军,如果他和吕布打起来,也未必会输,一生没有败绩,是真正的常胜将军,但是,很多人却说他是儒将,他是谁呢?
我们看看史书《三国志》对他的记载:及先主为曹公所追於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
刘备被曹操打败,曹操率精锐部队,有一说是战斗力最强的“虎豹骑”,在当阳长阪追上刘备,刘备吓得丢下老婆孩子一溜烟地跑了,赵云抱着刘备的儿子,保护刘备的老婆甘夫人,最终平安地回来了。在曹操精锐部队的攻击下,赵云能保护刘备老婆孩子平安无事,可见赵云武艺高强。换成一般人,怀里抱着一个小孩,再带着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妇人,在曹操如狼似虎的大军中,能全身而退?
为什么很多人说他是儒将呢?我们再看看有关他的记载:《三国志》注引《云别传》曰:与夏侯惇战於博望,生获夏侯兰。兰是云乡里人,少小相知,云白先主活之,荐兰明於法律,以为军正。云不用自近,其慎虑类如此。
赵云在博望大战曹操大将夏侯惇,在战斗中生擒了敌将夏侯兰,而赵云与夏侯兰是同乡,自小就认识,于是向刘备求情,免夏侯兰一死。而夏侯兰又明于法律,刘备用他为军正。赵云不将这位同乡为自己所用,由此可看出赵云谨慎、明智的处事态度。
《三国志》注引《云别传》曰:先主入益州,云领留营司马。此时先主孙夫人以权妹骄豪,多将吴吏兵,纵横不法。先主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
刘备领兵三万入益州,留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留守荆州,并任命赵云为留营司马,管理军事事务。此时孙夫人放纵骄横,放任她从东吴带来的侍卫和官吏,多有不法的行为。刘备知晓后特命赵云掌管内事。
如果刘备不信任赵云,能让赵云处理这么复杂的事?为什么不让关羽和张飞处理呢?显然,关羽和张飞处理不好,只有赵云是最合适的人选。
《三国志》注引《云别传》曰: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云駮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令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今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先主即从之。
刘备平定益州之后,有人主张将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给诸将。赵云反驳说:“霍去病曾说过匈奴未灭,无用家为,现在国贼不只像匈奴只有一个,所以还不到可以安定下来的时候,须等到天下平定之后,再使众人返回家乡去耕耘田地,这才是最好的决定。益州的百姓,刚刚遭遇战祸,现在应该将田宅房产归还给百姓,先让他们安居乐业,然后可以使他们服兵役、纳户税,这样也能得到益州的民心。”刘备当即便采纳了赵云的建议。
《三国志》注引《云别传》曰:孙权袭荆州,先主大怒,欲讨权。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先主失利於秭归,云进兵至永安,吴军已退。
孙权袭取了荆州,刘备很生气,欲进攻东吴,给关羽报仇,赵云进谏说:“国贼是曹操,并不是孙权,灭了曹魏之后,东吴孙权自然会臣服。虽然曹操已经去世,但其子曹丕篡盗皇位,引起公愤,应该利用此民愤,先攻占关中,占据黄河、渭水上游以讨伐逆贼,那么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该放置曹魏,反而先打东吴。而且与东吴的战争一旦开始,就不易停止了,伐吴并非上策。”但刘备不听。后来,刘备兵败,最终病死。
由此可以看出,赵云有勇有谋,上马可以征战沙场,下马可以进言制定策略,确实是一员非常难得,武艺超群的儒将。
相关参考
公元198年,吕布与袁术结盟,他派出高顺与张辽击败刘备,虽然曹操及时派出夏侯惇前去增援,但夏侯惇最终还是被高顺打败,刘备败北后,他只能投靠了曹操,而曹操则带着刘备亲征吕布。由于吕布刚愎自用导致上下离心
开国有功 夏侯婴出生年月不详,即汝阴文侯,又称滕公,泗水郡沛县人,他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之一。汝阴侯夏侯婴是沛人,跟刘邦是老乡,与刘邦不务实事相比较,夏侯婴是个有正当职业的老实人,当时他的工作是在沛
夏侯惇算是曹氏集团中的一位老臣了,从最早的时候开始,便已经跟随曹操东征西战,但是官职却一直不高。曹操被封为魏王的时候,夏侯惇其实可以成为汉朝的臣子,那样他的官位还会更高一些,可他坚决不做,一定要向曹操
要说谁是三国时期曹魏的第一大将,一定有很多个答案,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排名。然而今天要说的这一位,他作为将领,打仗的能力或许不如其他的更优秀的将领,但若是论地位,却始终是一个无法超越的人,认为他是曹魏
夏侯惇到底有多恐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看过三国的都知道夏侯惇,他是曹操手下的一员大将,从曹操刚开始兴兵的时候,他就投靠了曹操,也是夏侯渊的亲
自古以来,功臣都不是那么好当的,越王勾践采用文种之计灭亡吴国,可是七策只用了三个吴国就被消灭了,后来勾践嫉妒文种之才,猜忌文种会背叛他,最终还是赐死了文种。文种在世时,一同辅佐勾践的范蠡离开越国以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夏侯惇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时期,和刘备一样,一代枭雄曹操的身边也有很多骁勇善战的猛将,在他们的全力相助下,曹操才能够统一北方,雄霸一方。不过在曹操的众多武将之中有一个
夏侯惇为何被称为刚烈?历史上不是因为吃眼睛而是因为此事!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夏侯惇,你知道他很多事情,也有你不知道的。>知道的,无限演义,不知道的,永远钉在《三国志
导读:在演义中,夏侯惇是一位骁勇善战的悍将。但是演义毕竟是演义,在正史当中,夏侯惇名位很高,可说是曹营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狠角色。可是,夏侯惇凭什么享有高官厚禄呢?大家都知道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个太监。曹
曹仁字子孝曹魏名将,当然曹操手下人才济济,说到家乡名将,自然是夏侯惇和夏侯渊,曹洪。今天,小编想和大家讲的是论资历曹仁不比夏侯淳低为何地位却没有夏侯淳高呢?按理说曹操姓曹,曹仁的地位应该最高,但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