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大运河
Posted 大运河
篇首语: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大运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大运河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大运河
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又称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全长1 794千米(1794公里),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全世界最长的运河。大运河自公元前5世纪,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开凿邗沟,中经7世纪隋代和13世纪元代两次大规模的拓展而成。魏晋以来,江南地区经济地位在全国日臻重要,政治上又一直不稳。587年(隋开皇七年),隋为兴兵伐陈,从今淮安到扬州,开山阳渎。隋统一后,为巩固其统治,调集江南财物,隋炀帝先后三次大规模开凿大运河。第一次,605年(隋大业元年)征发河南、淮北百万民夫,开通济渠和邗沟, 自洛阳至扬子(今江苏仪征东南),为其巡幸江都行驶龙舟用,又称“御河”。第二次,608年,调发河北百万余人开凿永济渠,据史载“将兴辽东之役, 自洛口开渠达于涿郡,以通运槽”。第三次,610年征调江南十万余众,开挖京口到余杭(今浙江杭州)的江南运河。至此,建成以洛阳为中心,由永济渠、通济渠、山阳渎和江南运河连接而成全长1794千米(1794公里)的隋代大运河。全线开通后,“运漕商旅,往来不绝”,成为纵贯我国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对于巩固统一和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起过重大作用。隋以后历代王朝,多蒙大运河之利。元代,1289年(至元二十六年),开凿从山东东平到临清的会通河,长125千米(250里)。1291~1293年,开通通州至大都的通惠河。至此,今天大运河的路线走向才初步告成。
相关参考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火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中国古代炼丹术的最卓越成就就是发明黑色火药。唐代中期的书籍里,就记下了用硝石、硫黄、木炭混合一起制成火药的配方。火药用于军事始于唐末,宋代使用更为广泛。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采邑亦称“采地”、“封地”。中国古代实行分封制时,周君封赐给宗室臣属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封地上的居民)。采邑盛行于西周时期。分封以宗族制度为依据,按等级爵位定封地大小。卿、大夫在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禅让中国古代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制度。相传尧为部落联盟领袖时,四岳(四方部落首领)推举舜为继承人,尧对舜考核三年,尧死后,舜继位。此后,以同样推举方式,经过治水的考验,舜死后,禹继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党项中国西北古代民族名。古羌人的一支,又称党项羌。南北朝末期,分布在今青海河曲和四川松潘以西山谷地带。据《隋书·党项传》载,党项“每姓别为部落,大者五千余骑,小者千余骑”,“俗尚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吐蕃今藏族祖先,居住在青藏高原一带。“吐蕃”之称始于唐,其后史籍沿称青藏高原及当地土著族、部为“吐蕃”或”西蕃”。吐蕃作为古代藏族政权,是6世纪来由雅隆(今西藏山南地区)农业部落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内经》医书名。因托名黄帝所作,故又称《黄帝内经》。成书约在公元前3世纪。原书18卷,包括《素问》和《针经》各9卷。(现分为《素问》、《灵枢》两书,一般认为《针经》即今流传之《灵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汉书》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东汉班固(32~92年)撰。全书约80万字,分为本纪12、表8、志10、列传70,共100篇。记事起于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元年),迄于23年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交子中国和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宋初,四川地区使用铁钱,体大值小,流通不便。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作为纸币的交子应运而生,1011年(北宋大中祥符四年)首先出现在四川。初为富商主持发行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氐古族名。氐人自称“盤瓠之后”,世居西北地区。氐人有自己的语言,但大部分会汉语,大多从事农耕。他们从汉人学会熟练的纺织技能。《通典·边防典·氐传》说他们居住的地区“土地险阻,有麻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柔然古族名。柔然族在4世纪末兴起于大漠南北。以游牧为主。4世纪末遭到北魏打击,由漠南远渡漠北,征服了敕勒族,势力强大起来。402年,柔然首领社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