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秦长城
Posted 历史
篇首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秦长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秦长城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秦长城
中国古代伟大的工程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互相防御或抵抗北方游牧部落的掠夺,在险要处修筑长城。秦统一后,保留了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方长城,加以修缮和连接,建成西起陇西郡临洮(今甘肃岷县),北傍阴山,东至辽东郡的长城,长5000多千米(5千多公里),俗称“万里长城”。秦长城遗迹,至今仍有残存,如山西大同北的“紫塞”、甘肃岷县城西、开城县北均有秦长城遗址。这些遗迹有的是用土掺碎石子夯筑,有的用石块砌成。
相关参考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塘沽协定》国民党政府同日本签订的丧权辱国协定。1933年3月日军侵占热河(今并入内蒙古、河北、辽宁等地)后,又大举向长城各口进攻,平、津危急。蒋介石为了“围剿”红军,对日继续采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战国七雄指战国时的7大强国。春秋时,各诸侯国间不断兼并,到战国初年,只剩十余国,其中最大的有魏、赵、韩、齐、秦、楚、燕7国。7国并立图霸称雄,争战不止,被称为“战国七雄”。“七雄
中国古代史·历史人物·蒙恬秦朝名将。秦统一后,率兵30万击退匈奴,收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一带),并奉命修筑长城。公元前210年,为秦二世所迫,自杀。
【关于长城的故事】万里长城简介 长城是中国古代一项极为雄伟的防御建筑工程。根据历史记载,从战国以来,有20多个诸候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若把各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离骚》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为屈原所作。战国后期诗人屈原在楚国民间歌谣基础上创造新的诗歌体裁,后人称为“楚辞”,其中以《离骚》最著名。诗共373句,2490字,表达了诗人对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火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中国古代炼丹术的最卓越成就就是发明黑色火药。唐代中期的书籍里,就记下了用硝石、硫黄、木炭混合一起制成火药的配方。火药用于军事始于唐末,宋代使用更为广泛。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采邑亦称“采地”、“封地”。中国古代实行分封制时,周君封赐给宗室臣属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封地上的居民)。采邑盛行于西周时期。分封以宗族制度为依据,按等级爵位定封地大小。卿、大夫在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禅让中国古代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制度。相传尧为部落联盟领袖时,四岳(四方部落首领)推举舜为继承人,尧对舜考核三年,尧死后,舜继位。此后,以同样推举方式,经过治水的考验,舜死后,禹继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党项中国西北古代民族名。古羌人的一支,又称党项羌。南北朝末期,分布在今青海河曲和四川松潘以西山谷地带。据《隋书·党项传》载,党项“每姓别为部落,大者五千余骑,小者千余骑”,“俗尚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吐蕃今藏族祖先,居住在青藏高原一带。“吐蕃”之称始于唐,其后史籍沿称青藏高原及当地土著族、部为“吐蕃”或”西蕃”。吐蕃作为古代藏族政权,是6世纪来由雅隆(今西藏山南地区)农业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