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事件·鉴真东渡

Posted 鉴真

篇首语:自然界没有风风雨雨,大地就不会春华秋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事件·鉴真东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事件·鉴真东渡

中国古代史·历史事件·鉴真东渡

鉴真( 688~763 ),唐代高僧,日本律宗的创始者,本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 人。14岁出家,22岁在长安实际寺受具足戒(佛教僧侣的最高戒律),巡游长安、洛阳各大名刹,掌握了佛教的经、律、论“三藏”经典,成为博学的一代名僧。“被天下五百余州仰为受戒之大师”。住扬州大明寺,专宏戒律。742年(唐天宝元年)受命延聘中国高僧东渡日本传戒的荣睿、普照,到扬州拜见鉴真。他不顾弟子们关于“彼国太远,性命难存,沧海淼漫,百无一至”的劝阻,决心东渡日本。鉴真东渡先后六次。第一次开始于742年冬至743年春,未成,又行四次,仍未成功。753年(唐天宝十二年)日本遣唐使滕原朝臣清河与已在唐朝任职的阿倍仲麻吕来扬州,再次拜请鉴真东渡。双目失明、年已66岁的鉴真第六次东渡。鉴真与弟子比丘法进、昙静、尼智首、优婆塞潘仙童等于10月19日从扬州出发,至江头上船,11月16日改乘4艘海船从黄泗浦出海,12月20日抵达日本九州萨摩秋妻屋浦。次年,在奈良东大寺建筑戒坛,传授戒法,为日本佛教僧侣登坛受戒之始。日本太上皇圣武上皇、光明太后、天皇孝谦女帝和日本僧众400余接受了鉴真受戒。为表彰他的贡献,天皇拜他为大僧正,加号大和尚,把日本“授戒传律”的最高权力授予他。757年(唐至德二年)在奈良建唐招提寺,传布律宗。鉴真东渡日本,带去了《大方广佛华严经》、《菩萨戒疏》等经典,带去了中国大书法家王羲之父子的真迹法帖,还将建筑、雕塑、医药学介绍到日本。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关参考

历史上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了多少次? 鉴真东渡

鉴真几次东渡:鉴真和尚中国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在传播佛教与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历史功绩。唐朝时,封建经济繁荣,国势强大,中国和日本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空前繁荣。

历史人物 鉴真东渡 历史上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了多少次

鉴真几次东渡:鉴真和尚中国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在传播佛教与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历史功绩。唐朝时,封建经济繁荣,国势强大,中国和日本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空前繁荣。

鉴真大师东渡日本所带来的影响 鉴真东渡的意义

鉴真东渡日本影响:鉴真和尚中国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在传播佛教与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历史功绩。鉴真大师六次东渡日本所带来的影响有那些?佛教方面鉴真东渡的主要目的是

鉴真大师东渡日本所带来的影响 鉴真东渡的意义

鉴真东渡日本影响:鉴真和尚中国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在传播佛教与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历史功绩。鉴真大师六次东渡日本所带来的影响有那些?佛教方面鉴真东渡的主要目的是

历史人物 鉴真东渡谜团 揭秘鉴真大师为何执意东渡日本

  东渡:和尚中国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唐代高僧鉴真十年东渡,赴日传法,建唐招提寺,以「一衣带水」比喻中日两国,堪称促进文化交流的巨匠。鉴真的生平介绍并不难找到,但是

历史人物 鉴真东渡的意义 鉴真大师东渡日本所带来的影响

  东渡影响:和尚中国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在传播佛教与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历史功绩。鉴真六次东渡所带来的影响有那些?>  佛教方面鉴真东渡的主要目的是弘扬佛法,传律

揭秘鉴真因何要六次东渡日本 鉴真东渡的原因

鉴真为何东渡日本:鉴真和尚中国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在传播佛教与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历史功绩。那么鉴真为何要六次东渡日本呢?唐代的鉴真和尚(688~763),是扬

揭秘鉴真因何要六次东渡日本 鉴真东渡的原因

鉴真为何东渡日本:鉴真和尚中国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在传播佛教与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历史功绩。那么鉴真为何要六次东渡日本呢?唐代的鉴真和尚(688~763),是扬

历史人物 鉴真东渡的原因 揭秘鉴真因何要六次东渡日本

  为何东渡:和尚中国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在传播佛教与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历史功绩。那么鉴真为何要六次东渡呢?>  唐代的鉴真和尚(688~763),是扬州大明寺住

揭秘鉴真大师为何执意东渡日本 鉴真东渡谜团

鉴真东渡谜团:鉴真和尚中国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唐代高僧鉴真十年东渡,赴日传法,建唐招提寺,以“一衣带水”比喻中日两国,堪称促进文化交流的巨匠。鉴真的生平介绍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