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咨议局
Posted 历史
篇首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咨议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咨议局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咨议局
预备立宪期间清政府在各省设立的咨议机关。1907年即行筹办。1908年7月22日清廷批准宪政编查馆拟定的《各省咨议局章程及议员选举章程》,谕令各省督抚自奉到章程之日起,限一年内一律办齐。1909年10月14日各省咨议局均宣告开会。设议长一人,副议长二人。议员多系官绅和资产阶级上层分子,任期三年。该局有权议决本省兴革事件、预决算、税法、公债等事宜,但其决议必须取得本省督抚的同意方能生效。督抚有权监督局务,并可奏请皇帝解散。1911年武昌起义后,不少省分的咨议局曾策动各该省督抚脱离清朝,宣布独立。
相关参考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江南制造总局洋务派建立的最大的官办军事工厂。亦称“上海机器局”,全称“江南机器制造总局”。1865年,李鸿章购买设立在虹口的美商的旗记铁厂,并将苏州洋炮局的部分机器和曾国藩派容閎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简称“中美合作所”。是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政府镇压中国人民革命运动的联合特务机关。1943年在“军统局”头子戴笠和美国特务梅乐斯的主持下签订合作协定,于重庆成立。
1910年,各省咨议局代表第三次进京请愿,请速开国会。绅商反正10月11日,湖北革命党人占领了武昌城,清军协统黎元洪被革命党推举为湖北军政府都督,而政务、交涉之事,则期望湖北省咨议局议长汤化龙出面负责
咨议局与资政院:清末的准议会机关 1907年6月30日,两广总督岑春煊给北京上了一道奏折,建议朝廷“尽快设立资政院以其为上议院之基础,并以都察院代国会,以各省咨议局代议院&r
谭延闿书法作品 谭延闿(汉语拼音:TanYankai,1880~1930),中华民国时期湖南都督,国民政府高级官员,近代颜书大家。字祖安、祖庵,号无畏、切斋。湖南茶陵人。曾任湖南省咨议局局长,湖南军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海国图志》近代中国第一部介绍世界各国历史、地理知识的巨著。清魏源撰。初刊于1842年,共50卷;1847年增补为60卷;1852年又增补为100卷。该书是在林则徐组织译的《四洲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瓜分狂潮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疯狂侵略。为了确保各垄断集团在华的投资利益,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各国立即在中国展开了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斗争。1898年德国迫使清政府签订《胶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桂系军阀辛亥革命后统治西南地区的军阀集团之一。以陆荣廷为首,控制两广、湖南。袁死后,接近北方的直系军阀,依附于英、美势力。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租界资本帝国主义强迫半殖民地国家在某些通商口岸或城市划出由他们直接管理的一定区域,称为租界。1845年英国第一任驻上海领事贝尔福以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关于英人得在五口租地建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北洋舰队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主要新式海军之一。1874年总理衙门创议筹办海防。1875年5月清政府“著派李鸿章督办北洋海防事宜,派沈葆桢督办南洋海防事宜”。计划在十年内建成南洋、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