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人物·洪秀全

Posted 太平军

篇首语: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个只有兴趣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人物·洪秀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人物·洪秀全

中国近代史·历史人物·洪秀全

太平天国农民革命领袖。原名仁坤,字火秀。广东花县官禄㘵人。出身农民家庭。7岁入塾学习,16岁因家贫失学,18岁被聘为本村塾师。从1828年起至1843年,先后4次参加科举考试,均遭失败。1843年他仔细阅读了于1836年在广州得到的一本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从中受到启示,号召人们敬拜上帝,不事邪神,实际创立了拜上帝会。1844年4月与冯云山到广西贵县吸收拜上帝信徒。不久洪秀全返回花县,写成《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革命文献,奠定了太平天国革命的理论基础。1847年前往广西桂平县紫荆山区,与冯云山会合进一步发展拜上帝会组织。1851年1月11日发动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天国。 3月于武宣东乡称天王。 9月太平军攻克永安州,分封诸王,初建军政制度。随后与东王等一起统帅太平军出广西,入湖南,进军湖北,沿江东下于1853年3月攻克南京,定为都城,改称天京。随后分兵北伐、西征,颁布《天朝田亩制度》。1856年领导集团发生严重分裂,成了太平天国由盛变衰的转折点。在极其严峻的形势下,洪秀全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年轻将领,重建领导核心,为扭转危局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中外反革命势力联合进攻面前,他既不能提出进一步动员群众投入革命斗争的纲领和政策,又缺乏积极防御措施,反而更加沉醉于宗教迷信,滥封王爵。在安庆、苏州、杭州相继失守,天京已无法守御的形势下,他拒绝李秀成“让城别走”的建议,仍然困守孤城。1864年6月病逝。 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革命失败。

相关参考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资政新篇》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的纲领性文件。1859年,洪仁玕总理朝政后,向洪秀全提出了一个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建议——《资政新篇》。其主要内容:在政治上,针对革命队伍内部存在分散、离心

历史人物 太平天国洪秀全为什么在当时反而得到广大女性爱戴

众所周知,如果要说到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一些事情,想必大家都会莫名其妙的感到一丝心痛和悲伤,因为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备受外国侵略势力奴役和压迫的历史。然而,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争议比较大的人物,他就是太平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人物·杨秀清

中国近代史·历史人物·杨秀清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原名嗣龙。广西桂平人,“世代以烧炭种山为业”。1846年参加拜上帝会。1848年冯云山被捕,洪秀全回广东设法营救,会众发生动摇,他利用当地“降僮”迷信,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人物·冯云山

中国近代史·历史人物·冯云山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又名乙龙。广东花县人。自幼诵习经史,博览天文、历算、地理、兵法等书,但怀才不遇,屡试不中,只得为乡村塾师。1843年洪秀全宣传拜上帝,他首先“皈依其新教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永安建制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永安建制太平军在永安州进行的军政建设。1851年9月25日,太平军攻克广西永安州(今蒙山县),在此停驻6个多月,相继建立各项制度。主要有:(1)封王。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金田起义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金田起义洪秀全领导拜上帝会会众举行的武装起义。1847年以后,拜上帝会在广西桂平紫荆山区有了较大的发展,与官府、地主武装的斗争日益激烈。1849年~1850年,广西饥荒连年,各地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天京保卫战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天京保卫战太平军为保卫都城而进行的艰苦战斗。1862年5月底,江苏布政使曾国荃所部湘军陆师2万人进驻雨花台,兵部侍郎彭玉麟所部湘军水师进泊护城河口,围攻天京。洪秀全急诏在苏南的李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太平天国革命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太平天国革命1851~1864年农民阶级发动的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战争。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侵入,封建剥削进一步加重。在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的形势下,洪秀全、冯云山创立拜上帝会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太平军北伐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太平军北伐太平军为攻取北京推翻清王朝而进行的战斗。1853年洪秀全、杨秀清派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率军2万多人北伐。遵照“师行间道,疾趋燕都,无贪攻城夺地糜时日”的指示,北伐军5

洪秀全选妃子有多挑剔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封建王朝末期,声势最为浩大的农民起义运动。从1851年金田起义到1864年天京陷落,历时十四年,势力发展到十八省,席捲了大半个中国,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