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新青年》
Posted 历史
篇首语:知识的奇特就在于:谁真心渴求它,谁就往往能够得到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新青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新青年》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新青年》
五四运动前后著名革命刊物,月刊。1915年9月,陈独秀创刊于上海,初名《青年杂志》,次年9月起改名《新青年》,1917年1月迁往北京,是新文化运动主要宣传阵地。它一开始就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反对封建专制;宣传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盲从,猛烈抨击以孔孟为代表的封建文化思想,发起了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后积极配合介绍马克思主义。1920年9月第8期起,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机关刊物。1922年7月休刊,次年复刊,改为季刊,成为中共中央理论刊物。以后不定期出版,至1926年7月停刊。
相关参考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每周评论》“五四”时期的进步政治周刊。1918年12月,由李大钊等在北京创办,宣传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和封建文化的思想,抨击反动军阀统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支持群众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民主党派即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各政党和派别。主要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者联合会、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湘江评论》是毛泽东在“五四”时期领导湖南学生联合会工作时主编的革命刊物。它创刊于1919年7月14日,宣传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和反对军阀统治的思想,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胜利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塘沽协定》国民党政府同日本签订的丧权辱国协定。1933年3月日军侵占热河(今并入内蒙古、河北、辽宁等地)后,又大举向长城各口进攻,平、津危急。蒋介石为了“围剿”红军,对日继续采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新民学会是毛泽东、蔡和森等于1918年4月在湖南长沙组织的重要社团。它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宗旨,经常讨论时事,研究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寻求改造中国的道路和方法。1920年会员发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满洲国日本帝国主义侵古中国东北后,于1932年制造的傀儡政权。3月成立,国名为“满洲国”,年号叫“大同”,元首溥仪,称“执政”,国旗是“红蓝白黑满地黄旗”,同时把长春改称“新京”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东北抗日联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抗日武装。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号召人民武装抗日,组织了抗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其中包括一部分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义勇军。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工人运动的公开机关。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各地陆续建立了一些现代工会组织。但是,这些工会组织,存在着涣散和不统一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为了加强工人阶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三三制政权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的抗日民主政权。自1940年起,根据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政权机关的人员分配上规定: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主要是中等资产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八一宣言》即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名义发表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通称“八一宣言”。宣言深刻揭露了日本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