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族解气 古代皇帝为何喜对犯人用宫刑
Posted 宫刑
篇首语:做好自己,不为别人的欣赏而存在,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活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灭族解气 古代皇帝为何喜对犯人用宫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灭族解气 古代皇帝为何喜对犯人用宫刑
明仁宗朱高炽号为贤君,一度废除了宫刑。然而人亡政息,在明英宗时期,镇守湖广贵州的太监阮让率军征伐东苗,竟将俘获的东苗童稚1565人统统强行阉割。英宗得报后,非常愤怒,觉得这个数目太惊人,会惊扰地方,下旨斥责阮让,阮让则对皇上辩解道:“用兵诛叛,剪其逆种也。”
对于汉民族这样一个十分重视子嗣和后世香火的民族来说,宫刑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摧残受刑者的身体,还要让他们终生受辱。
宫刑在古代既是一种刑罚方式,那么自然有专门的人员执行。史载,战国时期的秦国有所谓的“主腐者吏”;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汉朝廷中,有许多专掌宫刑的“阉工”;北宋攻灭南汉时,曾斩杀阉工五百余人。同时也有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如汉代“少府若卢狱有蚕室”;到了清代,掌管阉割事务的官府机构是内务府下属的慎刑司。此外,明清时期的北京还曾出现过专门承包官府阉割事务的民间机构。
秦汉时期的宫刑是非常普遍的,西汉景帝时规定:“死罪欲腐者许之”,这是用宫刑替代死刑的法令。当时司马迁为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了几句,就被论处斩首,最后以宫刑替代。到了东汉,昭帝也曾下诏:“大逆无道殊死者,一切募下蚕室。”
总之,宫刑一方面震慑力巨大,另一方面也能显示君王的“仁慈”,因此使得宫刑在法令上的适用范围扩大了。
进入南北朝,北魏凡犯“大逆不道要斩,诛其同籍,年十四以下腐刑”,可见君王们对这种使受刑者丧失性能力,从而断子绝孙的刑罚感到非常满意。特别是对于汉民族这样一个十分重视子嗣和后世香火的民族来说,宫刑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摧残受刑者的身体,还要让他们终生受辱。这自然引起士大夫集团的反对,特别是在士族兴盛的汉魏晋南北朝,如东汉时的陈忠、孔融,三国时魏国的王朗等,都力主废除宫刑。
到了隋朝,隋文帝更定新律,规定刑名为死、流、徒、杖、笞五类。这虽然在法令上正式废除了宫刑,但实际的情况却是为保证和扩大宦官来源,有将敌国战俘强行阉割,然后移送宫廷充役,《资治通鉴》便记载,隋代曾“捕山獠充宦者”。有些人被人口贩子贩卖后,再被人阉割,辗转送入宫中。此外,地方官员或藩属的进献也为数不少。如唐代各道每年都有义务向朝廷进献阉割后的儿童,称为“私白”,大宦官高力士就是圣历年间由岭南招讨使李千里进献的阉儿。明成祖时,大臣张辅出使交趾时也曾顺便选了一批伶俐俊美的幼童带回京师阉为宦官,高丽、安南等藩属向朝廷进献阉儿的例子也自为不少。可见废除宫刑只是具文。
主人对自己奴隶私下施以宫刑的也不在少数。私下阉割的现象之普遍自然引起了君王的重视,因为古代农耕社会中人口便是财源。所以宋太祖在立国之后,明令禁止民间的私下阉割。
明太祖朱元璋建国之后,在他的《大诰》中规定了许多严刑峻法,其中就有阉割为奴的内容。洪武九年(1376年),他在南营建勤身殿的过程中发现有关官员把中等工匠误奏为上等工匠,勃然大怒,竟然要把这2000多个工匠全部阉割,幸亏有人竭力谏止,才使这些工匠免遭惨祸。
明仁宗朱高炽号为贤君,一度废除了宫刑。然而人亡政息,在明英宗时期,镇守湖广贵州的太监阮让率军征伐东苗,竟将俘获的东苗童稚1565人统统强行阉割。英宗得报后,非常愤怒,觉得这个数目太惊人,会惊扰地方,下旨斥责阮让,阮让则对皇上辩解道:“用兵诛叛,剪其逆种也。”
宫刑既然能让人断子绝孙,自然不失为一个间接灭族的好办法,清代道光十三年(1833年)曾颁发律令:“嗣后逆案律应拟凌迟之犯,其子孙讯明实系不知谋逆情事者,无论已未成丁,均照乾隆五十四(1789年)之例,解交内务府阉割”,“其年在十岁以下暂时监禁……年届十一岁时,解交内务府照例办理”。
只要君王有需求,自然会有供应。金庸的小说上说,欲练神功,挥刀自宫。很多贫穷子弟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也选择自宫这样一条道路。明清两朝,像我们熟知的王振、魏忠贤等很多出名的大太监,都是自宫进宫的。清末着名的太监小德张,据他的后人回忆,因为自小家境贫穷,为了争一口气,他独自在牲口棚里用一把锋利的镰刀净了身,躺了整整六天才醒过来。
自宫现象最为严重的时候,有“已婚而自阉”者,有“熏腐其子”者,有“兄弟俱阉”者。更有甚者,竟有人“尽阉其子孙以图富贵”。《清稗类钞》中便记载清末一个姓张的宦官,本是个不第的秀才,当他再次参加乡试时,考卷却被墨污了。天意如此弄人,让他苦思数日之后愤而自宫,幸得不死,最终辗转入宫做了太监。
当然也有因为某种意外而选择自宫的,清代蔡澄所着《鸡窗丛记》上说:河北河间有个富商的遗孀难耐空闺,看中了小叔子,多次挑逗,在一次强迫小叔子同床的过程中,因为这个小叔子畏怯不前,她竟把他的阳具咬掉一半。这可以件大官司啊,闹进官府,遗孀上下贿赂,反诬小叔子有罪。小叔子出狱之后,心灰意冷,便去把剩下的半截也拿掉,当上了正式的太监。
按照规矩,被净身者是无权要回自己的“宝”的。因为如果有一天净身者高升了,还要拿出来查验,称之为“验宝”。此外,净身者也希望以后转世能够再做一个男人。因此可以说,赎回自己的“宝”,是每个净身者的愿望,这里还有个专有名词,叫做“骨肉还家”。如果净身者死后,这个“宝”没有被放入棺木,他们是会死不瞑目的。
相关参考
1、骑木驴一种针对女性犯人的酷刑。所谓木驴,其实就是一头用木头做成的驴,木驴背上,竖着一根大拇指粗的尖木桩。当女犯被强行按坐下去时,那根尖木桩就直直地刺进了她的下身。而且,随着木驴的走动,那根尖木桩也
1、骑木驴一种针对女性犯人的酷刑。所谓木驴,其实就是一头用木头做成的驴,木驴背上,竖着一根大拇指粗的尖木桩。当女犯被强行按坐下去时,那根尖木桩就直直地刺进了她的下身。而且,随着木驴的走动,那根尖木桩也
古代有种很轻的刑罚,为何犯人宁愿砍头也不愿受此刑,原因很简单
夏商周奴隶社会,流传着五种刑罚,即墨刑、劓刑、剕刑、宫刑、大辟。这五种刑罚,一个比一个残酷,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其中的墨刑。顾名思义,墨刑又称黥刑、黥面,通俗来说就是在犯人面部刻字。可能有人会说,这有啥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发生过各式各样的起义。有农民起义,有军人起义,有工人起义,还有妇女起义。但要说起宫女起义,在历史上却仅有一例,那就是发生在明朝嘉靖年间的「”壬寅宫变”。大家都知道,宫女通常都是胆小怕
宫刑的操作阉割过程是相当残酷的,被阉割者会因失血过多或过于痛疼而长时间昏迷,止血消炎的措施也非常简单,只是“以灰火傅之”。二是用利刃割开阴囊,剥出睾丸。用这一方法进行阉割显然并不需要完全割除生殖器官,
飞上枝头变凤凰是什么感觉?朝夕之间就从平民变成皇帝又是什么感觉?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只有汉宣帝刘询能回答我们,毕竟古代皇帝中也只有他才有过这样的经历。 刘询的身世非常波折,他是汉武帝曾孙,是戾太子
众所周知,如果现在的犯人不是被判处死刑的话,都会被关进监狱里面进行劳改,让他们在里面好好反省,改过自新。但是在古代通常将那些犯人(死刑犯除外)流放,在古代那种交通极为不便的情况下,要将犯人流放到千里之
...面进行劳改,让他们在里面好好反省,改过自新。但是在古代通常将那些犯人(死刑犯除外)流放,在古代那种交通极为不便的情况下,要将犯人流放到千里之外的偏远地区去,这可是一件要花大钱的事情。古人为何到底要这样做...
中、日、韩的末代皇帝, 下场都如何? 韩国最惨, 日本最解气!
末代皇帝,一般是指一个王朝灭亡时的皇帝。他们大多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失去了皇位。有的是因为内乱,有的是因为外敌。那么,中国、日本、韩国各自的末代皇帝,他们的下场都怎么样呢?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是清朝
古代的刑法多种多样,被抓的犯人很多都被抓进牢狱,而也有一些人则会直接被发配到边疆荒漠的地方。相信这一幕在很多影视剧中都有体现,尤其是在水浒传中也最为常见,那么为什么在古代生产力低下的时代朝廷还要浪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