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官杨涟和杨继胜有什么关系?杨涟有几个儿子?

Posted 杨涟

篇首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谏官杨涟和杨继胜有什么关系?杨涟有几个儿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谏官杨涟和杨继胜有什么关系?杨涟有几个儿子?

明朝,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中国的封建王朝。在这个朝代,有英勇无双的帝王,也有不理政事的昏庸之君,有勇武的大将,也有叛族卖祖的小人,有祸国祸民的奸臣宦官,也有正直敢言,一心为国的谏官忠臣。今天本文的主人公就是两位,为了国民,为了国政,以死相谏的忠臣,杨涟和杨继胜。

杨涟和杨继胜,这两人虽然不是同一时期的官员,却都是大明王朝的忠臣。两人最密切的关系,应该是都是在国家大义下,为了国民安定,以自己的性命做赌注,上呈奏疏弹劾奸臣。

杨继胜,号椒山,明代著名谏臣,嘉靖年间进士,官至兵部员外郎。嘉靖年间,因上疏谏阻仇鸾请开马市,向鞑靼俺答屈辱求和的请求,而被当时把持朝政的严嵩诬陷下狱。被贬后,也不怕严嵩势力的威胁,以自己的身家性命做赌注,列举严嵩十大罪五大奸,死劾严嵩。当时的严嵩极受皇帝信任,杨继胜的奏疏并没有取得好的结果,他被再次下狱。在狱内遭受严刑酷打,仍然以坚强的意志面对,绝不承认被诬告的罪名。有一次,杨继胜在狱中受了廷杖一百的处罚。同僚看不下去,听说蛇胆可以止痛,便托人将蛇胆送给杨继盛。

杨继胜虽然知道此物的作用,仍然傲然道:“我杨椒山自己有胆,用不着这个!”可见杨继胜的大无畏和勇气。后来被打的地方,因为牢房阴暗,细菌滋生开始化脓。杨继胜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在深夜用一块破碎的瓦片,将腐肉刮去。瓦片并不锋利,更何况是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杨继胜得用多大的毅力忍受这样剧烈的疼痛。他在坚强的活着,希望可以看见奸臣落马,国家政治清明的一天。

嘉靖34年,仍然在狱中顽强生存的杨继胜,平静的接受了自己的死亡。明世宗下旨将杨继胜处死,在被押解到行刑的场所后,杨继胜面态从容,慨然面对,昂首挺胸道:浩气还太虚,丹心照万古;生前未了事,留与后人补!天王自圣明,制度高千古;平生未报恩,留作忠魂补!留下两首绝命诗后,杨继胜慨然赴死。他用自己的生命,为这个国家人民做了一切能做的。虽然并没有打到严嵩,但是他用他的死,激励了后来人,最终严嵩被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徐阶等人斗倒。在明穆宗登基后,为前朝冤案大臣平反,杨继盛是第一个被平反的人,被明穆宗追赠为太常少卿。

杨涟,字文孺,号大洪,明代晚期著名大臣、谏官、东林党人、政治家,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在杨涟这个朝代,虽然没有严嵩那样权势滔天的大奸臣,但是却有一个比奸臣更可恶是宦官。那就是以魏忠贤和客氏为首的客魏集团,这两人,一个在内残害宫嫔,祸乱后宫;一个在外,把持朝政,陷害忠良。将皇帝玩弄在手中,将泱泱大明朝廷变成了自己的一言堂。他们结党营私,勾结小人,处处诬陷朝中正直大臣,许多有作为的清官都被两人陷害致死。杨涟生来正直忠良,魏忠贤如此做法,他只能置之不理。于是在皇宫内外皆被客魏集团掌握的时候,仍然冒着身死的危险,立书魏忠贤二十四条大罪的奏疏,并将其呈给熹宗皇帝。

在朝内朝外都被魏忠贤掌控的情况下,杨涟上此奏疏的结果可想而知。他的奏疏非但没有结果,反被魏忠贤诬陷下狱。在狱中遭受各类严酷刑罚,但杨涟仍抵死不认这些被诬陷的罪责,最后留下封血书,慨然赴死。血书内容为:

涟今死杖下矣,痴心报主愚直仇人,久拼七尺不复挂念。不为张俭逃亡,亦不为杨震仰药欲,以性命归之朝廷,不图妻子一环泣耳。

打问之时枉处赃私,杀人献媚五日一比,限限严旨。家倾路远,交绝途穷,身非铁石有命而已。雷霆雨露莫非天恩仁义,一生死于诏狱,难言不得死所。何憾于天何怨于人

惟我身副宪臣,曾受顾命。孔子云“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持此一念,终可以见先帝。于在天对二祖十宗与皇天后土、天下万世矣。大笑大笑还大笑,刀砍东风于我何有哉!

考究史书,杨涟应该是有两个儿子的。《明史纪事本末》上这样记载杨涟:“涟素贫,产入官不及千金。母妻止宿谯楼,二子至乞食以养。征赃令急,乡人竞出赀助之,下至卖菜佣亦为输助。其节义感人如。崇祯初,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烈,官其一子。

相关参考

谏官杨涟和杨继胜有什么关系?杨涟有几个儿子?

明朝,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中国的封建王朝。在这个朝代,有英勇无双的帝王,也有不理政事的昏庸之君,有勇武的大将,也有叛族卖祖的小人,有祸国祸民的奸臣宦官,也有正直敢言,一心为国的谏官忠臣。今天本文的

杨涟和魏忠贤的关系 杨涟是怎么死的?

  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明朝是宦官专权最多的时代。在明朝,经常连着几任君主都无心政事,不是被奸臣掌控就是被奸宦糊弄。特别是宦官,因为自小同皇上一起长大的情分,有时候比朝中大臣的权利还要大。天启年间,就

杨涟是怎么死的? 杨涟和魏忠贤的关系

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明朝是宦官专权最多的时代。在明朝,经常连着几任君主都无心政事,不是被奸臣掌控就是被奸宦糊弄。特别是宦官,因为自小同皇上一起长大的情分,有时候比朝中大臣的权利还要大。天启年间,就有这

杨涟是怎么死的? 杨涟和魏忠贤的关系

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明朝是宦官专权最多的时代。在明朝,经常连着几任君主都无心政事,不是被奸臣掌控就是被奸宦糊弄。特别是宦官,因为自小同皇上一起长大的情分,有时候比朝中大臣的权利还要大。天启年间,就有这

历史人物 杨涟和魏忠贤的关系 杨涟是怎么死的

  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明朝是宦官专权最多的时代。在明朝,经常连着几任君主都无心政事,不是被奸臣掌控就是被奸宦糊弄。特别是宦官,因为自小同皇上一起长大的情分,有时候比朝中大臣的权利还要大。天启年间,就

历史人物 杨涟和魏忠贤的关系 杨涟是怎么死的

  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明朝是宦官专权最多的时代。在明朝,经常连着几任君主都无心政事,不是被奸臣掌控就是被奸宦糊弄。特别是宦官,因为自小同皇上一起长大的情分,有时候比朝中大臣的权利还要大。天启年间,就

历史人物 杨涟和魏忠贤的关系 杨涟是怎么死的历史名人

  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明朝是宦官专权最多的时代。在明朝,经常连着几任君主都无心政事,不是被奸臣掌控就是被奸宦糊弄。特别是宦官,因为自小同皇上一起长大的情分,有时候比朝中大臣的权利还要大。天启年间,就

明代时期著名谏官副都御史杨涟生平 杨涟简介

杨涟(1572年—1625年),字文孺,号大洪,汉族,明代湖广应山(今属湖北广水)人,明代著名谏官。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历官常熟知县、兵部右给事中、都给事中、副都御史。天启四年,联合上疏劾魏忠贤,被其诬

明代时期著名谏官副都御史杨涟生平 杨涟简介

杨涟(1572年—1625年),字文孺,号大洪,汉族,明代湖广应山(今属湖北广水)人,明代著名谏官。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历官常熟知县、兵部右给事中、都给事中、副都御史。天启四年,联合上疏劾魏忠贤,被其诬

历史人物 杨涟简介 明代时期著名谏官副都御史杨涟生平

  杨涟(1572年—1625年),字文孺,号大洪,汉族,湖广应山(今属湖北广水)人,著名谏官。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历官常熟知县、兵部右给事中、都给事中、副都御史。天启四年,联合上疏劾魏忠贤,被其诬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