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唐朝的青瓷和白瓷
Posted 青瓷
篇首语: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唐朝的青瓷和白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唐朝的青瓷和白瓷
唐朝的青瓷和白瓷
图中的唐朝青瓷为越窑烧制的海棠式瓷碗,高10.8厘米,口径32.2厘米,底径11.4厘米。敞口斜腹,圈足外撇。碗壁有四条浅楞,圈足底部有花瓣形缺口。整个造型酷似一朵盛开的海棠花。青瓷是以瓷土做坯,施以用氧化铁为着色剂的石灰釉,在高温还原条件下烧成。青瓷的烧制成功,不仅因为越州盛产瓷土,有丰富的木材和水力资源,更因为越人发明了比较先进的窑炉结构。因此越州窑产品代表着唐代青瓷的烧造水平。唐朝的白瓷窑址在今河北省临城县,因古代临城属邢州辖地,故名邢窑。邢窑产品远销海外日本、埃及、印度等地。图中唐朝的白瓷为邢窑烧制的白瓷汤瓶,通体呈白玉般的色泽,使造型更显稳重。
学习建议:这两幅图为配合学习《盛世经济繁荣》中手工业发达、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等内容而使用。课文中人们对青瓷、白瓷的赞美出自唐代陆羽的《茶经》,他抓住了这些瓷器的特点,还从饮茶的角度将越州窑列于各名窑之首。另外,唐代陶瓷史上还出现“南青北白”的局面。“南青”就是以越窑为代表的南方青瓷,“北白”就是以邢窑为代表的北方白瓷。这些都说明了陶瓷业在唐朝时期的重要发展。
唐朝的青瓷和白瓷
相关参考
1.透明釉为什么烧出来是乳白色白瓷是中国传统瓷器分类(青瓷,青花瓷,彩瓷,白瓷)的一种。以含铁量低的瓷坯,施以纯净的透明釉烧制而成。湖南长沙东汉墓已出现早期白瓷。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范
五代时期的青瓷和白瓷如果说,唐朝之前的景瓷生产情况还只限于文字记载,那么唐末,五代之后的景德镇瓷器生产就有充足的瓷器实物证明了。本世纪五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景德镇市区的黄泥头、白虎湾、胜梅亭、盈田等地
现在,我们讲到瓷器,首先想到的就是景德镇瓷器,然而在1000多年前,景德镇瓷器却不是太出名的,谁人时候最出名的瓷器是北方的白瓷和南方的青瓷,而青瓷的生产者,是统治了南方区域一千多年的越窑,彼时越窑的名
在中国瓷器唐代就形成了南青北白之说,也就是南方多产青瓷,北方多产白瓷。这也符合南北方民众不同的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惯。南方绿水青山,以水稻为主食,冬天有常绿树木。罕见下雪,故喜青色。北方黄土黑土,以麦粟为
在古代生产的青瓷(或坯)陶瓷韩国期间高丽王朝(918-1392CE),被认为是一些最优秀和最优雅的陶器任何地方所生产的部件。高丽青瓷具有让人联想到玉石的淡绿色光泽和超光滑的釉面,仍然是陶瓷界最珍贵的收
白瓷又稱白釉瓷,各種釉上彩繪瓷器都以白瓷為基礎而產生。白瓷的起源,應該上溯至商代的白陶,延至隋代,白瓷燒造技術得到了長足發展。,隨著瓷器工業的迅猛發展,隋代白瓷燒造質量已有顯著地提高。白瓷胎色較白,胎
白瓷又稱白釉瓷,各種釉上彩繪瓷器都以白瓷為基礎而產生。白瓷的起源,應該上溯至商代的白陶,延至隋代,白瓷燒造技術得到了長足發展。,隨著瓷器工業的迅猛發展,隋代白瓷燒造質量已有顯著地提高。白瓷胎色較白,胎
龙泉旅游随时随地了解龙泉旅游那些事儿在中国陶瓷一万多年延绵不断的发展史上,宋代堪称一个高峰期。当时因对外贸易的发展和社会各阶层对陶瓷器的需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涨,全国各地瓷窑林立,名窑迭出,产品种类不
南朝青瓷莲花尊自由阅读卡中的青瓷尊是1956年在湖北武昌南齐墓出土的,尊高32.8厘米。器形为嗽叭口,椭圆形腹,有盖。盖顶上有肥厚短俏的莲花瓣环绕四周。器腹部由两层模印双瓣覆莲,一轮贴花菩提和一组覆莲
龙泉青瓷 从茶、香、文房、陈设之器,看龙泉青瓷在宋元明时期的发展
龙泉旅行随时随地认识龙泉旅行那些事儿晚唐五代至北宋初年,龙泉窑受越窑、瓯窑、婺州窑等瓷窑的影响起头烧造。据对窑址的考古调表明,此一时期的出土器物种类以碗、小盘、执壶、盏、罐等生活器具和谷仓罐、五管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