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Posted 王羲之

篇首语:一卷旌收千骑虏,万全身出百重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这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传世墨迹。此帖纸本,纵23厘米,横14.8厘米,是王羲之书致山阴张侯的一封信札。本帖行书4行,共28字。全文为“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最后为“山阴张侯”四字。整帖书法行笔流畅,文字精美,古人誉为“天下书法第一”,是王羲之传世墨迹中的精品。清朝乾隆帝十分赞赏王羲之书法,和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匹帖》并称“三希”,珍藏于紫禁城内的三希堂中,而以《快雪时晴帖》最为著名。

《快雪时晴帖》现藏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学习建议:这是为配合第22课《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而设置的。学习时可以结合课文中王羲之和《兰亭序》(摹本·局部)图,进一步体会王羲之书法“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收集、临摹王羲之等其他草书、楷书作品,以培养自己的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和书写能力。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相关参考

梁诗正 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这个小楷写绝了

梁诗正(1697―1763),清朝大臣。字养仲,号芗林,又号文濂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幼有异禀,五岁始能言,授以四五言诗,略上口,即能诵。长擅文学,偕同杭世骏、陈兆嵛等六人结“月课诗社”,有《质韦

梁诗正 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这个小楷写绝了

梁诗正(1697―1763),清朝大臣。字养仲,号芗林,又号文濂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幼有异禀,五岁始能言,授以四五言诗,略上口,即能诵。长擅文学,偕同杭世骏、陈兆嵛等六人结“月课诗社”,有《质韦

历史秘闻 梁诗正 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这个小楷写绝了

梁诗正(1697―1763),清朝大臣。字养仲,号芗林,又号文濂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幼有异禀,五岁始能言,授以四五言诗,略上口,即能诵。长擅文学,偕同杭世骏、陈兆嵛等六人结“月课诗社”,有《质韦

两晋时期文字书法的流行与发展 晋朝文字

两晋书法最盛时,主要表现在行书上,行书是介於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其代表作"三希",即《伯远帖》《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两晋文学脱离经学的束缚而独立,走向自由及多元化的发展。

两晋时期文字书法的流行与发展 晋朝文字

两晋书法最盛时,主要表现在行书上,行书是介於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其代表作"三希",即《伯远帖》《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两晋文学脱离经学的束缚而独立,走向自由及多元化的发展。

關於大雪,原來有這麼多書法名作

提起來關於“雪”的書法,大家首想想起來的肯定是大名鼎鼎的“三希堂三貼”之首的晉王羲之《快雪時晴貼》。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快雪時晴帖》只是一封4行28字的書札,內容爲作者寫他在大雪初晴時的愉快心情及

历史人物 王羲之简介 王羲之的后代子孙 王羲之怎么死的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中文名:王羲之  外文名:WangXizhi  别名:王右军、王会稽,字逸少  国籍:东晋  民族:汉族  出生地:瑯琊(今山东临沂)  出生日期:公元303年,一作321年  逝世日期:公元36

王羲之简介王羲之是怎么死的

【王羲之简介】王羲之是怎么死的?竟是被气死的  演义小说里,英雄周瑜是气死的;历史上,古代被称为“书圣”的王羲之,也是被气死的,想来,真为之叹气。  王羲之不是被别人气死的,是被自己气死的。实际上,周

王羲之王献之的关系 关于王羲之爱鹅的故事

王羲之,字逸少,祖籍是山东琅琊,后迁到会稽山阴。王羲之生在书法大家之中,所以自幼就能书,不久就能以书法名声传于天下。王羲之出名了,自然会有很多人慕名求的王羲之的真迹。不过时间长了,王羲之也不愿意,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