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西周可烧炭火的青铜器

Posted 青铜器

篇首语: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西周可烧炭火的青铜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西周可烧炭火的青铜器

西周可烧炭火的青铜器

这是1976年在陕西扶风出土的西周可烧炭火的青铜器,也叫青铜鬲(音lì)。器高16厘米,口径12.1厘米,分上、下两截,上半截为长方形鼎,两侧各有一附耳,鼎身四角铸有卷尾行龙;下半截为方座,中空,内可燃炭火以煮熟食物。方座两侧有方形窗孔,正面有两扇门,右门上有受过刖刑(砍脚)的奴隶做成的门闩,可以??关。方座下有四足,足上还铸有“怪兽似猴似鹰”。整个器具装饰华丽,构思精巧,造型新颖别致。采用先铸附耳、龙、足,再铸器身,最后将各部分拼铸的方法制成。此器现藏陕西周原扶风文物管理所。

学习建议:明确两个问题:

1.西周时期的青铜制造业,比商朝时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在设计上比商朝的青铜器美观、精细;在制作技术上比商朝进步、纹饰多样,简洁朴素;在实用性方面也比前代有所增强。

2.仔细观察这件青铜器上有一受过刖刑的奴隶,这个奴隶被砍掉脚后还铸在门闩上,反映了奴隶社会的残酷和奴隶的悲惨生活。

通过观察思考最后总结:夏、商、西周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是建立在对奴隶残酷剥削的基础上的。

西周可烧炭火的青铜器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西周青铜乐器之作“柞钟”简介,音域可达到三个八度

柞钟为西周晚期的文物,柞钟是一套八件编钟,形制、纹饰基本相同,大小递减。前四件各铸一篇铭文,后四件分铸一篇铭文。钟的名称有协钟及大林钟。古代祭祀不仅使用礼器,也使用乐器。后世儒家所言修礼乐可兴邦国,这

中国历史 西周青铜器

西周青铜器这是1976年陕西临潼出土的铜利簋。簋是古代盛食物的器具。西周铜利簋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两耳兽形,圈足下有方座。腹与方座饰饕餮纹,两侧加饰倒夔方座饰蝉纹。簋内底有铭文四行32字,铭文的

西周时期青铜工业的发展介绍

在西周官府手工业中,最为重要的仍然是青铜工业。早期铜器的分布地点,除了丰、镐和成周外,各地的诸侯国大概也都有铸造。已经发现的西周早期最大铜器如《大盂鼎》,虽然没有商代《司母戊鼎》大,但这时发现的青铜器

故宫青铜器铭文背后——周代史官记述的西周历史故事

故宫青铜器馆承干宫有两件西周时期的「”卣”揭秘了周代史官的故事。「”卣”是酒器,往往用在很重大的礼仪中或是很重要的场合,以起到重要的作用。叔卣,据唐兰的判断是周昭王时期作器。周昭王是西周第四代国王,公

揭秘千年封国之谜 西周古墓惊现珍稀青铜器

山西翼城县“大河口西周墓地”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随着发掘工作接近尾声,墓地揭露面积15000余平方米,发现墓葬615座、车马坑22座。墓葬内不仅首次发现了漆木俑、原始瓷器等国宝,而且首次发现西周时

揭秘千年封国之谜 西周古墓惊现珍稀青铜器

山西翼城县“大河口西周墓地”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随着发掘工作接近尾声,墓地揭露面积15000余平方米,发现墓葬615座、车马坑22座。墓葬内不仅首次发现了漆木俑、原始瓷器等国宝,而且首次发现西周时

中国历史 青铜鼎

青铜鼎青铜鼎第二单元开始一页右上面的青铜鼎,是清代道光年间在陕西岐山出土的西周时期的毛公鼎(此鼎与教材第8课中的西周毛公鼎为同一鼎)。因为毛公鼎是现存铭文最长的青铜器,也是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资料,因此

青铜铸造业是西周时期主要的手工业

周实行工商食官制度,就是工匠和商贾都是官家(贵族)的奴仆,主要为封建领主贵族的政治或生活需要而从事工商活动。由于商品经济不发展,独立经营的手工业者和商人极少。西周的官府有百工。百工就是具有各种技艺的工

青铜柳叶剑竟是西周鱼国男性贵族的标配武器

柳叶剑是西周时期常见的青铜短剑,柳叶剑的剑身为狭长的柳叶形,中间起脊,剑身后有较短的扁茎,茎上有孔。少部分柳叶剑的剑身上铸有夔龙纹。大多数柳叶剑出土时木柄都已腐朽,但也有例外,如陕西宝鸡茹家庄便曾经出

历史秘闻 青铜铸造业是西周时期主要的手工业

周实行工商食官制度,就是工匠和商贾都是官家(贵族)的奴仆,主要为封建领主贵族的政治或生活需要而从事工商活动。由于商品经济不发展,独立经营的手工业者和商人极少。西周的官府有百工。百工就是具有各种技艺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