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什么没有出现明朝那样的宦官当权?

Posted 明朝 清朝 宦官

篇首语: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为什么没有出现明朝那样的宦官当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为什么没有出现明朝那样的宦官当权?

从造成的危害性来说,宋朝和清朝是宦官势力比较小的时期。宋朝最拿得出手的太监是童贯,而清朝仅仅是一个李莲英。相比东汉、唐朝和明朝,宋朝和清朝的宦官干政的问题的确小得多。清朝末期的李莲英最多就是弄点额外收入,至于朝政他根本不敢碰。其实宦官势力最严重的是唐朝,其次才是东汉和明朝,明朝也就排第三。但是明朝的阉宦时间太长,从中期开始,几乎一个接着一个,这就是制度上的问题了。

一、鉴于明朝的教训,清朝始终对太监实施高压

其实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明白太监乱政的危害,因为他之所以能够先统一南方,和元朝内部的宦官争夺也有一些关系。所以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立下了高大的铁牌:“内臣不得干预政务,犯者斩。”他的孙子朱允炆即位以后,基本上延续了朱元璋的这一政策,对宦官们的态度很差。朱棣造反成功以后,他必须对宦官们有所表示,因为在造反过程中,宦官们立功不小。明朝的宦官势力从朱棣时期开始逐步抬头,开始一步步壮大。到了正统时期,王振成为了明朝第一个大宦官。在此之后,汪直、刘瑾、魏忠贤等人更是一个比一个狠。清朝入关以后,对宦官们的管理非常严格。康熙皇帝对宦官们的评价十分刻薄:“太监最为下贱,虫蚁一般之人。”

雍正皇帝是一个标准的宅男,对宦官们的管理更为严厉。大小宦官谁有违犯,都会受到十分严厉的处罚。乾隆最大的偶像就是他的爷爷康熙皇帝,他把所有的宦官都改了姓氏,宦官们的姓氏只有秦、赵、高,什么意思一目了然。当然清朝也有例外,那就是慈禧太后时期。慈禧发动政变时,安德海立功不小,因此成为清朝第一号宦官。但是没过多久,这个自己找死的奴才就被慈安太后、恭亲王奕䜣和同治皇帝联手杀了。接下来是李莲英和小德张,但是这两个人深知闷声发大财的道理。他们都只是利用手段搞一点额外的收入,至于朝政是他们绝对不敢触及的。慈禧在临终以前,考虑到即将继位的溥仪年龄太小,还特意说了一句:“不得令太监干预政务。”

二、在制度问题上来杜绝太监触及朝政

明朝的宦官专权与明朝皇帝有很大的关系,这是制度的问题。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以后,又搞出了内阁大学士。朱元璋是一个工作狂人,自然没有什么。但是他的儿子朱棣就顶不住了,在朱棣时期,内阁的权力开始扩大,逐步凌驾在了六部之上。内阁大学士被民间称为相爷,依然成了宰相。但是明朝皇帝有时候喜欢怠工,为了全力能够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里,皇帝开始任用宦官辅助自己。司礼监这个本来只是一个皇家书籍管理的部门,进一步成为帝国最大的权力部门。司礼监掌印太监被称为内相,权力甚至力压内阁首辅。由于很多事情必须通过司礼监,后来干脆形成了定制,那就是司礼监批红。认真的说,这本来就是一个畸形的模式,这个内阁不同于西方的虚君制内阁。无论是司礼监还是内阁,他们都在说为皇帝一个人服务。

清朝建议以后,管理皇宫内务的是专门的办事机构内务府。请注意,内务府总管一般都不是宦官,而是满清八旗自己的贵族。既然属于贵族集团,那自然不会与太监有什么勾结。清朝建立的初期,那个种彩票才当上皇帝的顺治,在多尔衮去世以后,建立了十三衙门。这类似于明朝的二十四衙门,这些机构在康熙继位的初期就全部被废纸。清朝皇帝的权力是历朝历代最大的,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力,雍正皇帝设立了专门为皇帝自己服务的军机处。其实清朝的前期还延续了明朝的内阁,不过完全是空架子,到了乾隆时期撤销。皇帝把所有的权力都握在自己的手里,无论是文官还是太监,谁想分权都等同于自杀。

三、清朝宦官的总数量小,这是一个优势

黄巢宦官的数量是历朝历代中最多的,在明朝的前期为3万左右,到了天启、崇祯时期超过了8万人。这么大的一支力量堪比九边重镇中强镇的兵力,明朝皇帝还突发奇想的建立了御马监,这是一支由强壮太监组成的私人武装,专门为皇帝效力。清朝入关以后,多尔衮大力裁撤太监数量,在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皇宫中宦官的数量一直在1000多人的样子。到了乾隆时期,这个好大喜功的败家皇帝把皇宫太监的数量增加了一倍。而且圆明园和热河行宫的太监数量也有所增加,经过统计,乾隆时期的太监数量在5000人上下。从乾隆之后到清朝灭亡,清朝的太监一直在3000左右徘徊。既然太监数量少,帮手自然就少,干政的概率也小得多。

相关参考

唐朝历史 唐朝出现宦官当权的时间

宦官是为皇室当中的妃子和皇帝提供服务的人,最初宦官在宫中只提供服务,但是不允许干涉朝政,但是在唐朝后期,却出现了一大批的宦官干政、宦官弑帝的现象,唐朝宦官当权的原因是什么呢?宦官专政之所以成为唐朝的顽

为什么清朝一直没有出现宦官乱国的现象

在中国历史上阉宦最为严重的当属东汉和唐朝,尤其是唐朝,到了唐朝后期,这些宦官已经可以任意废立最为最高统治者的大唐皇帝,唐朝的亲王看到他们甚至要站在路边行礼,天可汗的子孙竟然沦落到这步田地。明朝的宦官是

明朝大宦官刘瑾主持当权变法的政绩有哪些

说起刘瑾这个人,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因为在不少电视剧里都有这一角色,其中包括《少年张三丰》、《正德演义》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电视节目。刘瑾是明朝人,他出生在陕西省,是现在的陕西兴平人。刘瑾六岁的时候被人收

明朝大宦官刘瑾主持当权变法的政绩有哪些

说起刘瑾这个人,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因为在不少电视剧里都有这一角色,其中包括《少年张三丰》、《正德演义》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电视节目。刘瑾是明朝人,他出生在陕西省,是现在的陕西兴平人。刘瑾六岁的时候被人收

揭秘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宦官乱政

古代的宦官制度起源于先秦,最早在《诗经》中有关于宦官的记载。到了隋唐以后,宦官被称为“太监”。纵观古代历史,汉、唐、明三个朝代比较重视宦官,出现了宦官专权。有人可能会疑惑,为什么别的朝代没有出现宦官专

揭秘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宦官乱政

古代的宦官制度起源于先秦,最早在《诗经》中有关于宦官的记载。到了隋唐以后,宦官被称为“太监”。纵观古代历史,汉、唐、明三个朝代比较重视宦官,出现了宦官专权。有人可能会疑惑,为什么别的朝代没有出现宦官专

大清朝上下几百年为何没有宦官乱国的现象?

清朝在入关以前,宫中没有太监的存在,如果你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看到了公公们的身影,那只能说你被电视剧骗了。清朝入关以后,决定防照明朝的旧例在宫中使用太监,鉴于历朝历代的惨痛教训,清朝在使用宦官的初

明朝权宦干政盛行,为什么清朝没出现这种情况

东汉末年的十常侍,欺主年幼,把持朝政,染指皇权,甚至有了废立君主的实力,他们的胡作非为是导致天下动乱、群雄起义的重要原因;唐朝自玄宗起,宦官可做高官、可拥兵权,埋下了亡国的祸根;明朝则是太监干政的巅峰

唐文宗被囚抑郁而亡 宦官当权长兄被杀

盛世唐朝经过安史之乱,已经不复往日风采。昔日众国朝拜的大唐已经盛况不再,虽然后经过几代皇帝的治理,可惜收效甚微,这与这些皇帝在位时间过短以及许多皇帝的资质有很大关系,而在这个时期,唐朝的宦官在微弱皇室

唐文宗被囚抑郁而亡 宦官当权长兄被杀

盛世唐朝经过安史之乱,已经不复往日风采。昔日众国朝拜的大唐已经盛况不再,虽然后经过几代皇帝的治理,可惜收效甚微,这与这些皇帝在位时间过短以及许多皇帝的资质有很大关系,而在这个时期,唐朝的宦官在微弱皇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