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陶母卖发
Posted 历史
篇首语: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陶母卖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陶母卖发
陶侃是晋代著名的政治家,但是,他进入仕途却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
陶侃 (公元259-334) 字士行,本为鄱阳 (江西波阳东北)人,东吴平定后,迁徙到庐江寻阳 (江西九江)。其父陶丹是东吴的扬武将军,早死,陶侃成为孤儿,家境十分贫寒。做为一个亡国将领之后,在晋代,政治地位非常低下,又没有经济收入,生活相当困窘。所以,幼年时候,陶侃的母亲湛氏以纺纱织布卖钱供他上学,供他结交比自己强的朋友。
一天,陶侃家来了一位重要客人。这个人名叫范逵,是陶侃的鄱阳同乡,一向很有名望,被乡里举孝廉。范逵这一趟来是投宿的,他带了很多车马仆从。可是,当时已下了一个多月的雪,冰雪满地,陶侃家又一无所有,怎么接待呢,这可使陶侃为了难。陶侃的母亲是一位非常关心陶侃前程,勤劳智慧的母亲。她对陶侃说: “你只管到外面留下客人,我来想办法。” 湛氏的头发很长,剪下来做成两段假发,换到几担米,又把家中的柱子砍下一半做柴烧,撤下草垫子都剁了做草料喂马。傍晚,吃饭的时间到了,桌上摆满了精美的饭菜,随从的仆人也都给以很好的照料。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智慧和口才,又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受之有愧。第二天早晨,范逵告辞,陶侃送了一程又一程,快到100多里了,范逵说: “路已走得很远了,你该回去了。” 陶侃还是不肯回去,一直送。范逵问: “你想做官吗?” 陶侃回答: “想呀,就是没有途径。” 范逵说: “你该回去了,我到京都洛阳,一定为你美言一番。” 陶侃这才回去。范逵路过庐江太守张夔处,极力荐举。张夔召陶侃为督邮,领枞阳令。自此,陶侃迈向仕途。
相关参考
小岳柱是个事事肯动脑筋的孩子。有一天,他听说绘画名家何澄正在作画,就从人群中挤上前去观看。 何澄是元代的大画家,他画的画,人人说好,从没人说半个不字。这天他画的《陶母剪发图》,讲的是一个姓陶的人家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