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宗爱杀魏帝

Posted 太子

篇首语: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宗爱杀魏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宗爱杀魏帝

北魏世祖拓跋焘有11个儿子。长子晃,为太子。次子伏罗,封晋王。447年,世祖所居茅屋为疾雷击倒,世祖差点压死,左右的人都哭天号地,晋王没一点悲伤,世祖大怒,赐死。三子乌奕干,与太子同掌国事,为太子所嫉,告他贪暴,被世祖重责200鞭子,出镇外地。四子潭,封燕王。五子翰,封秦王。六子建,封楚王。七子余,封吴王。另外,小儿、猫儿、虎头、龙头皆早死。

宗爱,不知其所由来,因犯罪为阉人,历任杂职,至中常侍。451年,世祖南征大会于长江边,颁赏群臣,授之为秦郡公。太子444年监国以来,处事明察仔细。宗爱天性阴险残暴,做过很多违法的事,太子非常气愤。给事中仇尼道盛、侍郎任平城都在太子府任职,也与宗爱不和。宗爱怕仇尼道盛、任平城揭发自己,捏造罪名,告发于世祖,世祖大怒,斩之于街市。太子于是忧惧而死。后来,世祖追念太子,宗爱怕世祖杀自己,于452年春天,又暗杀了世祖。尚书兰延和侍中和疋、薛提等秘不发丧,认为太子之子拓跋濬年幼,才12岁,想立个年龄大点的国君,于是请来秦王拓跋翰,置之秘室,但又认这不符合立嫡不立长的原则,正犹豫不决。这件事又被宗爱知道了。宗爱请来了与他友好的吴王拓跋余,又假称皇后令,召兰延等入宫。兰延等一向认为宗爱地位卑贱,也没怀疑。宗爱派30个太监,手持木棍藏于宫内,兰延他们进去一个打死一个,又把秦王翰杀死在小巷子里,立拓跋余为帝,自己担任了大司马、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宗爱坐召公卿,作威日甚,朝野都害怕他。群臣认为必有赵高之祸,拓跋余也对他产生怀疑,逐渐削弱他的权势。宗爱愤恨,又派太监贾周夜里杀害了拓跋余。北魏朝中一时又没有了皇帝。

相关参考

南北朝历史 北朝的宫廷政变

   1、北魏  (1)452年,二月,中常侍宗爱杀太武帝拓跋焘,立安南王拓跋余。十月,安南王拓跋余谋夺宗爱权,反被杀害。尚书源贺等杀宗爱,立太武帝孙浚,是为高宗武成帝。时年十三岁。  (2

曾连杀三位皇帝 历史上最强悍的权臣宇文护

皇帝是“真龙”,“天子”。敢杀皇帝,那样的臣子的实力,就真的远远在君主之上了。这样的权臣,在中国古代也不少。赵高杀过秦二世;梁冀杀过质帝;宗爱杀过太武帝拓跋焘;还有刘裕、宇文泰、完颜亮、萧衍等也都杀过

曾连杀三位皇帝 历史上最强悍的权臣宇文护

皇帝是“真龙”,“天子”。敢杀皇帝,那样的臣子的实力,就真的远远在君主之上了。这样的权臣,在中国古代也不少。赵高杀过秦二世;梁冀杀过质帝;宗爱杀过太武帝拓跋焘;还有刘裕、宇文泰、完颜亮、萧衍等也都杀过

政治谋略 资治通鉴:求自保贾充巧嫁女

求自保贾充巧嫁女贾充是司马昭生前的得力干将,他弑杀魏帝高贵乡公曹髦,为司马昭独揽朝政立下大功,深得司马昭的宠信。眼见司马昭年老体衰,日渐不济,为保证自己在朝中不失势,他力排众议,推选司马昭的长子司马炎

弑杀曹魏皇帝的贾充 如何解读司马昭的亲信

贾充(217年-282年),字公闾,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东北)人,三国曹魏末期至西晋初期重臣,曹魏豫州刺史贾逵之子。西晋王朝的开国元勋。曾参与镇压淮南二叛和弑杀魏帝曹髦,因此深得司马氏信任,其女儿贾褒

弑杀曹魏皇帝的贾充 如何解读司马昭的亲信

贾充(217年-282年),字公闾,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东北)人,三国曹魏末期至西晋初期重臣,曹魏豫州刺史贾逵之子。西晋王朝的开国元勋。曾参与镇压淮南二叛和弑杀魏帝曹髦,因此深得司马氏信任,其女儿贾褒

历史人物 贾充简介 西晋王朝的开国元勋太宰贾充生平

  (217-282年),字公闾,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东北)人,曹魏至时期大臣,曹魏豫州刺史贾逵之子。的元勋。曾参与镇压淮南二叛和弑杀魏帝曹髦,因此深得司马氏信任,其女儿贾褒及贾南风分别嫁予司马炎弟司

历史人物 开国皇帝都爱杀功臣

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秦始皇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也许从刘邦以及朱元璋等人的心里,他们也想和那些兄弟同甘共苦。然而当了皇帝以后,他们还是觉得,那些打天下的功臣,已经成为了皇权最致命的威胁。为

明熹宗因何对崇祯说“不可杀魏忠贤”

原标题:明熹宗因何对崇祯说“不可杀魏忠贤”?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四日,也就是他煤山上吊自杀殉国前的第五天,崇祯在大势已去、大厦将倾的绝望中,在听到太监曹化淳说的那句“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的话之后,终于

崇祯帝为什么杀魏忠贤? 大太监魏忠贤死因

徐应元,原信王府太监。当崇祯还在穿开裆裤的时候,他就开始伺候这位主子爷了。可以说他是看着崇祯长大的,深知这位主子爷的脾气。就在魏忠贤企图以检讨书蒙混过关的时候,他及时发出了预警。这是最后的时刻,也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