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筹安会”出场
Posted 历史
篇首语: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筹安会”出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筹安会”出场
袁世凯于1915年8月,授意总统府聘请的美国顾问古德诺在 《亚细亚日报》 上发表 《共和与君主论》 一文,鼓吹在中国实行帝制。古德诺认为,中国 “民智低下”,“无研究政治之能力”,“由专制一变而为共和,此诚太骤之举动,难望有良好的结果”。他鼓吹 “中国如用君主制,较共和制为宜”。古德诺的文章,为袁世凯复辟帝制制造舆论,起了恶劣的影响。
古德诺的文章出笼以后,袁世凯的谋臣和爪牙便呼应而上。8月14日,以杨度 (1874—1931) 为首,串联孙毓筠、李燮和、胡瑛、刘师培,并借重严复的大名,发起组织 “筹安会”。在杨度所撰的 《发起筹安会宣言书》 中说: “纠集同志,组成此会,以筹一国之治安,将于国势之前途及共和之利害,各摅所见,以尽切磋之义,并以贡献于国民。” 筹安会从袁世凯那里领取经费,打着 “学术团体” 的幌子,以 “君宪救国” 相号召,公开为袁世凯复辟帝制摇旗呐喊。8月23日,筹安会正式成立。随后,便派出专员赴全国各大城市鼓动。筹安会成立的当天,给各省将军、巡按使和商会致电说: “美之大政治学者古德诺博士即言君主实较民主为优,中国尤不能不用君主国体。”24日,筹安会又通电各省当道,请速派代表前来北京讨论国体问题。8月29日,不少省的 “代表” 尚未到达北京,筹安会竟宣布 “日昨投票议决,全体一致主张君主立宪。” 9月底,又发出 《筹安会请愿书》,鼓吹 “非立宪不能救国,非君主不能立宪。” 筹安会的活动受到全国人民的谴责,这是理所当然的。
相关参考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改共和制为帝制,改民国为洪宪,1916年就被称为“洪宪元年”,史称“洪宪帝制”。洪宪帝制之所以能够建立,筹安会这一团体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筹安会成员都是袁世
一、筹安会费。筹安会经费(包括运动费)约300万元,除收买各报馆(如《亚细亚日报》、《国华报》等)费约30万元,收买各名士文章(如推戴书、劝进表等)各省支会开办费(湖南、湖北、吉林、安徽、南京等处,广
在“筹安会”闹得最红火的时候,袁世凯的宠臣梁士诒也组织了“全国请愿联合会”,假借民意,请愿实行帝制。一时间北京的请愿团体多如牛毛,什么“乞丐请愿团”、“妓女请愿团”也应运而生。袁世凯的御用工具参政院决
【5月9日】袁世凯承认日本要求二十一条【8月14日】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等,发起筹安会,鼓吹帝制。【9月30日】总理派胡汉民、杨庶堪等赴菲律宾,邓铿、许崇智等分赴南洋各埠,筹讨袁军
筹安会发表宣言的第二天(1915年8月24日),他就从北京搭晚车来到天津,拉着梁启超来找汤觉顿等人商量对策,他们在汤觉顿的家里商议了一夜,都觉得:“我们若是不把讨贼的责任自己背在身上,恐怕中华民国从此
【5月9日】袁世凯承认日本要求二十一条【8月14日】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等,发起筹安会,鼓吹帝制。【9月30日】总理派胡汉民、杨庶堪等赴菲律宾,邓铿、许崇智等分赴南洋各埠,筹讨袁军
史湘云,《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之一,四大家族史家的千金,贾母的内侄孙女,贾府通称史大姑娘。她是作者按照《世说新语》魏晋风度标准塑造的一位具有中性美的女子形象。那么,史湘云出场之谜是指哪些呢?在她出场前
其实,这样娱乐圈“明星饭局”并非如今才出现,类似这样以炫富和娱乐为目的的畸形饭局古已有之。只不过现在的“明星饭局”的出场费之巨令人咂舌。这让古代即便是最美的青楼大牌名妓也难以望其项背。而一般姿色的青楼
其实,这样娱乐圈“明星饭局”并非如今才出现,类似这样以炫富和娱乐为目的的畸形饭局古已有之。只不过现在的“明星饭局”的出场费之巨令人咂舌。这让古代即便是最美的青楼大牌名妓也难以望其项背。而一般姿色的青楼
徐荣、鞠义、高顺三大名将,可谓三国统兵战力最强的代表人物,但又都是被世人严重低估的名将。鞠义的八百「”先登营”,覆灭了公孙瓒的核心战力「”白马义从”;高顺的七百「”陷阵营”,大败了曹操麾下首席大将夏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