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州府简介

Posted 三国

篇首语: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时期的州府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三国时期的州府简介

2、知名人物 孙立人生平故事简介,孙立人历史评价,孙立人怎么死的?

三国时期的州府简介

三国时期的州府简介

汉代监察区名。又称部。东汉全国设十三州,一州所辖郡、国多少不等。每州设刺史或州牧一人,巡察所属郡、国,督察郡、县官吏和地方豪强,纠举不法,弹劾污吏。东汉灵帝中平五年,选朝廷重臣出任州牧。从此,州逐渐变成行政区,州牧也成为常设的一方军政长官。东汉末年,各州或置牧,或置刺史,以资望轻重为转移。

司隶州

东汉州名。亦称司隶校尉部。东汉时辖郡七,县一百零六。治所,即州行政机构所在地,在洛阳县。洛阳故城址在今河南洛阳东北。司隶州的辖境相当于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及陕西渭河平原。

青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一,县六十五。治所临淄县,故城址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临南以东的北部地区。

幽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一,县九十。治所蓟县,在今北京大兴县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北京市、河北北部、辽宁南部及朝鲜西北部。

徐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五,县六十二。治所郯县,在今山东都城县。汉末移治下邳,在今江苏邳县东。三国曹魏移治彭城,即今江苏徐州。辖境相当于今江苏长江以北及山东南部地区。

冀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九,县一百。治所邺县,在今河北临漳西南。三国曹魏移治信都县,在今河北冀县。辖地相当于今河北中部和南部、山东西部、河南北部。

荆州

东汉州名。辖郡七,县一百一十七。治所汉寿县,在今湖南汉寿县北。汉末移治襄阳县,在今湖北襄樊市。辖境相当于今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的一小部分。

扬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六,县九十二。治所历阳,在今安徽和县。汉末移治寿春,在今安徽寿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淮河和江苏长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东部、河南东南部。

兖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八,县八十。治所昌邑县,在今山东金乡西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西南及河南东部。

豫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六,县九十七。治所谯县,在今安徽亳州。辖境相当于今淮河以北伏牛山以东的河南东部,安徽北部。

凉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二,县九十八。治所陇县,在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三国营魏移治姑臧县,在今甘肃武威县。辖境相当于今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青海湟水流域,及陕西西部。

知名人物 孙立人生平故事简介,孙立人历史评价,孙立人怎么死的?

孙立人,字抚民,号仲能,安徽舒城人,1899年11月19日(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十七日)生于庐江。其父孙熙泽,晚清举人,在山东登州府任职,民国时期曾任安徽省督察署署长、五省烟酒专卖局局长。孙立人幼年在庐江金牛山入塾,后随父至山东,在济南上小学。辛亥革命时至烟台、青岛,入高等小学。1914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在土木工程系学习。他爱好体育活动,为学校篮球队长;1921年6月,还作为中国篮球队队员参加第五届远东运动会,结果中国队获得了冠军。

孙立人在清华学校学习九年,1923年毕业,以官费生身份赴美国留学,就读于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土木工程系,获得理学学士。1925年,被北京政府保送进入美国弗吉尼亚西点军校深造,与美国著名将领马歇尔(George Catlett Marshall)、艾森豪威尔(Dwight David Eisenhower)、史迪威(Joseph Warren Stilwell)等均为校友。两年后毕业,去英、德、法、日等国参观考察,丰富了军事知识和对各国的了解。

1928年回国,先被分派在国民党军队中任职,不久调入中央党务学校(后改称中央政治学校)任军事训练队队长。1931年,经宋子文介绍,调至总司令部侍卫总队任副总队长;不久又回到中央政治学校任训练班主任。1932年,宋子文在财政部设税务警察总团,以黄杰为总团长,调孙立人任第四团(特种兵团)团长。孙招收官兵严格挑选,考试拔优,中上层军官多系欧美留学生。他自编自订一套训练制度和方法,严格训练所部,因而有较强的战斗力。

抗日战争于1937年全面爆发后,税警总团以第八军番号开赴淞沪战场,孙立人任支队司令,率部驻于苏州河畔。10月8日,孙部接受第一军军长胡宗南指挥,在大场、蕴藻浜一带抗击日军。孙部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与兄弟部队协同作战,勇猛冲杀,给日军以重创。孙立人在战斗中负伤达十三处之多,经紧急处置后被送往香港治疗。翌年7月,孙又率部参加武汉保卫战,两次立下战功。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政府财政部组建盐务总局缉私总队,以孙立人为总队长。孙先在湖南扩充所部,组建五个团和三个直属营,兵力达两个师。不久,缉私总队迁至贵州都匀;孙又兼贵州第三绥靖区司令。孙在总队部设八个处,三个直属营扩为团,并建教导总队。他督饬所部严格训练,还注重开展田径、体操、游泳、球类等体育活动,经常举行体育比赛和运动大会。经过一年多的训练,缉私总队成为一支精锐部队,为军统头子戴笠所垂涎。1940年,财政部盐务总局成立缉私署,戴笠施展伎俩获命为缉私署署长,而以孙立人为副署长。戴要孙交出缉私总队(又恢复旧称为税警总团),孙不允,几经周折,终究抵不过戴的权势,只留下了三个团,还受军统特务的监视。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国民政府决定组建中国远征军赴缅,协同英军抗击日军。此时,税警总团已改编为新编第三十八师,隶属于张轸第六十六军,孙立人任师长,集中黔南地区整训。孙请缨赴缅获得批准,并至重庆受到蒋介石的接见。新三十八师的训练和素质获得军事委员会点校小组的好评,由丙种师擢升为加强师。1942年4月初,孙立人率领新三十八师随同所属的六十六军、杜聿明第五军、甘丽初第六军相继入缅。孙部由安兴出发,4月14日至腊戍,继抵曼德勒,策应英军和我第五军等兄弟部队抗击日本第十八师团和三十三师团东西两路的进攻。为救援被围困在仁安羌北面一带的英军步兵第一师及装甲兵第七旅,孙调派第一一三装甲兵团星夜穿过克钦邦赶赴前线,自己也亲临现场指挥作战。所部将士训练有素,面对侵略军斗志高昂,英勇奋战。经过两个昼夜的激烈战斗,终于克复仁安羌,歼灭日军主力一千二百多人,解救出被围困的七千多名英军,其中还有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Harold Alexander)上将;同时还解救出被俘的英军官兵、美国传教士及新闻记者共五百多人。对于被日军夺去的百余辆辎重汽车及千余匹战马等,孙也如数交还英军。孙立人指挥一个不足千人的装甲兵团,击败数倍于己的日军,解救出十倍于己的友军,取得仁安羌大捷,一时轰动中外,舆论赞扬不已,英国王室并颁给勋章,美国政府也授予丰功勋章。

由于侵缅日军疯狂东进,先后侵占八莫和密支那,西路英军连连败退,东路和中路的我远征军又来不及集结,以致战局危急。5月,我远征军各部次第由孟拱以西、以北退入云南。孙立人指挥所部掩护英军退却,由孟拱以西经过英普哈尔退入印度境内。8月,孙率部进驻印度比哈尔邦兰姆珈。10月,新三十八师与第五军新二十二师等驻印部队合编为新一军,郑洞国为军长,孙立人仍为新三十八师师长。他率所部在异国仍加紧整训不懈。

1943年10月,驻印的新一军向缅北大举反攻,孙立人指挥所部翻越印缅山区,投入胡康河谷战斗。孙调派第一一二团掩护筑路部队一边筑路一边前进,被日军围困于邦加达一个多月;孙派第一一四团增援,苦战七个昼夜,终于歼敌获胜。翌年1月,孙率全师在新三十师主力协同作战下,肃清大龙河以西之敌,迅即攻克太白卡、甘卡等地;继又次第攻占拉征卡、拉安加、马高、拉树卡、礼卡道等地,3月5日攻克孟关,15日攻克丁高沙坎,从而使驻印军完全占领了胡康河谷地区。接着孙立人又指挥所部发起对坚布山的进攻,第一一三团在攻抵拉班后,与新二十二师南北夹击日军,29日攻占沙土渣,进入孟拱河谷。至4月底,孙指挥新三十八师先后攻占高利、瓦兰、马兰、曼平;嗣后继续前进,于6月16日与新二十二师在加迈会合,迫使日军残部向南撤逃。孙还派第一一四团迂回南下救援英军,抵孟拱东北攻击日军侧背,随即切断孟拱四周之交通线,进入孟拱城垣,与敌巷战两昼夜,于6月25日完全占领孟拱。孙指挥所部继续前进,7月11日与夺取密支那的新三十师会合,打通了卡盟、孟拱、密支那之间的交通线。

我驻印军取得反攻缅北第一期战斗的胜利后,经过整训扩编,由新一军扩大为新一军和新六军,孙立人以战功升任新一军军长,指挥新三十八师、新三十师和新六军的第五十师,在10月开始的第二期战斗中,为东路军。孙指挥所部从密支那向南前进,遇到日军的顽强抵抗。孙乃以陆空协同、步炮协同、战车掩护、逐点歼敌的战术,指挥新三十八师苦战月余,毙敌官兵二千四百余,终于在12月15日进占八莫城,敌守城司令原好三大佐被击毙。与此同时,孙指挥新三十师沿八莫公路向南坎发动强大攻势,第五十师攻打瑞丽江岸之敌。经过新三十师与新三十八师的合力奋战,迂回奇袭,终于在翌年1月15日袭占南坎。接着孙又指挥所部与卫立煌指挥的远征军东西夹击,会攻芒友。孙以新三十八师主力沿芒友公路进击,新三十师进攻老龙山地区之敌,在攻占开阳、曼伟因、苗西等据点后,与远征军第五十三军一一六师联合发动进攻,于1月27日攻占芒友,完全打通了中印公路。新一军在孙立人的指挥下又继续攻击前进,2月8日进占南帕卡,继后又攻占朋朗、满塔、腊戍、贵街、新维、拉西、芒卡等地,3月8日第五十师占南图,24日新三十八师占细包,27日新三十师占孟岩,取得反攻缅北第二期战斗的完全胜利。

1945年7月,孙立人率新一军凯旋,返抵广西南宁。未及部署对日本侵略军发起反攻,孙立人即奉命参加军事考察团赴欧洲,考察盟军的欧洲战场,历时三周,行程五万英里。从欧洲归来,日本已经宣布投降,孙率新一军到广州,接受日本第二十一军投降。新一军不仅缴获了日军的大量军械,还装备了美国新式武器,又扩充了兵员。孙立人仍严格整训部队,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加强,成为国民党军队的五大主力之一。

1946年3月,孙立人奉蒋介石之命率新一军搭乘美国运输舰从广州北上,在秦皇岛登陆后转乘火车到达锦州,分布在沈阳外围,配合第五十二军和新六军与东北民主联军作战。4月,所部五个师分两路沿沈长线向四平平行推进,遇到东北民主联军的有力阻击。在新六军等部增援下,凭借优势兵力,于5月19日进占四平,22日占领长春。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8月,孙立人被任命为东北绥靖公署副主任兼长春警备司令,率第一军扼守长春及永吉以北松花江以南各重要据点,遏制东北民主联军北满部队南渡松花江。在随后的作战中,孙部作战不利。1947年4月,孙立人被调至沈阳,改任东北保安司令部副司令长官;8月,又调离东北,改任代理陆军副总司令兼陆军训练司令;但孙立人并不称心如意,他苦心经营多年的新一军被蒋介石收回,交给了黄埔系的潘裕昆。孙几经努力,只从新三十八师和军部选走了原是税警总团及印度、缅甸时期共事的几百名亲信,渡海到台湾去训练新兵。1949年9月,孙立人被任命为台湾防卫司令,协同陈诚营造退守台湾这个最后据点。

蒋介石复任“总统”,任命孙立人为“陆军总司令”兼保安总司令。孙立人对蒋介石多年的独裁专制统治素有不满,到台湾后对蒋经国在军队中推行的一套“政治工作”又多加抵制,龃龉日深。其时美国派至台湾的军事顾问团团长蔡斯,主张废除军队中的“政治工作”,同时对早年留学于美国西点军校的孙立人又多加赞许。蒋氏父子对孙立人疑虑丛生,于1954年6月下令免去孙之“陆军总司令”职,改任“总统府”参军长;翌年6月,又以孙之部属郭廷亮涉嫌发动“兵谏”之阴谋活动为名,将孙“看管侦讯”。8月,蒋介石下令陈诚等九人组成调查委员会专门调查孙立人案;10月21日,公布调查报告,并决定免去孙的参军长职务,“准予自新”,送往台中软禁。直到三十二年后的1988年3月22日,孙立人始获行动和言论自由,时已年近九旬。

1990年11月19日,孙立人病逝于台湾。

相关参考

三国时期的猛将太史慈具体是哪个国家的呢?

...,还有字号,太史慈没有号,但却有字,太史慈字子义,三国时代人,效忠东吴。今天来说说关于太史慈的小故事,以彰显他性格里的义。太史慈生于东汉末期,因聪明好学,在郡府里担任一个小官,当时郡府常与州府有矛盾,...

三国皇帝列表及简介_三国时期历代皇帝列表

三国皇帝列表及简介:  曹魏世系表庙号谥号封号史称姓名年号在位时间世祖文皇帝魏王魏文帝曹丕黄初(7)220—226烈祖明皇帝平原王魏明帝曹睿太和(7)青龙(5)景初(3)226—239——齐王齐王曹芳

三国十大帅哥简介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因此涌出三国时期的列位英雄。而这些三国群雄中更有不少的美男子。下面小编就给大家盘点一下三国时期的十大帅哥!1、:周瑜应该是三国时期第一大帅哥,史书上说他“美姿仪”,还说他精音律

三国皇帝列表及简介,三国持续了多少年

三国时期枭雄曹操三国时期简介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魏朝(220年12月10日―

三国时期历史常识简介

>  挟天子以令诸侯>>  公元196年,汉献帝和大臣们从长安返回洛阳。洛阳城经过之乱后变得残破不堪,粮食极度匮乏。已经占据了许县(今河南许昌),他采纳谋士的建议,以方便供给粮食为由,将汉献帝迎接到了

甘宁简介 三国时期吴国孙权手下大将甘宁简介

甘宁(?―220年),字兴霸,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少年时好游侠,纠集人马,持弓弩,在地方上为非作歹,组成渠师抢夺船只财物,身佩铃铛,衣着华丽,人称锦帆贼。当地闻铃响,即知

三国时期蜀汉重臣骠骑将军李严简介

李严(?-234),后改名李平,字正方,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与诸葛亮同为刘备临终前的托孤之臣。公元231年,蜀军北伐时,李严延误押运粮草,为推卸责任而阻挠诸葛亮的北伐,使诸葛亮不

三国时期蜀汉车骑将军雍州刺史吴懿简介

吴懿(?-237)又写作吴壹,字子远。陈留(今河南开封)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蜀汉皇后吴苋的兄长。官至:车骑将军、雍州刺史、假节、济阳侯家族资料兄弟姐妹:穆皇后吴苋、族弟吴班相关人物:诸葛亮、魏延、刘

三国时期曹丕简介资料,曹丕称帝的胆子从哪来

曹丕简介曹丕生于公元一百八十七年冬,卒于二百二四六年六月,享年四十岁。他终结了汉王朝,一举开创了魏国,与蜀国、吴国形成三国鼎立之势。虽然在位时间很短,只有区区六年,但是曹丕取得的功勋却不容小觑,特别是

三国时期东吴四英杰之一――鲁肃简介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东汉末年,他眼